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青年帶起紅藜熱潮,今年豐收價跌,專家呼籲:紅藜耐儲放別低價拋售

近年來吹起養生風潮,擁有「穀類界紅寶石」之稱的台灣紅藜,也因富含極高的營養價值而受到重視。《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記錄了台東的排灣族青農,如何號召年輕族人回鄉、共同創造部落產業的故事,使原本隱藏在部落的傳統雜糧紅藜,能夠躍身世界舞台。

但隨著越來越多農民投入紅藜生產,紅藜今年產量創下新高,有屏東村民直言,太多農民搶著種、導致紅藜價格大跌;「紅藜先生」吳正忠則認為,只要打開更多市場通路,就能解決供需失衡的問題;協助原民推動產業發展的潘永祥也表示,紅藜較無存放疑慮,呼籲農民採收後不要過度緊張而低價拋售。

紅藜外殼色彩鮮豔,穀物營養,成為近年熱門作物(攝影/周麗鈞)

排灣青農吳正忠耕耘多年,推台東復耕紅藜

紅藜一直被誤認是外來作物,直到2006年才證實是台灣特有種,並正名為「台灣紅藜」。紅藜是台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雜糧作物,目前主要分布在台東、屏東和花蓮,「老一輩的人都把它當成米飯,作為主食在吃。」人稱「紅藜先生」的吳正忠說道。

來自台東土坂32歲的排灣族青農吳正忠,族人都叫他「魯瓦」(Ljuwa),曾經在外漂泊多年,也有過四處打零工的日子,當年朋友一句「為什麼不回家?」讓他毅然返回家鄉,然而熱血回鄉並非從此一帆風順,種植的山蘇園歷經八八風災後全數遭沖毀,一切又回到原點。

「部落為什麼什麼都沒有?」吳正忠反覆思考,一次偶然看到國外對藜麥價值的推崇,想著台灣也有土生土長的紅藜,「為什麼不能推廣它呢?」

吳正忠為了種出品質好且產量穩定的紅藜,前後花了六年的時間研究。同時,他想讓部落裡的非耕地重新復耕,但是了解號召青年回鄉需要有產業的吸引力,因此吳以「保價收購」的條件鼓勵族人投入紅藜的生產。經過多年耕耘,目前台東紅藜年產量超過七十噸,加工製成點心、啤酒、酵素和面膜可創造高額經濟價值,更促進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

排灣族青農吳正忠(攝影/周麗鈞)

紅藜產業讓部落青年願意回家

「要放棄的理由有一百個,堅持下去只有一個(理由)!」吳正忠坦言過程辛苦,但他強調這一切只是想讓部落青年「能有一個回家的理由」。個性樂觀的吳正忠總是把困境往好處想,「如果沒有挫折和歷練,你就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人。」

吳正忠表示,改善部落環境和文化的延續都需要產業作支持,有經濟才有返鄉動力,紅藜產業讓部落青年願意回家、「讓回家的路變近了」。

每當再有人問起家鄉,吳正忠便能自豪表示:「世界第一的紅藜在這裡呢!」他觀察到,部落青年看家鄉的角度開始不同,「FU(Feel)也不一樣了!」

吳正忠現場哼起一首高歌,提及這是長輩們流傳下來的旋律,「他們把歌曲交給我們,但要我們自己填詞。」他說,這是部落的傳統,象徵著家人幫助你一半、剩下的要靠自己完成。

(左)排灣青年吳正忠於新書發表會現場(攝影/林珮君)

友善耕作,擴展加工產業鏈

收起上一秒高歌的豪氣,吳正忠認真分析起台東紅藜產業的現況,復興部落需要建立健全的產業鏈,他指出青農回鄉不該只專注收購與轉賣,應該多關心生產者,這樣才能把紅藜真正帶進每個部落。吳表示,自己很重視農民的生產教育面,例如他會教導族人,不要因為擔心浪費土地面積、就採高密度種植,因為這樣種出來的紅藜品質不好,生產利潤反而不高。

吳正忠對台東紅藜品質充滿信心,強調都是採友善耕作,紅藜產季為每年10月到隔年2月,「這個季節蟲子還在冬眠,沒有蟲害、也就不用噴藥!」吳大笑,他也指出部落當地只有種雜糧、沒有種果樹,因此周遭沒有受農藥和化肥污染的疑慮。

至於如何擴展完整的產業鏈,吳則認為加工端很重要,他支持開發更多平價化的紅藜加工食品,認為這樣才能讓這個原本散落在南迴山間的作物被更多人知道,同時真正改善族人生計。

水保局台東分局:不拼原料,要拼加工

農委會水保局台東分局分局長王志輝表示,當前目標為建構完整的產業鏈,從生產端、加工端到觀光產業,希望能實踐紅藜產業的農業六級產業化,才能真正推動在地農糧經濟。

王志輝也提到,紅藜原料價格在外銷上難以跟國外競爭,因此建議以加工業迎戰外銷市場,例如開發紅藜伴手禮和點心,以及好好利用紅藜外殼具皂素的特色、研發相關清潔用品,方能創造紅藜更高的經濟價值。

紅藜外殼具皂素也可開發產品(圖片來源/可樂穀農場)

紅藜種植面積增加,豐收成壓力

對於紅藜是否面臨滯銷問題,吳正忠表示,台東的紅藜種植面積相較去年,至少增加了二十公頃,且今年豐收、產量確實提高不少;但只要市場對於紅藜有更高接受度,就能幫助紅藜的供需端達到平衡,「這是好東西,只是很多消費者還不認識它。」

吳正忠也指出,擴展紅藜的市場銷路很重要,「通路還沒打開,當然會滯銷。」吳計畫要擴大存放紅藜的倉儲設備,同時更積極的與各通路洽談合作機會,希望具體提高紅藜的市場需求量,這樣未來才能鼓勵農民安心的投入紅藜生產。

屏東青葉村村長賴立誠則表示,近年來紅藜種植掀起熱潮,無論原住民還是平地農民都搶著種,今年屏東紅藜種植面積是去年的五倍以上,加上今年收成良好,產量是往年的數倍之多,「產量太多,放著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價格也很差…。」

賴立誠指出,往年紅藜一台斤可賣250元,今年價格只剩120~150元。面對紅藜大量滯銷,賴無奈表示,當前只能積極找加工大廠,「盡量把囤貨銷出去。」

紅藜可存放,農友不需急拋售

可樂穀有機紅藜農場場長謝振昌也坦言,今年紅藜產量確實比往年多。他指出今年在雲林、彰化、台東和屏東都有許多新投入紅藜種植的農民,有些還是稻米轉作。不過謝強調,與農場契作紅藜的農友,有合約的保證,不會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帶殼紅藜收購價目前一公斤約兩百多元。

謝振昌指出,紅藜屬於可以存放型的作物,因此即使在短時間內供給量增加很多,也不太會導致價格崩盤。

屏東縣原住民特色農業推動協會新創專案執行長潘永祥表示,紅藜種植面積主要增加在非原住民部落和平原區,例如雲林和屏東,原本下半年多為休耕期的稻米區,去年起紛紛種起紅藜,使得今年產量約為去年的二至三倍。

但是潘永祥直言,長期與業者配合契作的農民不會受到市場價格起伏,「主要是小農的收購價在浮動。」潘進一步指出,紅藜屬於雜糧類、與其他蔬果不同,較沒有存放期限的疑慮,只要放在室溫下、避免潮濕,盡可能隔絕空氣與紫外線,就能長期保存。

潘永祥建議,農民大量採收紅藜後,不要輕信市場價格變化,只要將紅藜妥善存放待一段時間後,紅藜價格就會回穩了,呼籲「切勿過度緊張就賤價拋售!」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