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報導「北市最浪費,營養午餐一年倒掉19億!」,直指台北學生嫌營養午餐難吃、挑食,吳興國小六年一班的小朋友們驚呼「我們真的是挑食嗎?」、「我們真的有這麼浪費食物嗎?」
為了要反駁「台北學生浪費營養午餐」的說法,一群小朋友們開始討論「營養午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透過課堂蒐集全班意見便條紙,一起討論、搜集資料,暑假更由幾個小朋友窩在圖書館,畫出「不挑食營養午餐的逆襲!」從小朋友的角度,來看看營養午餐。
學童:營養午餐不好吃,不挑食也難
「我們曾經一打開紫菜蛋花湯就聞到濃濃的蛋腥味!」「我們曾經吃到咬不斷的不熟雞肉!」「我們曾經吃到很多次米心沒透的飯,連飯匙都戳不進去!」「我們還曾經吃到蟲蟲、頭髮、塑膠,還食物中毒過!」被問到「營養午餐好不好吃?」小朋友各種意見湧進來。
小朋友們更反問,「難道大人小時候都不挑食嗎?」小孩子都怕蔬菜的青菜味吧,像是山藥、大蒜、青椒、芹菜、茄子、絲瓜、 洋蔥,「我們想告訴團膳阿姨:『不喜歡吃的食材也可改變烹調方式呀!』」,更解釋,只要稍稍用心改變烹調方式,都能變得美味可口,但也笑吐舌頭直言「除了苦瓜……實在吃不下去……。」
「只要用心,就有又營養又好吃的菜單!」小朋友們直說,「就像媽媽的味道!」,絕不會像團膳煮出螢光色怪怪口味咖哩,「媽媽不是專業廚師,但有用心。」我們愛吃東坡肉、紅燒肉、魯肉飯、油飯、烤雞腿、關東煮、披薩、漢堡,選用在地的當季食材,不添加人工香料,就能營養又好吃。

小朋友有話說:我們想要挑戰挑食!減少剩食!
「晨光媽媽說,現在全世界每7個人仍有1人吃不飽;卻有1/3的食物被浪費。」、「晨光媽媽還說,每5~10秒,遠方就有1~2個小朋友餓死,其實食物原本夠吃,但是浪費的太多了。」聽到晨間媽媽說的「食物的故事」,讓小朋友們開始思考,怎麼樣可以減少食物浪費。
小朋友們繼續找資料、請問老師家長,發現國外研究用餐時間從20分鐘延長到30分鐘,可減少1/3的剩食;課間休息時間讓小朋友多動動,肚子容易餓,減少餐盤30%食物的浪費;日本推動食農教育、讓小學生耕種,「這些都讓剩食狀況減少很多很多。」
「我們覺得應該要認識友善環境有機生態、改善團膳品質,或讓小朋友學習烹飪、田園耕作、分辨人工香料,才算完整的檢討問題!」小朋友們更建議,如果能加上有趣的各國飲食文化,「未來台灣絕對稱得上真正的美食國度!」
「如果能吃到自己種的菜一定很棒!」
「對了!還有我們的綠屋頂!」小朋友們最後想到,每次坐在四樓教室裡,看到學校屋頂都被鐵欄杆圍起來,都進不去,「好可惜喔!」如果未來每個屋頂都改造成小田園,不只能種蔬菜,夏天教室也能降溫。「雖然會出現讓我們尖叫的昆蟲,那就趁機學習與自然共存吧!」
「之前我們四年級的時候有種過空心菜、番茄、辣椒、九層塔」,但小朋友們失望的說,「可是菜都還沒長出來,我們就變五年級了」,沒能看到這些菜長大,「啊!只有番茄有長大!吃了一口!但是好酸哈哈哈!」並紛紛表示,如果能吃到自己種的菜一定很棒,「因為很有成就感。」
「也許麻煩點,但還是比只怪小朋友挑食去解釋問題好吧!」這群小朋友們希望透過「不挑食營養午餐的逆襲!」讓大人們思考,怎麼從根本解決挑食、剩食的問題。

老師有話說:好吃就能減少挑食
「現在一班22人,大概14個人會訂營養午餐」吳興國小六年一班導師余俊賢表示,「大家普遍都會覺得說一定是小朋友挑食、不吃青菜,但我觀察班上營養午餐剩下的狀況,發現其實有時候連肉類主菜都會剩。」更解釋,不是每種料理都適合早早做好,「燜個二、三小時,菜都黃了,味道都變了。」
班上有小朋友媽媽是吳興國小附幼的老師,「因為附幼有自己的廚房,所以我都帶附幼廚房煮的便當,真的很好吃!」小朋友邊笑道,邊把一大口甜椒塞進嘴巴裡。
余俊賢表示,「自設廚房的菜確實比較好吃,畢竟菜不用被燜那麼久」,但很難每個學校都自設廚房,更坦言,「畢竟廚工不夠,很難負責全校一、兩千名學生的午餐;而且如果學校廚房出的食物出了問題,學校要自己扛責任。」
聽到學生很期待「綠屋頂小田園」,余俊賢也表示,現在的「小田園計劃」其實很難徹底執行。因為台北校地都不大,很難真的有一塊空地讓小朋友種菜,現在吳興國小就是在中年級的花台種,「但這還是跟農地種菜的感覺不一樣。」
余俊賢更坦言,之前有聽到小朋友反映,「菜還沒種出來他們就升上五年級了,菜就不是他們照顧了。」最後那些菜,一個暑假沒人照顧,暑假期間滴灌系統還出問題,「結果一個暑假結束,菜就全部枯死了。」很難讓小朋友體會到「吃自己種的菜」的感覺。
媽媽有話說:連小朋友都知道「要食育」
學生家長張人鳳也表示,「連小朋友們都看得出食農教育的重要,大人真的要檢討!」更分享之前曾經要小朋友們用紙拼貼出自己心中的「未來蔬菜」,「結果他們拼出了一堆很不自然、充滿『星際大戰感』的蔬菜!嚇到我們這些媽媽了!」雖然很有創造力,但還是擔心小朋友不認識食材真正的樣貌。
「但我們帶小朋友認識食物之後,他們就慢慢能理解食物原本應該是什麼樣子了。」張人鳳表示,「重新教育之後,他們創作出來的蔬菜正常多了!」這組「未來蔬果的前世今生」作品,對照出食育before、after差異竟然能這麼大!
【展覽資訊】
小公民不OOXX——在未來請柬。當代藝術展
時間:2016/09/13~12/04
地點:遠雄建築文化館(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97號4樓)
小學的課綱份量是先進國家的兩倍!如何擠出足夠的時間讓小學生學習食農教育?
要先將課綱減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