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改場研發果粉茶加工,蔬果成分濃縮八倍,保留香氣味道營養

國內飲品市場極具潛力,農委會茶葉改良場利用原來茶葉加工過程的乾燥與磨粉核心技術,開發出檸檬、山苦瓜及秋葵果粉茶,不僅保留蔬果原有的風味與營養價值,同時去除蔬果的青澀味,消費者僅需加水沖泡後即可飲用。

攝影/劉怡馨

果粉茶加工,蔬果成分濃縮八倍,保留味道顏色與營養

茶改場場長李紅曦指出,國內推廣飲食,「食」的部分種類很多,但在「飲品」部分相對少,最大宗的飲料作物就是茶葉,幾十年來也引進咖啡,但除了茶跟咖啡,水果果汁也是飲料作物,茶葉改良場改組後,成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會以茶為主的加工技術往下延伸。

李紅曦進一步表示,第一步就是果粉茶加工技術,「此技術可以保留原來蔬果味道及顏色,且營養成分更高,也能夠保留更久,」希望藉此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

茶改場研究員兼課長蔡憲宗則說,茶改場累積多年茶葉乾燥、磨粉技術,有好的相關經驗,現在跨域到其他作物,花兩年時間研發出果粉茶,篩選出檸檬、山苦瓜、秋葵三個作物,透過加工成果粉茶技術,將蔬果成分濃縮八倍。不同於一般市售的果粉茶香氣跑掉,蔬果原味不見,茶改場技術保留蔬果最多的營養、香氣,並去掉蔬果青澀味,且果粉茶對消費者來說沖泡更便利。

攝影/李怡馨

茶改場:保留營養又要去掉青澀味

蔡憲宗進一步指出,中間經過不斷測試,「難度就是要保留最多營養又要去掉青澀味,」每種蔬果最適的溫度、時間、乾燥速率都不一樣,每個過程都會影響到味道。一般農友雖然有乾燥技術,但不像茶改場能夠有漂亮顏色又保留最多營養成分,「太高溫會讓顏色暗沉,且香氣會揮發,透過控制溫度技巧,保留自然原始芳香,讓產品更有價值。」

以山苦瓜來說,蔡憲宗指出,山苦瓜是當紅的健康蔬果,山苦瓜裡的山苦瓜素跟三萜類成分很脆弱,怕高溫,但透過茶改場技術可以保留這些好的成分,並去掉許多人不能接受的青澀味,作成果粉茶,喝起來很清爽乾淨。

此次技轉廠商蕾迪詩生物科技專案經理劉進安便表示,配合國內健康趨勢,此次透過技轉開發山苦瓜產品,主要是去除山苦瓜的苦味、澀味,學習整個過程的條件及挑選山苦瓜品種。

而在秋葵部分,蔡憲宗表示,同樣靠技術去除青澀味,並保留豐富的膳食纖維、植物果膠質,「秋葵粉泡出來的茶,有自然黏液,在喉嚨有潤滑感,」秋葵在許多國家定義為健康蔬菜,但國內人吃的不多,因此希望推廣成為飲品。

秋葵粉可完全保留果膠質,增加鮮果產值

連淨綠色科技公司資深經理陳玉娟則表示,「茶改場技術可以完全保留秋葵的果膠質,我們自己完全做不出來。」因此今年年初開始學習,主要重點放在秋葵粉技術。

蔡憲宗指出,去年年底開發出果粉茶技術,今年一月技轉兩家廠商,預估五、六月後就可以量產,消費者很快就能買到產品。藉由開發果粉茶,提高農產品加值效果。蔡表示,「加工完的果粉茶,是每公克在賣,售價十五塊到二十塊之間,跟原來蔬果價格漲很多倍,且保存期限也更久,蔬果保存頂多一、兩週,但果粉茶可以一至兩年,同時也帶動多元應用市場。」

攝影/劉怡馨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