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水試所分子標誌育種,培育100%全雄性台灣鯛魚苗

台灣鯛養殖技術最新突破,農委會水產試驗所12日公布,透過「分子標誌選育」技術,可培育100%全雄性台灣鯛魚苗,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所長陳君如表示,台灣是全球第一個擁有這技術的國家,可藉此提高台灣鯛魚的整體經濟效益。

雜交育種約八成魚苗為雄性,分子育種得達到100%

陳君如表示,過去已透過雜交育種方式生產單雄性台灣鯛,提高養殖產量與經濟效益,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養殖種類。但是,此種類的台灣鯛並非100%全雄性,可能只有80%的魚苗為雄性,仍有10%到20%機率可能是雌性。

陳解釋,台灣鯛的雌魚長的快,容易搶食飼料,但雄性魚成熟後的體型比較大、較有經濟價值,當雄、雌魚以及小魚在同一池裡分食飼料,會影響雄魚發展,同時增加管理困難,影響養殖效率,因此多年來研究技術,

研究費時12年,以分子技術生產100%雄魚

水試所淡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格銓表示,利用分子標誌技術研究台灣鯛魚身上的DNA,找出100%的雄性基因片段作為種魚,透過兩次變性過程,產出YY雌魚和YY雄魚,而後得到100%雄性魚子代。

水試所淡水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順德表示,研究團隊費時將近12年時間才完成100%全雄性台灣鯛魚苗,過程必須不停反證,透過8代以上遺傳育種選育,才能確定這批魚是否為全雄性。楊順德也強調,100%全雄性台灣鯛魚苗只有在苗期時才使用雌性激素,子代完全沒有施用,因此無殘留雌性激素的疑慮。

陳君如:以育種朝向「安全漁業」

水試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榮華曾受訪表示,「中國、東南亞、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善用荷爾蒙等藥物,控制吳郭魚性別,刺激成長,降低生長成本,台灣實在很難用價格跟他國競爭。」陳君如表示,台灣一直堅持用育種來改善吳郭魚早熟和多產的問題,朝「安全漁業」的方向前進,政府應在國際上多宣傳這項優勢,建立區隔市場,台灣鯛才有發展空間。

延伸閱讀:不用荷爾蒙控制成本 台灣鯛拚食安市場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