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小旅行:再忙,也要來趟古坑咖啡上下游

編按:本文為《親子天下》雜誌與上下游合作之「食農小旅行」專欄,於六月號同步刊出。(本文攝影/黃本吉  部分圖片提供/陳清圳)

——————————————————————————————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地區, 日照、雨量都十分充沛,在日治時期被規畫為咖啡經濟作物區,因為品質好,曾是進獻給日本天皇的貢品,擁有「御用咖啡」的美名。雖然古坑咖啡一度沒落,但近十年來,在農民重新種植產銷,再度打響了古坑咖啡的招牌,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臺灣咖啡的原鄉,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結合華南國小,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咖啡上下游」之旅。今年夏天,歡迎到古坑鄉來玩,喝一杯自己香濃淳厚的古坑咖啡吧!


HST_120512_TWN_6714

初夏的雲林縣古坑鄉,和煦的陽光沒有盛夏驕陽的威力,但將咖啡樹枝頭上小小的綠色果實時,照耀得有如翡翠般耀眼動人,再經過幾個月的陽光、雨水、微風的溫柔呵護,他們就會變成璀璨亮眼的紅寶石,待農人採收、烘焙等種種程序後,就是你我杯中香淳的臺灣咖啡。

就是這股從家鄉飄散出的咖啡香,喚回了遠方的遊子徐飴鴻。當時在高雄工作的他,因為愛喝咖啡,民國九十三年成立「大尖山」品牌,收購、行銷古坑小農的咖啡豆。四年後,他決定開始回鄉成為一名咖啡農,「我並不擅長務農,也沒想過當農夫,但要長久經營一個產業,必須深度了解,才會知道栽種困難與病蟲害,當時請教了非常多老師和咖啡農,也被許多人勸阻,但我種咖啡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是要留下古坑咖啡的經驗值,不讓這個產業從古坑消失。」

雲林縣古坑鄉,經歷了九二一大地震、納莉風災的摧殘後,民國八十九年重新以「臺灣咖啡」為起點、舉辦臺灣咖啡節,原本的農業小鎮轉型為觀光產業,假日來訪的遊客,不再只是為了劍湖山世界,他們還想一嚐古坑咖啡的滋味,遊歷山明水秀的華山村。

堅持只喝臺灣咖啡的徐飴鴻,常為國內愛喝咖啡的人感到不值,「其實臺灣人早期喝到的進口咖啡,因為需求不高、對咖啡知識認知不夠,往往喝到劣質品而不自知,以為咖啡就是苦,要加糖加奶才好喝。喝習慣那種咖啡後,一定覺得古坑咖啡味道太淡,但這就是臺灣咖啡的原味,喝起來像臺灣茶,回甘、有甜味。」他還特地設置了臺灣咖啡體驗館,讓對咖啡有興趣的遊客,深度了解咖啡產製過程。

HST_120512_TWN_6475
(說明咖啡豆品質差異)

______
(曬咖啡豆體驗)

臺灣咖啡多是阿拉比卡種,品質最好栽種地,落於草嶺、石壁一帶,往南延伸可至阿里山,這塊區域海拔稍高,咖啡豆品質出色,都被歸入古坑咖啡的品牌。過去曾有不肖業者以廉價進口咖啡豆,冒充古坑咖啡,對當地咖啡農造成不小的打擊,徐飴鴻說:「我們現在的任務,是重建消費者對古坑咖啡的信心,雖然因為耕地小,無法像進口咖啡豆以量制價,但只要你願意給古坑咖啡機會,一定會愛上臺灣咖啡的美味。」

咖啡特色課程讓小校翻紅

距離華山村不遠的華南國小,也因為發展出完整的咖啡產業與環境關懷課程,成功轉型為特色學校,不僅招生量大增,學生也開始關懷農業與環境。

校長陳清圳六年前剛到任時,華南村人口外移嚴重,全校只有二十多名學生,面臨廢校危機,為了搶救學校,陳清圳從頭學起咖啡的點點滴滴,結合當地咖啡產業,和教師團隊一起規畫低中高年級特色課程,關懷層面從產地到末端,包括參訪咖啡園、認識咖啡樹的生態與環境;當小記者、訪談咖啡農;並從訪談中分析出咖啡產銷問題,幫助當地咖啡小農行銷品牌、義賣咖啡。

談起種植咖啡,學生都是小專家。陳德範說:「咖啡不可以直接日曬、降雨量在一千五百到兩千五百毫米間,而且現在好的咖啡農都會相互約束,不用化學肥料,不讓土地失去生命力。」戴子源則對咖啡農的困境有很深的體會,「咖啡農很辛苦,加工廠商收購價格低,辛苦種植的咖啡豆賣不了多少錢,雖然臺灣咖啡產量有限,市場上還是需要進口咖啡,但我希望大家支持農民,一起喝臺灣咖啡。」

陳清圳將這套課程發展成短短兩小時的「咖啡上下游」,參與活動的遊客,能真正走入咖啡林,親手觸摸咖啡樹的小果子,或是聞聞咖啡花香,再到咖啡廠房,觀察咖啡豆去皮、去外殼薄膜後,白色的咖啡生豆如何經歷機器選豆、烘焙,成為市面上販售的咖啡豆。隨著烘焙時間越來越長,烘焙機不斷飄出咖啡香,還傳出宛如爆米花般的爆裂聲,當烘焙完成,想要選擇做成三合一、掛耳式、純粹咖啡豆裝袋都可以,最後只要印上日期,就是一包屬於自己,真正「熱騰騰出爐」的咖啡。

咖啡園一年四季都能發展出導覽活動,例如「賞三月雪」,咖啡花盛開時,整串的白色小花沿著樹枝散開,猶如片片雪花,等到咖啡樹開完,又換柳丁花開,接著是油桐花登場,三月雪是古坑春季不可錯過的行程。五、六月花季過後,又可以體驗晒咖啡豆、磨豆,九月至整個冬天,則是採收體驗季。

HST_120512_TWN_6668STH_120512_TWN_7489
(學習煮咖啡;咖啡豆烘焙體驗)

HST_120512_TWN_6439
(左起:吳清圳校長、咖啡農徐飴鴻、徐華隆、陳德範)

這些咖啡課程,去年吸引了一萬多人次參加,由社區居民負責導覽,學生則增加了和外地孩子交流的機會。而另外一項受到遊客喜愛的溯溪活動,也是從學校課程發展而來。陳清圳說:「當初嵙角溪要被整治,但河床滿布化石,是認識溪流生態絕佳的場域,溪流也不危險,何必為了整治而整治?我請華山保育社區理事長吳登立帶孩子溯溪,讓他們的雙足踩涉清涼的溪水,小魚、小蟹可以游過他們的手腳。」學生對溯溪活動的熱烈反應,感動了吳登立,他向水保局爭取取消整治,終於為孩子留下一條可以留在記憶中的溪流。

吳登立說,華山保育社區的推動主軸就是生態保育,從去年起,三月舉辦惜山祭、四月辦告天祭、年底立冬有謝天祭,透過這些活動,連署農家不噴農藥、店家不用除草劑,讓生物繁衍、保護土地,引進無痕山林概念。起初願意配合的店家不多,但二OO八年金融海嘯成了轉捩點,店家發現,景氣再差,生態旅遊市場也不受影響,開始願意配合加入,吳登立也嚴格要求店家品質,讓旅客感受物超所值,讓華山旅遊業能永續發展。

今年夏天,古坑鄉的咖啡農與華山保育社區,邀請大家一起來喝咖啡、徜徉於大自然,學習敬天惜地,學習如何與土地互相尊重共存。

__________
(幫助小農義賣咖啡)

____________
(協助賑災義賣自己烘的咖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