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銀葉粉蝨不用噴農藥!花改場十年研究「爪哇擬青黴菌製劑」有效防治,對環境無害

全台唯一針對銀葉粉蝨的生物製劑問世!天氣炎熱瓜果類容易爆發銀葉粉蝨蟲害,以番茄來說,因銀葉粉蝨蟲吸食葉片,而感染黃化捲葉病毒,但有機栽種的農民根本無藥可施;而一般慣行農民若正值番茄連續採收期,也無法噴藥防治。因此花蓮農業改良場(簡稱花改場)耗費十年,研究出爪哇擬青黴菌製劑對抗銀葉粉蝨,毒理測試結果對哺乳動物、蜜蜂皆無害,可施用於採收期間。

小知識:爪哇擬青黴菌為一種真菌,廣泛存在土壤和植物殘體等自然環境中。昆蟲被寄生後會被白色至灰白色的菌絲包覆,之後會在菌株上產生眾多粉狀孢子,經由風飛散或是機械觸碰,再感染新的寄主昆蟲。

花改場代理場長蔡宜峯(右一)、花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立(右二)(攝影/劉怡馨)

瓜果類飽受銀葉粉蝨危害 影響果實產量

銀葉粉蝨寄主植物多達500種,包括番茄、小黃瓜、南瓜、茄子、青椒等。花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立指出,以番茄為例,銀葉粉蝨蟲吸食葉片,造成葉子黃化、植株生長不良及果實產量大減。東部番茄九月種植,一路採收到隔年四、五月,每遇天氣炎熱,田間就容易爆發銀葉粉蝨蟲害。

針對銀葉粉蝨的化學藥劑有八種,能達到良好防治效果。不過,林強調,長期使用下來部分產生抗藥性,「農民反映越用越沒效,希望找到其他解決害蟲的方式。」且接近番茄採收期,許多農民為避免農藥殘留,都會停止噴藥,任由病蟲害摧殘植株。

而有機栽種番茄的農民更是面臨無資材可防治,林立指出,只有苦楝油可使用。花蓮有機蕃茄農陳新珠則表示,因為銀葉粉蝨趨黃色特性,會使用黃色黏板,但蟲害數量太多,無法有效防治。近兩年則使用苦楝油,但也還在試驗。

銀葉粉蝨影響光合作用及果實產量(花改場提供)
感染的銀葉粉蝨呈現棉絮狀(圖片提供/花改場)

花改場耗費十年研發生物製劑

林立說明,十年前花改場人員在番茄葉片上,發現異於一般的銀葉粉蝨,該銀葉粉蝨不僅一動也不動,且體積膨大、呈棉絮狀。實驗室分析後證實其受到爪哇擬青黴菌感染,其有大量粉狀孢子,可透過飄散感染其他蟲體,具有商品潛力,因此開始著手研發。經過一系列的分析試驗、量產製成技術、製劑配方、田間試驗等,終於試驗成功。

林進一步解釋,真菌孢子觸碰到健康銀葉粉蝨蟲體時,會侵入它身體,吸取蟲體營養。銀葉粉蝨一旦感染真菌,五天後便可看到蟲體外佈滿菌絲和孢子,呈現棉絮狀,感染蟲體皆會死亡。且其真菌孢子還可透過空氣飛散,飄到其他蟲體繼續感染。

微生物製劑對哺乳動物、蜜蜂無害 可施用於採收期

林立強調,經過藥毒所毒理測試報告,爪哇擬青黴菌對哺乳動物安全無毒,且蜜蜂也不會感染,有益的昆蟲不會受到影響。「該生物製劑取自於大自然,是對環境友善的資材。」農民可以使用在作物連續採收期,並解決化學農藥的抗藥性。

花改場代理場長蔡宜峯補充,瓜果類連續採收,若感染蟲害,農民無計可施,猶豫到底要不要噴藥,「若噴藥就要一段時間不能採收,若不噴藥,蟲害影響果實生長。」但若使用爪哇擬青黴菌製劑,噴灑後隨時都可以採收,沒有農藥殘留問題。

林也說,真菌商品不耐高溫,必須冷藏儲放,不過一般家用冰箱就可達到很好儲存效果,不用另外購買冷藏設備。實際施用上,爪哇擬青黴菌製劑每公克以水稀釋成500c.c,以番茄園來說,每公頃面積使用量約一公斤。

爪哇擬青黴菌製劑(花改場提供)

花改場試驗防治率五成 農民:還要再觀察效果

林立指出,爪哇擬青黴菌製劑田間試驗防治率可達五成,跟一般化學藥劑效果不相上下。對於試驗農民反應如何,林表示,現在還未量產,僅提供少量農民試用,有一半農民反映其效果很好,希望盡快買到產品;不過,也有農民反映,效果不如預期,林推測,可能是因為製劑保存不當,或是因為環境太乾燥,真菌感染銀葉粉蝨後,未呈現棉絮狀,農民肉眼看去覺得效果不好,但實際上蟲體已經死亡。

實際試用的番茄農陳新珠表示,第一次試用時快進入冬天,加上生物製劑數量多,使用效果不錯;不過,第二次試用時正值夏天,生物製劑數量又僅能噴灑一半園區,比較看不到效果。她指出,夏天銀葉粉蝨生長速度快,加上製劑不夠連續施用,效果出不來,所以實際效果還要觀察。

若未來該製劑量產,是否考慮購買?陳回應,「有效當然會買啊,會再買回去試用。」不過她也擔心,技轉廠商後,因為大量製成壓低成本,可能導致菌種改變或是成分不夠,反而使該生物製劑無效。

花改場:微生物製劑價錢會高一點 但在農民可接受範圍

至於實際成本估算,林立說明,生物類製劑,價錢會比一般農藥高一些,但會盡量讓售價在農民可接受範圍。蔡宜峯則表示,微生物製劑成本關鍵在後端量產,技術越高成本就能降低。目前還無法確定實際成本,但希望能夠讓爪哇擬青黴菌製劑跟一般化學農藥成本相近。

林立指出,國人關切食品安全,加上農委會農藥減半政策,希望新研發的綠色武器提供農民新選擇。蔡宜峯則說,市面上許多生物農藥皆是針對病害防治,蟲害防治則主要使用蘇力菌,一直希望有新的生物藥劑可應用於有機農業,甚至取代化學農藥,廣泛用於慣行農業。

蔡進一步說明,希望一、兩個月後跟廠商技轉完成,並且在一年後正式商品化販售,未來更可放眼國際市場,外銷出口。首先將目標市場鎖定台灣500公頃的網室番茄園,因爲其需求大,且設施番茄售價高,農民更注重番茄品質,對生物製劑接受度高。

此外,蔡也表示,爪哇擬青黴菌不僅可用於防治銀葉粉蝨,對於其他蟲害也有防治潛力,目前也跟藥毒所研發,期望未來針對蚜蟲也能有專用生物製劑防治。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