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林鎮上林社區有塊6公頃的大埤塘,埤塘淨化的水源一路灌溉嘉義的農田,當地農民巡守保護這塊埤塘,視為社區之寶,不過近日卻傳出埤塘旁將蓋養鵝、鴨場,廢水很有可能就排入灌溉溝渠中,引發在地社區居民反彈,連署拒絕業者進駐。
嘉義大林今年才剛拿到「國際慢城」認證,上林社區近年努力發展農村體驗、轉而栽種友善農作,還申請通過了農村再生計畫,就是希望能讓社區永續發展,居民擔憂,養鵝場進駐排畜牧廢水,不只毀了灌溉水源,其對環境的衝擊也會讓慢城認證、這幾年社區的努力都毀於一旦,紛紛呼籲業者撤案,謹慎選址。
-660x429.jpg)
乾淨節能慢城認證 上林埤塘社區之寶
慢城運動是由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發起,簡單來說,慢城運動不是用慢步調來生活,而是一種提升生活品質的運動,是在保護地方文化和傳統上,創造永續成長的生活,像復興地方微型經濟、支援在地農民、使用再生能源等都是慢城評估的指標之一。
目前全球有30個國家、200多個城市獲得慢城認證,台灣繼2014年花蓮鳳林率先申請成功後,經過3年努力,嘉義縣大林鎮今年二月甫獲「國際慢城」認證,苗栗三義與南庄也一同通過認證。上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蘇榮上說,大林能奪得慢城認證除了在節能減碳上很努力外,上林這塊自然埤塘,以及埤塘產生的乾淨水源灌溉農田、農民努力朝友善農法邁進都功不可沒。
種筍子、鳳梨、橘子還有玉米的蘇榮上自信的說,上林埤塘是這裡農民的重要水源地,「我們都非常保護這塊埤塘,很多年前里民就組成『水源巡守隊』,不定期來這查看,尤其102年上林拿到全國績優社區後,巡守隊成員增加到20多個,只要農忙完就來這裡看。」
蘇榮上指著埤塘旁的灌溉溝渠說,這塊埤塘淨化出來的水沿著這溝渠貫穿整個上林社區,最後進入北港溪,從東石出海,以前沒有自來水時,居民都是仰賴這條溝渠的水洗衣服、煮飯,現在主要用來灌溉農田,「未來如果這水源被汙染了,沒有好水,怎麼種出好農產啊?」
-660x440.jpg)
養鵝業預計進駐 居民擔心水源污染
蘇榮上這樣說有其原因,他表示,養鵝業者擁有的土地就在埤塘旁、倚著這條溝渠,前兩個禮拜業者突然開始整地,還在溝渠上蓋了大卡車可以進出的那種寬敞便道,看到這種狀況,實在讓社區居民很擔心。
「這幾年來上林很努力發展農村體驗,去年還拿到農委會的農村再生計畫,為了申請慢城認證,社區還跟南華大學的老師一同活化村里的閒置老屋,未來養鵝場如果真的進來,水源被排畜牧廢水後,這幾年的努力還有慢城的稱號還會在嗎?」
蘇榮上強調,上林社區不是反對養鵝,而是養鵝場不該蓋在水源地旁,這是錯誤的設置。
目前上林社區除里民自己發起紙本連署外,網路上也有連署。大林鎮長黃貞瑜這禮拜正好在葡萄牙接受慢城組織的授旗,她第一時間也在臉書表態「養鵝場不適合大林」,希望業者能夠撤案。
-660x373.jpg)
養鵝業依法申請 居民連署劃設保護區
據了解,申請養鵝場的薛姓業者,預計在埤塘旁養3700多隻鵝、7500多隻鴨,總計規模約一萬多隻。大林鎮公所農業課說,業者6月17日提出申請,目前因為資料不足,要求補件中。
農業課坦言,公所雖有立場,但一切還是得依程序辦理,尤其業者擁有的土地本就是農地,申請蓋養鵝場也符合農用規範,只要備妥計畫書等資料就可向公所提出申請。
令人擔憂的是,農業課提到,依照《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認定及核發證明辦法》,業者這次申請的養鵝場規模,並不需要另外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計畫」,所以居民擔心的廢水排放問題,目前公所只能盡量要求業者在計畫書中說明清楚,待未來縣政府審查此案時可以討論。
農業課表示,業者主張農地農用,居民訴求居住生活權,兩方都有理,公所目前最希望的是一起好好坐下來對談。不過,據了解,薛姓業者並不願意。
蘇榮上表示,社區會繼續努力連署,這幾天也會開始寄陳情書給嘉義縣農業處、環保局、水利局等單位,另一方面,上林埤塘擁有一度瀕臨絕種的蓋斑鬥魚、鄰近農田還有保育鳥類彩鷸,「我們希望能把埤塘劃設保護區,讓這裡能永續發展。」
-660x440.jpg)
法條用錯,應為《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而不是文中所指《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認定及核發證明辦法》,申請農地農用是為了免徵土地增值稅或遺產贈與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