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很神奇,米可以有芋香味,毛豆也可有芋香味,不過兩者「芋香」的方式大不相同。芋香米用香氣讓人增進食慾,芋香毛豆則是用口味讓人上癮。
炊煮芋香米,掀開鍋蓋的一剎那,帶有芋頭香的水蒸氣撲鼻而來,讓你飢腸轆轆的肚子咕嚕程度再加重,巴不得多吃幾碗飯;芋香毛豆雖然不會散發芋香氣,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味蕾會分不清楚到底是吃毛豆還是吃切丁的芋頭,芋頭風味濃郁,與正港芋頭不分軒輊。
高雄區農改場副研究員周國隆是催生「高雄11號(香蜜)」─台灣第一個自主培育芋香毛豆(茶豆)品種的幕後推手。大家一定很好奇,這個同時帶有台灣與日本「血統」的毛豆,身上芋頭味是怎麼來的?難道是透過基因轉殖技術,將芋頭基因殖入毛豆嗎?
高雄11號 正港MIT芋香毛豆
對此,周國隆解釋,「高雄11號(香蜜)」身上的芋香味,並非來自基因轉殖,也不是拿芋頭與毛豆雜交,而是用日本茶豆「香姬」與不同品種特性的台灣毛豆雜交測試,歷經10年所選拔出的新品種毛豆。
周國隆解釋在日本,一般毛豆通稱為「枝豆」,帶有芋香味的毛豆則通稱為「茶豆」(因為種子顏色為茶色)。台灣是日本國內毛豆市場最大的進口來源國,為了滿足日本消費者對芋香毛豆的喜好,台灣業者大多種植最常見的日本芋香毛豆品種「香姬」。
但「香姬」的豆莢比較小,產量較低。因此周國隆10多年前展開本土芋香毛豆的育種計畫,以「香姬」為母本,選擇豆莢大、產量高的毛豆品系KVS1329為父本,經過多年的雜交育種,終於育出高雄11號(香蜜)毛豆。
青出於藍 香蜜勝香姬
與日本「香姬」對比,台灣「香蜜」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不但保有芋香味,更具有豆莢大與產量高的特性,春作及秋作每公頃產量分別比香姬增加51.1%與56.9%。
在「高雄11號(香蜜)」問世前,台灣芋香味毛豆品種除了常見的日本香姬,還有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與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在1993年選育的「台南選1號(金芋)」。不過周國隆說,「香姬」與「金芋」都屬於日本品種,「香蜜」則是台灣自主雜交培育的成果,正港的MIT,有助於台灣毛豆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台灣毛豆除了內銷,外銷市場有9成以上集中日本,10多年前占日本的進口毛豆市場第1位。但近年受到中國與泰國的低價競爭,在日本的市占率一度節節敗退。
但在周國隆的主持下,台灣毛豆品種不斷推陳出新,同時整合冷凍加工廠與農民契作,嚴守用藥安全與計畫生產,再加上中國大陸毛豆接連被日本驗出禁用農藥,使得台灣毛豆逐漸又搶回的日本進口市占率第一的寶座,預估今年底的外銷金額可望突破7000萬美元,重回民國80年代初期毛豆外銷的黃金時期。
周國隆說,目前台灣毛豆在日本的市占率為41.8%,領先中國與泰國等競爭對手。其中外銷日本的台灣毛豆品種當中,「高雄9號」占80%、芋香毛豆「香姬」占20%。雖然芋香毛豆外銷數量較少,但市場價格較高,每公斤比一般毛豆多0.2美元。在日本超市,同樣400公克一包的毛豆,有芋香味的就比原味毛豆貴100日幣。
以往台灣外銷業者找農民契作日本香姬,為避免種子混雜變種,每3到5年得重新向日本買種子進口。如今台灣有自己的芋香毛豆品種「高雄11號(香蜜)」替代,不但可以擺脫依賴日方的處境,喜歡吃毛豆的台灣消費者,更有機會大飽口福。
不過周國隆說,「高雄11號(香蜜)」預計今年秋作才會推廣,消費者得忍一忍,到明年就有機會吃到正港MIT的台灣芋香毛豆。
想請問一下若是4-5月可以買得到嗎??
還有要去哪裡購買呢??
感謝~
苡廷您好:
請詳見上下游記者林慧貞的報導,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46897/
台灣毛豆業者組成聯盟,相關的產銷資訊可以在報導當中取得。謝謝您
你好,请问可以购买枝豆种子吗?
来自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