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噴藥,蜘蛛的數量便會下降,連繁殖率也跟著下滑了,可以明顯的察覺

蜘蛛越多,田越健康!不論有機慣行,田埂水泥化都讓物種數量下降

文/花蓮農改場 曾竫萌 黃安葳

一般人看到蜘蛛可能不免會產生些許厭惡,但其實若是在稻田中發現這個小東西,應該要高興才對。根據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研究發現,蜘蛛數量的多寡,背後隱藏著一連串生物多樣性與田間生態健全與否的密碼,值得細細的去探究與解密。

蜘蛛是田區的健康指標,越多表示田越健康

「你看、你看,這是日本長腳蛛,就是我們最常在稻田中發現的天敵物種。」花蓮農改場場長范美玲指著稻葉中的蜘蛛,額上的汗珠則是閃著興奮的光芒,「蜘蛛其實可做為一種稻田中生物多樣性的指標,數量越多,表示田間生態越豐富,而相對的這塊田也就越健康!」

蜘蛛這個令人驚喜的發現,來自范美玲目前進行中的一項研究計畫。透過此一研究希望能夠了解,如何讓有機對生態環境更趨友善?而我們在進行農耕的同時,又能為週遭生態盡一份什麼心力?

長腳蛛

三種代表性天敵物種:日本長腳蛛、橙瓢蟲、爪哇長腳蛛

研究團隊自101年開始,選擇了有機水稻栽種歷史最悠久的花蓮縣富里鄉,並於其中七個村落進行採樣調查。經過五個水稻期作後發現,有機田區內的物種,不論在數量或種類上,全部都比慣行田區多上許多。

以102年的一期水稻為例,於有機田區發現了188種的物種,而慣行田區則發現137種;且慣行田區的物種當中,不論是害蟲或益蟲,其數量和群集比例皆少於有機田區。

在這些各式各樣的物種當中,研究團隊認為以日本長腳蛛、橙瓢蟲以及爪哇長腳蛛等三種天敵物種較具代表性,這是因為這三種的數量,與被捕捉到的物種數量成正相關的緣故。同時也由於「它們都是肉眼可見、對農業操作及農藥也較為敏感,一有不當操作或噴灑農藥等擾動時,在數量上便會大為減少,因此可作為了解田區生態的指標。」范美玲指出。

一方水稻田,便是一個有情眾生的天地
一方水稻田,便是一個有情眾生的天地,圖中是橙瓢蟲

蜘蛛榮任田間大使,觀察田間生態最佳指標

而這三種中若要再挑出一種,便於農民平日觀察的話,蜘蛛便是最具代表性的。

由於蜘蛛的數量龐大,最容易發現,而且幾乎以田為家,從生到死都在田區,便於觀察。不僅如此,此一節肢動物還是無脊椎動物群集頂端的肉食者,蜘蛛多的地方,便表示該區有較多其他昆蟲的生存空間,是觀察田間生態多樣與否的最佳人選。

「而且我們發現到,田間只要一噴藥,蜘蛛的數量便會明顯下降,國外研究也指出,噴藥除了造成繁殖率下滑外,甚至連下一代的捕食能力也會變差。」范美玲簡潔明瞭的說道,「因此究竟有沒有噴藥,生物表現是絕對不會騙人的!」

只要一噴藥,蜘蛛的數量便會下降,連繁殖率也跟著下滑了,可以明顯的察覺
只要一噴藥,蜘蛛的數量便會下降,連繁殖率也跟著下滑了,可以明顯的察覺

她進一步指出,田間生物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有害的、有益的(天敵物種),以及中性物種。根據此一研究的採樣調查顯示,有機田區由於無農藥噴灑,因此無論是害蟲、天敵物種的數量都佔了很高的比例;至於慣行田區,則因受到控制,害蟲及天敵物種的數目皆少,取而代之的則是耐污性強的中性物種,例如搖蚊科、腐沼蠅的進駐。

「若是天敵物種數量多的話,可以抑制稻田間害蟲,進而協助減少水稻病蟲害的產生。」她指出,有機農法具有保存天敵物種的功能,而慣行農法則較弱,「未來田間若因抗藥性而產生優勢害蟲的話,很可能天敵族群會因無法迅速因應,而產生農業上的損失了。」這點也是他們在監測過程中的發現,希望農友能多加關注,留意天敵物種的潛在功能與價值。

水稻每期「掃網」三次,田區的自我檢測、自我反省

其實這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不單只是個研究計畫而已,而是希望農友未來能實際運用於田間操作,並以此來做為檢視,讓他們觀察自己田間的生態變化。

不過農友可能會想問,操作起來會很麻煩嗎?「實際上操作起來並不困難!」范美玲說,農友可於水稻結穗後進行掃網,每兩週一次,每期掃網三次即可,用來自我觀察及檢測。

「一旦發現蜘蛛的數量大量減少,就要回想一下,是不是在農業資材的使用上是否出了問題?或是在農業操作上有不當之處?應該要做一些改變了。」她說,萬一出現大幅度的減少狀況,同時呈現明顯落差時,農民很容易便察覺得到,而此時也必須要有所檢討了。

農友可於水稻結穗後進行掃網,每兩週一次,每期掃網三次即可,用來自我觀察及監測
農友可於水稻結穗後進行掃網,每兩週一次,每期掃網三次即可,用來自我觀察及監測

「掃網」可以精準掌握田區生態

「掃網真的很重要,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觀察自己的田間狀況,然後去思考如何因應,其實這也是另一種的反省。」銀川永續農場的老板娘梁美智如此形容。銀川其中的一塊田,正是研究團隊的的試驗田之一,而她本身也會親自掃網,再運用到實際的田間管理上。

梁美智說,部分農友可能會覺得花時間掃網有些麻煩,覺得靠自己目測就可得知狀況了,「但是掃網可以得到精確數字,而若光靠目測是不夠準確的。」由於關心生態,銀川自行進行田間生態觀察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但成為實驗田之後卻是收穫更豐,「原本我們花了5、6年才得出來的結論,經過兩期的掃網之後就學到了。」

梁美智認為,透過這些關心生物多樣性的行動,可以給農民一些學習的題材及省思。例如飛蝨,這種在生態系上不見得是有害的蟲,但多數農民對這些「吃素的」卻是恨得不得了,施用許多農藥去防治,反而將飛蝨的天敵給除掉,結果是適得其反。「不如讓生物相多樣多元,這樣就會造就出自然的生態平衡,農民也不用那麼費力了。」

掃網所得的物種樣本裝在夾鏈袋中等待鑑定
掃網所得的物種樣本裝在夾鏈袋中等待鑑定

無論慣行或有機栽培,田埂水泥化物種都會下降

目前國內對於農田生物多樣性指標這方面的研究相當缺乏,范美玲團隊的研究可說是國內的先驅性研究,除了發現了蜘蛛這個田間生物多樣性的大使之外,在研究過程中,還有另一層的驚喜發現。

「有機耕種的確可增加生物多樣性,但是意外的是,調查中我們同時發現,人工除草過程中所產生的擾動,竟然也會讓田間的物種數目增加!」范美玲表示,他們在調查過程中曾將田埂性狀這個因素也列入,結果發現,只要是田埂水泥化的田區,不管是有機或慣行,物種數量都是下降的;相反的,若是以人工來進行除草的田埂,則會呈現物種多元的趨勢。

「我們這才了解到,田區周邊的田埂除草、棲地管理是很重要的,效果甚至等同於噴藥與否。」她解釋道,農藥噴灑的確會直接導致物種數量的銳減,但若能在田區周邊保持草生栽培狀態,保有一個生物避難的空間存在,等到一段時日的休息生養之後,生物相仍有機會恢復成原來的模樣。

范美玲建議,農民千萬不要讓田埂水泥化了,儘量保留多種不同的植物、維持綠化,同時除草時也以儘量以手動方式進行,透過人工適度的擾動,反而能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並提供病蟲害防治的生態服務。

人工除草擾動生態,反而有助維護生物多樣性

她指出,在生態學中有種假說,那便是在適度干擾的生態環境當中,能使較多的物種拓殖,而不易有優勢物種的產生。「因此人為的適度擾動,反而易於維護農田中生物的多樣性環境。」這是因為人工除草可讓優勢雜草外的其他植物獲得生長空間,且可適時的讓天敵物種進入田間進行生物防治。

她歸納出結論:「農業在永續發展的新思維中,已不再如傳統被定位為生態殺手,透過友善的操作過程,反而會使得生物多樣性得以維護。」

「這個發現讓我們覺得很開心!」范美玲眉眼中佈滿笑意地說道,台灣農業過去重視的多為產量與品質的研發,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一直很缺乏,這次研究團隊首度踏入此一領域,對農業生物多樣性有進一步的了解,真的很令人感覺高興。

國內對於農田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相當缺乏,范美玲(右一)的研究可說是國內的先驅性研究
國內對於農田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相當缺乏,范美玲(右一)的研究可說是國內的先驅性研究

蜘蛛納入「綠色保育標章」首次以「非瀕危物種」為指標

令團隊士氣更高昂的是,這個研究不只是停留在紙上數據而已,慈心基金會看到了此一生物多樣性檢測指標的發展潛力,將之納入「綠色保育標章」規範,這是綠保標章首次以「非瀕危物種」來做為指標,不只擴大保育對象範圍,同時也是國內以「棲地環境營造」來做為綠色保育驗證標準的首例。

由於是以長腳蛛與橙瓢蟲這兩種田間易見的生物來做為指標物種,農民能以簡易的掃網方式,即可自我檢測到田間的生物多樣性情況,因此在短短的一年間,申請加入綠保標章的農民便由7位增加到24位。三倍成長的好成績,顯見花蓮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實力,也鼓勵更多農民除了產量之外,也關心環境與田間生命,對農業的永續發展產生了更多的使命感。

另外,這個台灣生態農業的新進展,還被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 編入了今年的案例當中,無疑會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里山精神,同時看見台灣的生態農業新面貌。

「台灣東部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研發與推動」是花蓮農改場經過三年調查研究後,所發展出的田間檢測指標
「台灣東部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研發與推動」是花蓮農改場經過三年調查研究後,所發展出的田間檢測指標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