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4年日本政府的地方創生政策,以直接的政策鼓勵大眾移居到鄉村;那麼日本雜誌市場中,許多描繪地方生活的生活風格雜誌,早在2014年以前,就透過一張張高質感的照片、一篇篇令人心生嚮往的故事,孕育大眾對於離開都市、到地方生活的優雅想像。
目前,以地方與生活為主題的日本雜誌共有三本:鄉村生活之書(田舎暮らしの本)、SOTOKOTO(ソトコト)、TURNS。
鄉村生活之書(田舎暮らしの本)
由發行多種女性流行雜誌的寶島社主編,時常舉辦各種「移居指數」的地方城鎮排名,並介紹各個移居城鎮的特色與優點。鮮豔的攝影風格、以及幾乎佔了五分之一的地方待售建物資料,讓整本雜誌偏向地方移居廣告目錄之感。
曾有日本人這麼形容這本雜誌:讓稍為有錢的人們,能夠一邊閱讀、一邊描繪奢華的鄉村生活夢想。
SOTOKOTO(ソトコト)
SOTOKOTO來自於非洲班圖族詞彙,意思為「樹木下」,此名稱是期待這本雜誌能像是片容易產生討論的樹蔭,為未來生產出相繫的、有價值的知識。
1999創刊以來,以「讓社會與環境更好、更有趣」為核心,關注慢生活、樂活、社會、與地方的主題,每個月擷取日本或世界各地的話題, 向讀者傳遞時代當下的關鍵想法,促使更多有趣的行動發生。
2011年以前,SOTOKOTO每個月的主題皆非常廣泛,不管是睡眠、遊學、食育等議題,都曾經是每個月的焦點主題。而自2010年的12月,開始出現了《日本列島移住計畫》,陸續幾年也漸漸出現《日本年輕農夫》、《想要在那裏生活的地方》等有關地方與移住的主題。
而2016至2017年,更是幾乎每一期的主題都與地方有關,不管是《新的移住型態》、《在地方工作的方法一覽》,甚至是《社區營造方法》、《地方設計》等等。更有趣的是,2017年的年末12月刊《台灣的街區營造》,採訪團隊帶著日本地方設計大師山崎亮先生,到台灣一同走訪了台北、台中、台南、台東四大城鎮,挖掘台灣地方營造中有趣的現場,將台灣成功的案例帶回日本與讀者分享。
(雜誌照片取自寶島社官方網站)
最新一期(2018年二月號)的主題,則是鎖定近期很夯的新名詞「關係人口」——意指地方上「觀光以上、移住未滿」的「第三種人口」。這些人不只是一次性造訪地方的觀光客,而是對於某地方有興趣、熱情、甚至有憧憬的「某地之迷」,有的可能有考慮移居的可能性、有的可能受限於目前生活的條件而無法實行,在還未成為某地方正式居民之前,為了標明這個曖昧的身份,因而讓這個「觀光客之上、正式居民之下」的狀態,有了「關係人口」這個群體的代稱。
而在這一期的內容中,「關係人口」並非一個均質性的群體,而是藉由田中輝美《創造關係人口》(関係人口をつくる)一書中的例子,將關係人口與地方關係的深淺,分為五個階段:對地方保持興趣、感到依戀、往來頻繁、互相交流、以及以此為據點。除了分層分級之外,更訪問了各個階段的關係人口,讓讀者可以透過一個一個的故事,認識這些與地方有著深淺情誼的人們。
(雜誌照片取自寶島社官方網站)
TURNS
TURNS,於2012年創刊,原為三個月發行一刊的季刊,自2016開始改為雙月刊。雜誌以日本「地方」為題,傳達有關自然資源、生活風格、地方文化等「地方生活魅力」,並提供返鄉者、移住者實際制度資訊與移住支援的「地方生存智慧」。
TURNS的名稱來自三個概念的綜合:日本社會對於回到地方居住者的各種分類代稱U-Turn、I-Turn、J-Turn的Turn[附註];對生活和社會的重新凝視,視點來回改變的Turn;以及行動者發起行動的”Your Turn”。
(雜誌照片取自TURNS官方網站)
自2012年創刊至今,TURNS每一期的關鍵字都脫離不了「地方」,更擅長以充滿質感的生活風格照片以及筆調,讓大家對於移住地方的生活充滿嚮往。而在這樣一片宛若完美的地方生活藍圖中,2017年12月刊,出現了《地方經濟入門》主題,直擊移居生活中最實際的問題,令人訝異之餘就想立刻買回去好好研究。
(雜誌照片取自TURNS官方網站)
特輯開頭,TURNS首先以兩大概念破題:《真食物革命》的渡邊格先生提出的「腐化經濟」、以及共生革命家海先生所實踐的——自然與人類共生的「禮物經濟」。接著,再整理出活化地方經濟個四種可能:以物易物、地域貨幣、群眾募資、分享經濟,並輔以日本、甚至國外的案例作為說明。
再來,就來到本期高潮——最現實、也最赤裸的「錢包主題」,一一報導了多位地方經營者、地方工作者的收支財務報告。像是在神奈川開設Hostel&Bar的中村先生,就公開了開業準備的各種支出、開業後的月營業額、以及每月的各種支出金額;在京都NPO工作的林小姐,則是公開了每個月的收入與支出,不僅是大項目的籠統數字,而是連細項都仔細交代。其他「公開錢包」的案例還有:在新潟的農家先生、回神奈川老家的烤蕃薯先生、靜岡林業的久米先生、在沖繩經營共同工作空間的瑞慶夫婦等。
如果說,目前地方與移居為主題的刊物或圖書都偏向呈現鄉間生活的美好與浪漫,那麼TURNS這一期的主題,無疑是在這片爛漫的圖像中揭開了一層面紗,讓嚮往移居生活但又擔心現實問題的讀者們,解開心中不敢問、又迫切必須問的經濟問題。
內文之外,廣告也好有趣
除了雜誌的特輯主題、正文之外,翻開這三本雜誌,不管是宣傳地方觀光、或是政府與民間舉辦的移住說明會活動、吸引年輕人加入地方振興協力隊(地域おこし協力隊)的宣傳、或是地方建物的出售,都頻頻向都市的讀者們招手,彷彿不斷呼喚著「來吧!來吧!」,一起來地方生活!
[附註]
U-Turn(Uターン):地方出身,到都市就學畢業之後,回到家鄉工作。
I-Turn(Iターン):都市人,都市就學畢業之後,到地方企業工作。
J-Turn(Jターン):地方出身,到都市就學畢業之後,到另一個地方(非家鄉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