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媽力挺虎尾嬤 南北串連守護拯民森林校園

trees-0701 (1)
雲林,農業首都,放眼望去廣袤無際的平原,除了稻田、零星的城鎮與工業區,位於平原中央的虎尾鎮,有個名副其實的森林小學─拯民國小。

沿著公路158縣道轉進拯民國小,迎接老師、學生、家長與訪客的,是一條蜿蜒綠色隧道。兩旁成蔭的綠樹,一路指引訪客進入學校,與校園內有三、四十年歷史的樟樹、芒果樹、蓮霧樹、鳳凰木、台灣欒樹、苦楝等多樣樹種,連成一氣,並且隨著春夏秋冬,披上不同花色外衣,裝飾不同果實,吸引小松鼠、黑冠麻鷺、鍬形蟲、蝶類與螢火蟲等駐足校園。

這所雲林縣海拔最低的森林校園,占地4公頃,有800多棵超過兩公尺的大樹。學校雖然只有65名學生,平均每名學生卻可享受13-15棵大樹所釋放的芬多精,不但是物質豐富的都會孩子所難望其項背,更是農業平原上少見的生態綠洲。

拯民國小 農業首都的生態綠洲、人文寶藏

人文上,拯民國小位於農鄉,也臨近虎尾僅有的空軍眷村,校名是紀念到大陸出任務殉職的黑蝙蝠中隊飛行員「葉拯民」,曾有許多軍眷子弟就讀,文化特色也顯得多元。

因此,拯民國小雖一度面臨學生數少而有廢校之虞,但師生以「黑蝙蝠光陰迴廊」以及「森活童趣」兩項主題,與鄰近的光復、湖厝國小策略聯盟,參加教育部100學年度「百年整合空間資源暨發展學校特色計畫競賽」,在3000多所參賽學校中脫穎而出,獲得「特優」獎的殊榮。這些優質的教學成果與生態豐富的教學環境,吸引許多家長送孩子跨區就讀。

然而這些成果,卻可能面臨雲林縣政府欲將拯民國小裁併,原有校園轉型做為「雲林縣立麥寮高中虎尾拯民藝術高中分班暨國中分校」而產生變化,也引發師生、家長、校友與在地居民的反彈。

照理說,學校轉型應該是美事一樁,何以引發眾怒?除了大家無法接受一個辦學績優的學校要被裁併,也無從理解雲林縣府突然冒出來的「藝術高中」究竟為何物,但最令當地居民憤怒的,是森林校園裡的通天大樹,樹身被莫名噴上紅漆數字,面臨被砍伐(縣府強調是移植)的危機。

對拯民森林校園來說,不管將來大樹被砍伐還是被移植,將代表豐富生態系的消失,對特色優良教學的否定,更是剝奪當地居民與拯民國小的歷史記憶與情感。

跳出來反對拯民國小轉型與大樹伐植的虎尾阿嬤王李笋就說,這些成蔭的大樹,都是現在已經當阿公阿嬤的農民,40多年前牽著牛車載運向農林廳要來的樹苗,親手栽植。

護樹阿嬤王李笋:大樹是兒、小樹是孫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群虎尾阿嬤在年輕時就用植樹護樹的行動,為子孫打造一個怡人受教的環境。

今年66歲的阿嬤王李笋回憶,民國四、五十年代,拯民國小前身是「空軍司令部附設虎尾小學」,原本只提供給空軍眷村子弟就讀,後來政府計畫推動九年國民教育,將學校移撥給雲林縣政府,才改名為「拯民國民小學」,開放給附近的建國里、北溪里學子就讀。

過去農村窮苦,受教育被視為翻身的機會,因此在地居民獲知拯民國小擴大招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農民把土地捐給學校蓋校舍,也有農民牽著牛車搬運土方協助建設,其他人則悉心照護樹苗長大。

「現在學校裡卡大欉ㄟ樹,親像我ㄟ囝仔;細欉ㄟ樹,親像我ㄟ孫仔」阿嬤王李笋說,她年輕時就守寡,一手拉拔5名子女長大,她的兒女孫子都就讀拯民國小畢業,這些樹就像是她的孩子、孫子,也是在地人的記憶,怎麼可以隨便遷移?何況遷一次大樹,就像人生一場生死交關的大病,非死即傷,存活率非常低。

阿嬤王李笋為了搶救拯民大樹,在村子裡到處奔走,尋求連署。她苦笑地說,原本她不會寫字、不識字,為了這些老樹、大樹,短短一兩個月幾乎都把所有的國字都學會了!

王李笋成為虎尾護樹阿嬤的代言人,她護樹的義舉也得到苗栗大湖的老樹媽媽謝粉玉關注,驅車南下雲林虎尾為護樹阿嬤加油打氣。

老樹珍貴 不在於樹種 在於情感

20多年前,老樹媽媽謝粉玉眼見當時的大湖鄉長為拓寬台三線,有意把200多顆老樟樹組成的綠色隧道砍掉,四處奔走護樹。可惜,大湖的綠色隧道沒保住,謝粉玉很心痛,開啟她30多年的護樹、救樹生涯。

不知是否為拯民老樹冥冥之中的安排,今年同樣66歲的王李笋與謝粉玉,人生原本各是兩條生活在閩南與客家村的平行線,卻同樣因為護樹而有了交集。謝粉玉護樹、救樹30多年,歷經挫折、嘲諷與失敗,很能體會虎尾護樹阿嬤的心境,兩人見面互擁,謝粉玉把護樹經驗傾囊相授。

謝粉玉說,客家人相信老樹是「樹寶」,會保佑人平安健康,何況這些樹要經過好幾代才能長得如此茁壯,一砍就沒有了,以後不見得種得出來,台灣人應想辦法保護這些文化資產才對,這是金錢買不到的。

她舉當年奔走守護苗栗大湖台三線老樹為例,強調老樹有靈。當時苗栗大湖鄉長下令砍伐移植台三線旁200多棵七、八十歲的老樟樹後,不知為何連續出三次車禍。鄉長跑去附近寺廟求問,結果住持說他殺孽太重,嚇得他趕緊為老樹辦超度法會。

阿嬤王李笋抱怨,她向縣府教育處反映拯民護樹的重要,結果官員回答這些不是什麼珍貴樹種,不值得保留。謝粉玉說,老樹珍貴,不在於樹種,在於與人之間的情感與記憶,這才是真正的珍貴之處。

森林、農村、黑蝙蝠中隊、眷村與拯民特色小學,是虎尾、乃至於雲林農業首都的記憶與文化寶藏。王李笋阿嬤說,挺身護樹,不只是因為這些樹與她有兒孫般的感情,更是為了在地居民的世代的教育。她非常希望縣府能夠停止學校裁併與移樹計畫,讓拯民森林特色,在虎尾永久流傳。

推薦閱讀

雲林虎尾阿嬤搶救百棵老樹─Facebook粉絲頁

支持雲林 虎尾阿媽顧孫護樹愛拯民連署行動

拯民國小簡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上下游News&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