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琳/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共同發起人
台東縣的國中小學生近一萬九千人,黃健庭縣長五年前上任後,取消實施兩年不排富的免費午餐政策,改回向家長收費、但由縣政府撥款補助中低收入有實際困難家庭的學生。在各縣市政府紛紛加碼免費午餐、推出利多政策討好家長選票之時,黃縣長任內敢於盱衡縣府財務狀況,反其道而行,收回齊頭式的免費措施,規劃整體教育經費使用,值得鼓勵。
然而,黃縣長在日前接受上下游新聞市集【農安到食安請問縣市長】台東縣:校園午餐非基改成本高不能貿然推動、推動中央廚房制度訪問時指出,由於營養午餐成本較高,怕造成家長和縣府的負擔相對變重,不打算「浪漫地簽下去」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書。強調自己是學商出身、重視成本效益的縣長從經濟商業考量觀點舉例,基改豆腐一盒八元,若換成非基改豆腐一盒要二十五元;校園午餐普遍採用的基改和非基改金蘭醬油則差價高達七倍等。據此判斷非基改食材太貴,並認為非基改午餐的政策應由中央下令,不是由個別縣市自己決定。
關於此番回應,身為倡議及參與各縣市校園午餐採用非基改食材行動的參與者,實有必要向黃縣長略進數言,釐清資訊的落差。
基改與非基改食價差實況
先從非基改盒裝豆腐價格說起,各地進貨進價可能略有差異,不過比較一月份家樂福大賣場販售的盒裝豆腐售價,可看出價差的端倪。以100克基改豆腐為例,大漢和中華等大品牌售價分布從3元到3.67元,而100克的大漢、中華、義美等非基改豆腐則為4元至4.48元之間,價差比例約由9%到49%不等,與縣長所提的三倍以上價差顯然有相當出入。推測縣長所謂一盒二十五元的盒裝豆腐可能是市售有機品項,而非我們所主張的食品級非基改黃豆製品。
再看看黃縣長舉例台東縣多數學校常用的金蘭醬油,縣長提到非基改醬油單價比基改醬油多出七倍之高,訊息也不正確。金蘭公司甫於一月27日宣布旗下六支醬油品牌改用非基改黃豆,五百毫升的甘露、陳年、薄鹽醬油等調整售價後為75元,金蘭公司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非基改醬油售價僅較原來高出7~10%。
從縣府教育經費的考量,建議相關單位可先從全縣各校午餐使用黃豆加工製品的用量調查著手,準確地掌握國中小校園午餐基改豆製品的數量和費用、以及台東縣全面改用非基改豆製品的價差,方可較為準確地評估是否真會造成家長及縣府過重的經費負擔。根據台中市與新竹縣的個別調查資料顯示,全面改用非基改豆製品,每人每餐增加的成本約1元至2元。
提供健康並友善環境的校園午餐是政府職責
其次,台東縣經濟相對弱勢的家庭比重高,除了全縣有四成貧困學童午餐由縣府補助外,將未食用完的部分食物「回收」提供孩子們帶回家充當自己或家人晚餐的情況也相當普遍。換言之,由於家境清寒,校園午餐可能是許多學生一天中最營養、豐盛的一餐。從這個出發點看來,這麼重要的一餐,食材的供應當更為謹慎,讓他們吃得健康安全。
基改食品的健康風險未卜和環境污染爭議是舉世皆知的事實,其中,進口基改黃豆的農藥殘留問題嚴重,近年來國際間相關研究指向其與過敏、自閉症、癌症等的關聯性不容忽視。我國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已針對基改食品標示,研擬逐步加嚴的規範,未來亦將擴及散裝食品。現階段地方政府如因財政規畫分配,可先行實施無須增加成本的午餐菜單的基改食品標示,通令各校於紙本和網路菜單上確實標示基改食材成分,不但短期間可立達資訊透明目的,也有助推動校園飲食教育。
花東地區先天條件佳,非常適合黃豆栽植。如能透過整體食農政策和教育措施規劃,鼓勵農民除栽種洛神花、杭菊、荖葉等經濟作物外,也復耕、輪種大豆,由縣府收購來專作午餐食材,輔導豆製品加工業者,提供在地學童食用本土黃豆所製成的豆腐、豆干,並以此主題發展各學習領域的食農教育,乃為考量多方經濟效應、確實可行的教育方案,絕不是政治人物浪漫的承諾而已。
備註:本文部分內容刊載於2015年2 月2日人間福報《廣種黃豆 為校園午餐添加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