非洲豬瘟Day10》梧棲場陳年糞尿污泥 10公分,需刮除再消毒,病毒株與中、越近似難辨

非洲豬瘟疫情第 10 天未擴散,案例場病毒基因定序於今(31)日出爐,與中國、越南的病毒重組株高度相似,無法斷言從何而來。梧棲案例持續驗出病毒,該場糞尿累積陳年污泥厚達 10 公分,需先刮除才能由化學兵進場消毒。

近期傳出台中廚餘掩埋場有外溢疑慮,是否污染環境水源?環境部表示,廚餘掩埋場都有拉防水布,且已要求地方政府確實覆土,「溢流問題已解決」,同時呼籲,國人盡量將廚餘水分瀝乾再丟出,降低環境負擔。

案例場環境髒亂,需先刮除地板污泥才能消毒。(照片提供/農業部)

陳年污泥含豬糞厚達 10 公分,徹夜刮除後才能清消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梧棲案例場歷經二度清消,環境中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原因在於環境清潔不佳。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說明,該豬場現場雜物多、清理困難,地板長年沉積污水,豬糞尿更凝結成「地板」,必須先進行刮除作業,需要大量人力。

目前台中市動保處人員、國軍尚在清潔 ,35 名化學兵則待命中,待清潔後會入內消毒。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周志勲在現場督導清消,他補充,地板沉積物厚達 10 公分,希望今日能完成清潔、消毒工作。

豬舍沉積物厚達 10 公分(照片提供/農業部)

梧棲案例場「大門、冰箱、廚餘運輸車踏板」均驗出非洲豬瘟病毒

獸醫所所長鄧明中說明,昨(30)日緊急採檢 36 處,仍有 3 處驗出病毒,分別為大門口、冰箱內部,以及廚餘運輸車的踏板。防檢署署長杜麗華表示,因養豬場和豬農住家相連,不排除再到豬農住家採檢。

杜麗華補充,考慮到非洲豬瘟病毒的存活時間長達 3 個月,只要通報 3 個月內沒有第二個案例場,第一個案例場完全清消、環境採檢呈陰性,自清消完畢當日起算 3 個月,便可重返非疫區。

案例場環境採檢日期採檢單位採檢數檢驗結果
10 月 26 日 (第 1 次)農業科技研究院14 處2 處病毒核酸陽性
(種公豬區、飼料區)
10 月 29 日 (第 2 次)獸醫所27 處2 處病毒核酸陽性
(保育舍牆面、飲水器)
10 月 30 日 (第 3 次)獸醫所36 處3 處病毒核酸陽性
(豬舍大門、冰箱內部、廚餘運輸車之踏板)
資料來源/防檢署、獸醫所;整理、製表/林怡均

疫情未擴散,病毒解碼為重組病毒,與中越高度相似

防檢署動物防疫組組長林念農說明訪查進度,全國 5442 家養豬場已完成 5254 場、相對高風險 571 場已完成 485 場、一般豬場 4871 場則已完成 3477 場,回溯一場出現零星死亡,採檢結果病毒核酸陰性。

運輸化製車自主傾銷已查核 231 車次、化製場卸料區的清消點完成 24 場次、場內化製車清消 304 場次;化製場環境監測則已完成 3 場次,核酸檢測為陰性。

全國 53 處肉品市場及屠宰場,預計於今日完成全面消毒。次一層關聯場中,匡列 22 家養豬場已完成清消、採檢,其中一場停養,其餘 21 場的 PCR 結果為陰性;其餘 8 處肉品市場及屠宰場,也已完成清消、採檢, PCR 結果為陰性;次一層關聯化製場有 2 場,也已完成清消、採樣。

防檢署動物防疫組組長林念農說明分級查訪進度。(攝影/林怡均)

案例場病毒與中、越病毒株高度相似,無法斷定來源

國人熟悉的 Covid-19 病毒直徑為 120 奈米,先前重創養豬產業的口蹄疫病毒直徑約 40 奈米,非洲豬瘟的病毒直徑約 200 奈米,屬於大型病毒,因此病毒解碼相當費時。獸醫所所長鄧明中說明,病毒確認為重組株,比對現有基因庫,與中國、越南病毒株的相似度極高,分別為 99.95%、99.92%。

儘管病毒解碼完成,但仍無法證明病毒從何而來。鄧明中解釋,病毒會演化,非洲豬瘟為 DNA 病毒、演化速度慢於 RNA 病毒,比對需要不同世代病毒的資訊,然而,中國的疫情並不透明,上傳到 WOAH 的病毒資訊已是數年前,因此無法斷言病毒來源,「只能說可能、大概從哪來。」

此次病毒檢驗結果為重組株,是否為施打非法疫苗造成?鄧明中直接否定,「與非法疫苗無關」,因為該重組株於中國、越南、俄羅斯均有出現紀錄,所以必定是透過外在媒介引入。

台中廚餘外溢水是否將污染環境?環境部:問題已解決

台中市目前有后里、文山、沙鹿三處廚餘掩埋場,近期傳出廚餘掩埋場有外溢疑慮,稍早台中市政府澄清,掩埋場外的液體為雨水,而非廚餘滲水。對此,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劉瑞祥說明,是否為雨水有待查證,但較可能是先前覆土不夠多,土的重量下壓時,廚餘所含水分便溢流出來。

廚餘溢流水分是否可能影響下游的霧峰、阿罩霧溪?劉瑞祥表示,廚餘掩埋場都有拉防水布,且接下來會要求各地方政府確實覆土,「溢流問題已解決」。他也呼籲,國人丟廚餘前要盡可能將水分瀝乾、降低環境負擔。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劉瑞祥說明,廚餘掩埋場溢流問題已解決。(攝影/林怡均)

林保署啟動野豬監測,要求全台26處掩埋場周圍做阻絕措施

若帶有病毒的廚餘,在掩埋時露天裸露,被山豬吃下,恐成防疫疏漏。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保育管理組組長羅尤娟表示,已發函給各地方政府,要求全台 26 處廚餘掩埋場周圍做阻絕措施,無論是臨時性、電圍籬的規格及設置方法,或者是永久性圍籬的規格及設置方式,林保署均已提供指引給地方政府參考。

林保署也同步強化野豬監測,包含套疊掩埋場及野豬分佈點位、掩埋場附近會設置自動相機,並即刻啟動團隊每日巡查有無異樣或野豬死亡,若有異常則立即通報給防災應變中心。

禁運禁宰後,豬農登記送拍賣,補助將直接入帳

禁運禁載 15 天,對豬肉相關產業來衝擊,農業部初估編列 11 億元,針對廚餘養豬戶、飼料養豬戶、肉品市場、屠宰場以及傳統肉攤,提出一級生產鏈的補助支持方案,以及新舊貸款利息補貼等金融措施。

林念農說明,金融支援措施自 11 月 3 日開始申請受理,一級生產鏈的補助支持方案則於禁運禁宰解封後,才開始受理申請。

農業部預計,本次延遲上市的豬隻有 35 萬至 39 萬頭豬。禁運禁宰表定至 11 月 6 日中午 12 點,若順利解封,豬農該如何申請?畜牧司司長李宜謙說明,禁運禁宰後,肉品拍賣需採登記制,在拍賣前,豬農需先向肉品市場登記預計送拍賣頭數,肉品市場會進行排程,並依照豬農所提數量安排。

李宜謙舉例,假設 A 肉品市場單日能運轉 3000 頭豬,但豬農登記數量可能會超過肉品市場的量能,因此,肉品市場會依申請數量重新安排。

例如:某豬農登記 200 頭豬,最後可能接獲A肉品市場通知可送 150 頭,而每個肉品市場豬農帳戶資訊、平常價款匯入戶頭,農業部也將研議使用此機制,依照肉品市場的拍賣紀錄,盡快將補助款直接匯給豬農,「最快年底,有的可能明年匯。」

畜牧司司長李宜謙說明,禁運禁宰解除後,豬隻應先登記再拍賣。(攝影/林怡均)

延伸閱讀:

非洲豬瘟系列報導(2018年8月起,持續更新)

非洲豬瘟│防疫與廚餘之戰(2019年起,系列更新)

進擊的黑豬─保種的世界潮流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