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翡翠水庫劃設全台第一個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近日將招募一位聘用保育員,專職負責食蛇龜的保育工作,資格要求為生物相關科系畢業、具有生態保育相關工作經驗者,五月七日前受理報名。長期研究食蛇龜的屏科大助理教授陳添喜認為,主管機關願意聘用專職人力,對食蛇龜保育工作來說是好的開始。
大量獵捕走私出口 食蛇龜族群恐滅絕

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是台灣原生種的淡水龜,也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棲息地為低海拔的淺山地區。身為雜食性動物,昆蟲、榕果、蕈類、蚯蚓或動物死屍都是食蛇龜的食物。
近年來食蛇龜的棲地減少,加上人為獵捕,面臨族群滅絕的危機,被台灣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珍貴稀有保育類),同時也被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EN,Endangered)。
近年來不時傳出食蛇龜被大量人為獵捕,走私運至中國當成中藥材或寵物的消息。食蛇龜專家陳添喜說,早期獵人常在花東地區、南部抓食蛇龜,但近年來中部、北部也發現陷阱籠,「等於各地都有人在獵捕食蛇龜了。」
近八年來,走私且被查獲的食蛇龜數量就有近五千隻之多,這還不包括尚未查獲到的。在食蛇龜的棲息地, 獵人通常放置陷阱籠獵捕食蛇龜,要人贓俱獲有一定難度,以翡翠水庫為例,前三年共查獲五起疑似盜獵案,沒收一百一十六隻陷阱籠。

食蛇龜保育員 負責預防盜獵行為
翡翠水庫目前有亞洲已知最大、最穩定的食蛇龜野生族群,但不是長期都是如此,只是因為台灣其他地區的食蛇龜被獵捕而減少,相形之下更凸顯翡翠水庫的重要。去年底農委會林務局公告,將水庫南岸內約一千三百公頃的面積,劃為「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
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劉銘龍說,水庫雖是水源保護區,但面對食蛇龜的人為盜獵,既有的人力編制難以處理,劃設保護區後,森林警察能進來執法,近日並規劃招募一位專職保育員,協助巡察、查緝盜獵行為。
翡翠水庫管理局經營管理科科長黃世欽則說,成立食蛇龜保護區後,若由現有同仁兼辦該項業務,無法全心處理,此次聘用食蛇龜保育員,將專職負責預防盜獵、生態調查監測、撰寫年度維護管理報告等工作。此外,台北市府支援的保安警察以及水庫內的駐衛警隊,也將與食蛇龜保育員協同巡察保護區,巡察次數將由以往每月一次增加為每週兩至三次。
聘用專職保育員 食蛇龜專家:好的開始
黃世欽說,這次預計聘用的食蛇龜保育員,待遇為每月39721元,資格要求為,生物相關科系畢業、生態保育相關工作經驗三年以上,或者是,生物相關研究所畢業、生態保育相關工作經驗一年以上。五月七日前受理報名,報名簡章可上台北市府網站查詢。(http://www.eso.taipei.gov.tw/ct.asp?xItem=75251587&ctNode=31568&mp=116041)
許多地方政府劃設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並未增聘專職人力,多半由地方政府職員兼辦,或委託民間志工負責。陳添喜認為與其花力氣在獵捕後的查緝走私,不如花資源在食蛇龜保護區的保護巡察,定期清除獵人留下的陷阱籠,讓獵人知難而退。
此次「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雖然只聘用一名專職保育員,但陳添喜持肯定態度,認為這是「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