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貴森森不用買,千名代耕業者上網任你挑

農田缺工問題嚴重、需要導入機械化幫忙,但農機購置成本高、小農普遍負擔不起,經常尋求代耕業者協助。為整合各地不同作物的機耕服務,以及提高現有農機使用率,農委會輔導14個縣市成立機耕協會,並建置「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號稱是「農機Uber」!讓農民上網輕鬆找到就近的代耕業者,快速媒合需要的耕作服務。

目前提供的農機種類從常見的曳引機、插秧機,到甘藷、甘蔗採收機,以及落花生、大豆、水稻、大型雜糧(含高粱、毛豆、硬質玉米)聯合收穫機等,「不只水稻,代耕範圍已經擴大到雜糧、茶葉等作物,農機種類從種植、田間管理、採收時需要的都有。」

農機購置成本高,一般小農負擔不起。圖為耕耘機。(攝影/林珮君)

農機Uber!整合閒置農機、解決缺工問題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台灣小農比例高,各農地常面臨人手不足情形,需要透過機械解決農業勞動力問題。而國內領有農機使用證的農機約20萬臺,其中曳引機、插秧機、各式聯合收穫機和乾燥機等大型農機具約2萬臺。但除了整地農機(曳引機)和稻作農機(如插秧機、聯合收穫機、穀物乾燥機等)有較完整的機耕服務體系外,其餘中、小型農機具幾乎都是農友自用,或是產銷班購置後共同使用,其使用率普遍較低,「很多農機用半年、休(息)半年,閒置放著、很可惜。」

因此他指出,如何提升農機使用率、整合農機服務和改善農業缺工就很重要。農委會今年輔導14個縣市成立「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並架設「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網站,盤點全國各縣市的農機服務資訊,有缺工和缺少農機設備的農友,可上平台,依照自己農場所在地和作物種類,尋找最近的農機服務和適合的農機種類,甚至連農機的動力大小和廠牌都可以指定。

「就像農機Uber平台一樣!」林聰賢強調平台成立後,可協助農民解決缺工問題、降低生產成本,也能活絡各地區農機使用,讓各地代耕業者服務資訊透明化。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前排左4)授旗給各縣市機耕協會理事長(攝影/林珮君)

上千位農機業者任挑選 各種作物、耕作需求自行設定

這次受農委會委託建置平台系統的永達龍系統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泳達表示,一台農機售價高,動輒都要上百萬,「高級的兩、三百萬都有。」一般小農無法負擔,因此有農機需求時就會找上代耕業者協助耕作。只是過去都要透過公所媒合代耕業務,而如今建置整合平台後,「農民只要上網,選擇自己需要的農機,就能一覽附近有提供(代耕服務)的所有業者名單,農民可以自己打去問。」期望讓農民更便利、快速的找到適合的代耕業者。而在價格方面,則是由農民與業者自行談價,「他們都有行情價,這個我們不會干涉。」

有意願加入農業機械耕作平台的農機業者,需要先到各鄉鎮區公所辦理「農業機械使用證」,並簽署機耕服務個資上網同意書,其資料就會匯入平台的服務系統中。由於平台會要求農機業者提供其地址(最細到業者所在的村落位置)和聯絡電話,因此許多考量個資問題的業者還未加入平台,「現在平台上約有1000家業者,陸陸續續還在增加中。」

目前提供的農機種類從常見的曳引機、插秧機,到甘藷、甘蔗採收機,以及落花生、大豆、水稻、大型雜糧(含高粱、毛豆、硬質玉米)聯合收穫機等,「不只水稻,代耕範圍已經擴大到雜糧、茶葉等作物,農機種類從種植、田間管理、採收時需要的都有。」林泳達解釋。此外,目前也同步在研發APP系統,希望讓操作更加便利。

農機售價高,代耕業者與農民之間亟需媒合平台。圖為噴藥機。(攝影/林珮君)
農機可解決缺工問題,代耕服務資訊若能透明化,更方便農民搜尋。圖為直播機。(攝影/林珮君)

平台媒合農民業者,提升農機利用率

桃園市代耕協會理事長陳燕卿表示,桃園龜山、龍潭為茶園集中區,但人工採茶費時費力,若導入採茶機則能減少五倍人力以上,「一個茶園原本要10人採茶,一台機器下去只要2個人幫忙就好。」此外,桃園市也有約1.7萬公頃的稻作區,每年都有割稻機的需求。因此他認為官方統一整合各地代耕服務,能方便農民搜尋業者,也能讓代耕服務資訊透明化。

苗栗縣代耕協會理事長賴錫煉指出,苗栗種植水稻、以及甘藷、黑豆、薏仁等雜糧,長期面臨人力不足問題,而購置農機的農民為了補貼高額的購置成本,都需要四處幫忙代耕,「採收機一台就要300萬誒!為了盡快回本就幫忙(代耕)啊,有時還要到外地接客。」

如今有平台能協助媒合農民與業者,他希望能提升農機利用率,讓代耕業者就近就能找到代耕農地。不過他也指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代耕業者加入「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如何確保代耕服務的品質,就需要政府多加把關。

代耕業競爭激烈,擴大服務範圍

花蓮縣代耕協會總幹事楊勝龍則表示,花蓮農業問題很多,其中以缺工問題最嚴重。受到人口外流、老化影響,多數留在花蓮耕作的都是老農,找不到人力時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做。由於東部水稻較西部慢收成,因此花蓮代耕業者多趁著空窗期往西部發展、尋找代耕生意。

建置整合平台後能提升代耕業者的收入嗎?楊勝龍苦笑,表示不一定,因為各地代耕業者競爭都很激烈,「就是加減賺啦,不然划不來。」不過他認為成立全國機耕協會和建置農機服務平台的最大優點,是讓代耕服務有了統一窗口,幫助農民更加認識代耕服務,擴大代耕業者的服務範圍。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