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吉洋/貢寮人:核四抗爭三十年,怒拒水庫惡夢

雙溪水庫原為核四建廠案之備用水源而提出,由於貢寮反核運動而中止,其後於1996年再提,遭到雙溪居民反對告終;未料2017年「前瞻計畫」再度重啟雙溪水庫,藉以實現水利署北水南運之調度策略,遂引發地方反水庫運動再次集結。

由於雙溪水庫預定地緊鄰貢寮,僅一山之隔,且貢寮位於水庫下游,豪雨每逢大潮海水倒灌,貢寮街區屢屢淹水地回憶已讓居民十分憂心。應立委及居民要求,水利規劃試驗所昨(1/29)上午於貢寮區民活動中心補辦「座談會」。

基隆漏水改善如牛步、雙溪水庫本益比最高

水規所報告指出,基隆供水區包括東北角、北海岸、淡水等地,為因應未來的北水南調使用,翡翠水庫供應大台北地區恐已力不從心。基隆供水區之自有水源、集水能力不足且欠缺農業用水可供調度。

另一方面基隆市自來水漏水率超過30%,但由於城區老舊人口稠密導致自來水改善工程進度緩慢,緩不濟急。經評估,雙溪水庫效益最高成本最低,決定再啟水庫興建計畫。

水規所水庫兼顧生態、工程經費回饋鄉里

水規所強調,雙溪貢寮交界丁子蘭坑壩址經勘探地質條件良好,接近翡翠水庫之地形可設計拱型水壩,未來作用將補充做為貢寮堰旱季時雙溪流量不足的補充,並同時可運用水力發電374萬度年省近千萬電費,降低碳排放。

水庫計畫包括一回饋方案,將自水庫工程成本120億當中提撥3%(1.5億元),作為公共設施改善經費,營造水庫周邊景觀步道,並設計壩頂觀光纜車,發展生態旅遊。水規所強調,水庫有滯洪效益,壩體採溢流設計不會導致河川斷流,配合設置魚道可以繁衍魚類,維持溪流生態。

而民眾關注之回饋金問題,現有貢寮、雙溪有回饋金500多萬,水庫設置後將增加2300萬,由雙溪跟貢寮按面積分配。同時在雙溪水庫興建後,雙溪河將由現行地方管河川改為由地方中央共管,中央有充分預算可望改善水患問題。

貢寮居民?雙溪是東北角母親河,藏水於河,何必另闢水庫

居民林先生發言認為,雙溪河是東北角的母親河,丁蘭坑過去是採礦區域,是生態地景的範疇是文化資產的一環,丁蘭谷為順向坡地形破碎當地人都知道,加以東北角乃雨量極大區,一旦發生極端降雨恐衝擊邊坡滑動崩塌,應避免大型儲水手段。

眼尖的民眾也發現,雙溪河水質清澈,主要供水乃由設置貢寮堰足可供水,雙溪水庫僅僅是為枯旱期因應備援,為此耗費百億元根本毫無效益可言。眼前雙溪河淤積嚴重,疏清即可藏河於水,無須興建雙溪水庫。

民眾更質疑規劃水庫之前應該有許多措施可採用,卻未列出有誤導民眾之嫌,加上庫興建工程期長達八年,這麼長的一段時間積極改善基隆漏水率應有可觀成效,民眾質疑政府是為了花錢而花錢,水庫實非必要。

居民也擔憂,濱海公路是交通要道,每年車禍事故死傷超過百人。興建水庫後,重型車輛估計每小時達10~30多台,貢寮市區狹小道路上的砂石車數量將暴增,加上柴油車輛造成的空污問題,未來八年貢寮人是否要忍受?居民盼請好山好水好空要留給後代子孫。

在地耆老指出,雙溪河是東北角的母親河,是大台北最後一條美麗潔淨的河流,盼望大家共同珍惜。
(農民則質疑水利署僅片面研究缺乏在地生活經驗,雙溪河河面緊鄰沿岸農地,每逢大潮海水倒灌無法排出,加上極端降雨機率增加,水庫帶來的衝擊猶未可知。

吳文通:貢寮人反核四抗爭三十年,拒絕再有水庫惡夢

反核運動的幹部吳文通提及,過去雙溪水庫是為了提供核四緊急用水用,最後水庫暫停,二三十年來,貢寮人為了反核四到現在稍稍喘一口氣,結果雙溪要興建水庫,都沒有來問過貢寮鄉親。

吳文通更批評,水利署簡報當中有多少回饋金、工程經費要建設地方,其實都在分化地方。過去核四也有很多專家學者為政府背書,說核四多好多安全,然後低估貢寮的漁業產值,實際上貢寮的漁業資源遠超過專家估計,數字被專家操縱

        台電說的你們更漂亮,比你們還要仔細,但是它們興建過程造成多少負面影響,鹽寮沙灘退化,海岸退化問題一個一個來。

    我們已經失去了金沙灣,不當的建設造成環境的破壞,官員情願讓海岸線流失,也不願意收回錯誤的政策。他們拒絕承認錯誤,官員以及當年背書的學者至今仍未見遭到處分。

    核四對我們傷害很大,我們貢寮人失去太多,我們失去漁場、失去海岸線、失去青春歲月。我們這一代貢寮人有責任對留下一塊淨土,如果沒有辦法留下這片山水,以後被子孫幹譙,我們也無話可說。

吳文通慷慨陳詞,認為官員專家是受命為工程背書,在地住民有責任守護土地,盼望鄉親審慎考量。

官民針鋒相對,會議不歡而散

水規所陳春宏所長回應問題指出,安全性是水庫計畫第一考量,雙溪壩址地質研究結果證實地質穩定,針對民眾擔憂水患問題,事實上水庫可防洪抗旱,大家不必過度擔心。丁子蘭坑佔雙溪流域面積十五分之一,丁子蘭坑溪流量只有佔7%,興建水庫對雙溪流域整體水量影響不大。水庫過去設計時未考量排砂,現在的水庫技術可做排砂設計,在颱風來前預作洩洪可以將砂石排除。

遭受民眾質疑僅是在冷氣房畫圖設計,水規所陳春宏所長面露不滿。指出水利署風災雨災都在第一線堅守崗位,反問民眾「水災時你們又在哪裡?」,一時間氣氛為之僵結。

吳文通及與會民眾要求,第一、未取得貢寮人多數同意前不得興建水庫;第二、水庫壩址位於貢寮雙溪交界,貢寮居民位於環境衝擊之下游,應重新評估對貢寮的影響,提出正反評估意見。第三、貢寮居民普遍未獲悉水庫開發資訊,要求規劃單位應擴大舉辦場次,

會議結束前有一插曲,因會議中民眾質疑選區立委黃國昌對水庫議題態度不明交相指責,黃國昌秘書陳志強在結束前回應,進一步引發兩方言詞針鋒相對。最後在雙溪反水庫自救會會長呂瑞弘出面緩頰,衝突因而落幕。

水庫議題引發本地區最高民代與民眾發生齟齬,顯見雙方已經失去互信,在會議結束時,反倒讓水利署看到民代與地方居民不同調,十分可惜。

座談會由官民機鋒相對卻演變成民代與民眾交互指責,此插曲讓會議焦點模糊,也讓旁觀者十分不解。

(座談會由官民機鋒相對卻演變成民代與民眾交互指責,此插曲讓會議焦點模糊,也讓旁觀者十分不解。)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