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銀柳紅了,新年的腳步近了。銀柳閩南話發音類似「銀兩」,外殼鮮紅典雅,剝開紅色芽鱗後,露出銀白色的絨毛,在光線下閃閃發亮,像白花花的銀子,「剝銀柳」就象徵「撥銀兩」,是全世界華人過年時必買的應景花卉。
全台撥進最多銀兩的莫過於宜蘭三星,國內95%銀柳來自三星,產值上千萬,每年農曆年前,都可以看到農民忙碌穿梭在紅色花陣中採收銀柳,但銀柳可不是只有過年才能觀賞,三、四月長出白色絨毛小花後,活脫脫像隻貓尾巴,就能體會為什麼銀柳小名叫貓柳,讓銀柳達人來揭開這個千面女郎真面目。
三星銀柳品質好,新加坡都說讚
銀柳是楊柳科多年生的落葉灌木,一年一收,台灣習慣種植的品種是「中國上海種」,每年2月下旬開始栽培,12月中下旬採收,近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也陸續選育出「蘭陽一號」、「蘭陽二號」。早在1969年,就有人從日本引進零星栽培,一開始宜蘭壯圍鄉也有種,最後銀柳卻選上三星落腳,而且還特別喜歡靠近山區的上將路。
種了20多年銀柳的三星鄉花卉產銷班第四班班長吳慶鐘,在貿易商間有「第一名」的稱號,因為第一年種銀柳出口到新加坡,就得到評鑑比賽冠軍,他歸功於三星的「好氣候」,三星潮濕多雨、溫度低,但銀柳怕熱不怕冷,0度都能生存,台灣其他地方種出來的銀柳,品質就是不如三星好,現在三星的銀柳有三成內銷、七成外銷,其中新加坡又佔了七成以上。
新加坡的華人講究氣派,偏愛6呎(約180公分)高的銀柳,過年時擺在玄關,掛上小紅包招財進寶,直到元宵節才卸下;台灣人多擺在花瓶裝飾,喜歡4呎2(150公分)高的銀柳,單一枝條一把7支出售,有分叉的枝條則以5支為一單位,6呎價格最好,每支約7元,不過台灣人的想像力無限,不同高矮的銀柳都有吉祥話,3呎是迎福、4呎2進寶、5呎1富貴、6呎2添丁。
中國栽培的銀柳價格雖比台灣低,但品質卻不如台灣,吳慶鐘解釋,中國栽培銀柳的地區,收成時氣溫大約0到4度C,三星約15~18度C,新加坡過年前29度C,中國銀柳一到新加坡,受不了這麼大的溫差,一週就沒商品價值,台灣則可持續兩週,因此很多東南亞地區都指名要台灣銀柳。
千面女郎,一整年都好看
有趣的是,一般觀賞花卉大多是賞花,市場上常見的細細長長紅色銀柳,卻是摘掉綠葉後的銀柳花苞,我們剝掉的紅色外殼是花苞的芽鱗,裡頭的銀白色絨毛,就是三月時會開出的銀柳花,肥肥長長的白色絨毛花朵,就像貓咪的尾巴,小巧又可愛,很符合它逗趣的小名「貓柳」。
銀柳是千面女郎,可惜一般民眾較不知道。吳慶鐘說,民眾不妨改變觀念,提前在農曆過年前一個月就購買,第一週可以觀賞紅通通的銀柳枝條;第二週從下層花苞開始剝皮,看上去紅白參半;第三週再剝上層花苞,留一些紅色芽鱗,白裡透紅;除夕時再全部剝白,招財進寶。
過完年也別急著丟掉,銀柳浸在水中就能自己生長,三、四月時,白色絨毛會漸漸變成帶有蘋果綠的貓尾,小巧又可愛;花朵漸枯後會爆出新芽,此時可以平行花瓶高度,一次剪齊枝條,讓新芽爆出花瓶切口盛開,又是另一番風味。
想再增加變化,也可在花瓶水中滴一些食用色素,一、兩週撥開芽鱗後,就能看到色彩繽紛的絨毛;不想濕插栽培,也可直接乾插做成乾燥花,一整年都不會掉色。「你看情人節玫瑰花一束5、600,放一個禮拜就枯萎,銀柳一大把3、400元變化無窮,可以放一整年,真的很值回票價!」
銀柳栽培衰微,內需市場是契機
雖然銀柳好看又好玩,不過因為外銷價格和十年前一樣只有7元,加上三星蔥收益是銀柳2、3倍以上,越來越少人種銀柳,從20年前的180公頃,下降到60公頃。
吳慶鐘說,銀柳成本漲價,收購價卻差不多,品質好的一公頃淨收益只有30萬,而且剪枝、除葉都需要人工,找不到人,整個產銷班從11公頃縮減至不到5公頃。他的銀柳園,也從全盛時期4公頃,降到現在剩不到1公頃,去年又接連遇到颱風,葉子提前掉落花苞長不大,預估今年全鄉栽培面積,可能只剩下30公頃,「現在沒有農民是專門種銀柳的了,都要兼種蔥、米或是其他作物。」
但先別急著悲觀,銀柳還是有很大的市場,吳慶鐘發現,北部民眾較常買銀柳,許多中南部居民根本聽都沒聽過,銀柳的內需市場還很大,只是行銷需加把勁,其實銀柳是很好的觀光資源,觀賞價值高、採收方便,又是三星很大的特色,應該將遊客拉到產地,給他們一把剪刀,體驗「採銀兩」樂趣,過年時讓遊客在銀柳枝條上掛紅包,既有在地文化意涵,又能將收益直接回饋當地,實際讓銀兩進到農民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