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種茶香味最迷人!有機包種茶全國評鑑,鄭信忠展現花香鳳梨果香,獲最高翠蛙賞

首次舉辦的全國有機包種茶分級評鑑結果出爐,三星山有機茶園鄭信忠勇奪最高等級翠蛙賞,另有近30位農友抱走金蛙、銀蛙與銅蛙賞,評審代表、茶改場文山分場長蘇彥碩表示,有機茶葉易受蟲害破損,製茶時難度比慣行茶葉高,但隨著栽培技術進步,「這次的金蛙賞跟翠蛙賞完全不輸給常規的比賽茶!」(完整名單請見文末)

本次獲得翠蛙賞、金蛙賞、銀蛙賞的三星山有機茶園鄭信忠(攝影_林怡均)

包種茶又稱條型烏龍茶,香濃醇韻美「茶中極品」

包種茶又稱為「條型烏龍」,屬於部分發酵茶(烏龍)中發酵度較輕微的茶類,乾燥後的茶葉外觀呈條索狀、色澤墨綠並帶油光,茶湯水色呈蜜黃碧綠,入口滋味甘醇,嗅聞時有新鮮、輕揚的香氣,是非常注重香氣的茶類,茶改場以五大特色「香、濃、醇、韻、美」來形容,並稱包種茶為茶中極品。

茶業改良場資料顯示,包種茶是茶中極品,因為可以同時享受到茶湯滋味滑潤的茶湯,茶湯後入口生津帶活性,也能享受豐富的花香。而球型烏龍則包含常見的清香烏龍、凍頂烏龍,茶體較為厚實,若以「鮮味感」來品評的話,包種茶(條型烏龍)略勝一籌。

本次獲得翠蛙賞、金蛙賞、銀蛙賞的三星山有機茶園鄭信忠,獲得翠蛙賞的茶乾(攝影_林怡均)

翠蛙賞得主鄭信忠以「翠玉」品種製茶,展現花香、鳳梨香與果香

「今年天氣不穩定,但有機茶的表現卻讓人很驚艷。」蘇彥碩表示,今年的有機茶較以往有機茶評鑑都要好,由於沒有限制繳茶品種,從常見的青心烏龍、台茶22號、金萱,到地方品種的白毛猴、翠玉,甚至四季春都有,「各地品種相當豐富,而且品種特色都有發揮出來!」

評審蘇彥碩及蔡志賢表示,鄭信忠得到翠蛙賞的這支茶是用「翠玉」品種的茶葉製作,翠玉的優點在於香氣優雅,但滋味表現不容易平衡,然而鄭信忠製作的包種茶,不但展現出翠玉豐富的香氣,甚至除了花香還有鳳梨香、果香等,也同時兼顧包種茶要展現的「甘、醇、韻」,因此拔得頭籌。

三位評審分別代表產官學,由左而右為蔡永金(清元茶行)、蔡志賢(台東專科學校園藝暨景觀科副教授)、蘇彥碩(茶改場文山分場長)(攝影_林怡均)

首次全國有機包種茶分級評鑑,為了讓有機茶農努力被看見

「台灣茶的買賣,評鑑結果是一大關鍵。」本次辦理分級評鑑的執行單位之一,瑠公基金會生產組長曾淑莉表示,許多有機茶農反映,沒有經過分級評鑑的茶,常賣不到好價格,2017年起開始比照一般茶做分級評鑑,協助茶農銷售。

曾淑莉說明,這是第三次辦理有機茶評鑑,前兩屆有機茶評鑑都是地區性,參與茶農以坪林、石碇為主,今年第三屆是首度讓全國有機茶農一同參與,也是為了讓更多有機茶農辛勞的成果被人看見。

評鑑導入茶改場TAGs系統,評鑑後的茶有專屬風味卡

蘇宗振表示,「這次評鑑是國內首度針對有機包種茶,幫助農民銷售,也要讓民眾更了解有機茶,對有機茶更有信心。」為讓民眾更了解有機茶,本次評鑑導入茶改場今年發表的TAGs分類系統,此系統為整合國內各大產區、各種茶的風味輪,以紅茶為例,風味輪上有各式湯色、香型,小葉種紅茶及地方品種紅茶等,都能在風味輪上找到專屬的特色。

而評鑑分級後的茶,茶改場也會依據其香氣、茶色、滋味等表現,製作專屬風味輪以及風味卡,未來農民可在包裝上使用,消費者能夠一眼就知道此茶的資訊,並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茶。

預計獲得評級的茶,會有各自的風味輪及風味卡(圖片來源_瑠公基金會)

產官學三方評審,評審資格也需多重把關

TAGs分類系統其中一大特色在於,分類評審必須跨足產官學三界,本次有機包種茶評鑑的三方代表分別為:茶改場文山分場長蘇彥碩(官)、台東專科學校園藝暨景觀科蔡志賢(學)、來自金瓜寮清元茶行的蔡永金(產)。

蘇彥碩表示,分級評鑑評審也是經過層層關卡才產生,以產業界代表蔡永金為例,當初先經過筆試,最後篩選出四名,其他三位候選人一致認為蔡永金最合適,「分級結果要有說服力,評審也是關鍵,大家認可的人才能來評。」

評鑑標準有四大項,分別為外觀(20%)、水色(20%)、香氣(30%)及滋味(30%),茶葉外觀要緊結勻整、色澤墨綠帶光澤;茶湯的水色要蜜綠顯黃、澄清透亮;香氣則要清揚優雅,並具有花香、果香等;滋味則要甘醇鮮爽、滑順有後韻為佳。

慣行包種茶會有明顯花香,有機茶則加上果香甜香

學界代表蔡志賢說明,包種茶首重香氣,慣行包種茶會有明顯的花香,而本次評比有機包種茶,標準會略有不同,「這次上繳的有機茶並無限制茶種,因此表現的風味會豐富。」他表示,即使出現果香、甜香等,也會列入評比,而非直接扣分。

除了香氣,有機包種茶與慣行包種茶評比,另一大不同之處在於茶湯水色,蔡志賢表示,不少慣行包種會以較嫩的茶葉製作,因此茶湯色會偏綠,而有機茶的生長時間較長,相較於嫩葉,葉綠素含量較低,茶湯色會偏黃。

評審:今年天候不穩,各地有機包種茶表現仍讓人驚艷

今年共有80份有機包種茶參加評鑑,為防疫避免群聚,現場不開放茶農觀賽,而做線上直播,評鑑過程約三個半小時,三位評審先看茶葉外觀、再聞香,最後品茗。

蘇彥碩說明,今年氣候忽冷忽熱,茶樹的生長遇冷會減緩,遇熱則會加速生長,今年停停長長的狀況發生了三次以上,原本20天左右可以長成一心三葉,延長到30多天,如此差異造成茶葉偏老,製茶難度提高。「時間拉長,後面保存會遇上雨季,製作跟保存的難度又更高。」

評審代表: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長蘇彥碩(攝影_林怡均)

站在消費者角度評選,好茶要突破層層關卡

「評選過程最難的是從銀蛙選金蛙。」蔡志賢表示,每支茶特性不同,評鑑採用齊一的泡法,用意在於讓每支茶的缺點都被放大,缺點越少的茶,才能夠突破層層考驗,而最難的莫過於從銀蛙選出金蛙,「喝每支茶的時候,內心都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看:『這支茶有沒有值這個價?』」

蔡志賢舉例,得獎的茶最後能以較好的價錢賣出,以銅蛙賞來說,得獎茶每斤售價為四千元,喝下去就要判斷這支茶有沒有四千元的價值。「香氣夠不夠平衡、味道有沒有後韻、會不會苦澀,如果是你會不會買?」

評鑑結果出爐,選出一位最高榮譽翠蛙賞,另有12份茶得到金蛙賞、22份茶得到銀蛙賞,26份茶則獲得銅蛙賞。蘇彥碩表示,這次的翠蛙賞以醇厚的茶體、沉香、足夠的後韻,以及完整的葉型勝出。「有機茶容易遇到蟲害,葉型這麼完整,足見農民的栽培管理做得很足。」

五份茶全壘打,茶農鄭信忠抱得翠蛙、金蛙、銀蛙

本次翠蛙賞得主為三星山有機茶園的鄭信忠,「到宣布那一刻都還不敢相信,竟然是我!」他說明,包種茶大多以青心烏龍製作,自己上繳的是翠玉及金萱製作,香氣、滋味及口感表現完全不同,得獎的那一刻,內心先是詫異,再來是無比的激動。除了最高評級的翠蛙賞,他也以其他茶品分別拿下金蛙賞及銀蛙賞,堪稱是在場成績最好的農民。

「我小時候就是跟著做茶長大,爸媽也是經營有機茶園,一回家就是做有機茶。」鄭信忠表示,有機茶園的種植難度很高,蟲害及雜草的管理必須要很勤勞。蘇彥碩說明,鄭信忠的茶久浸不澀、香氣平衡、沒有一絲苦澀,在嘴裡喝的到鳳梨及瓜果香,且口感醇厚,「有機茶完全不會輸給慣行茶!」

好茶三要素:茶葉、水質及水溫,調整泡出屬於自己的好茶

該如何泡出包種茶最好的風味?蔡志賢表示,茶要好喝,關鍵在於茶葉、水質及水溫,「要先知道茶性,買茶時可以先請教茶農是如何泡茶的。」

在買茶之前,可先試飲、試聞這支茶是否是自己所喜歡的,而買茶時也可先請教對方是如何泡茶的,「先問問對方是用什麼水,通常富含礦物質的山泉水泡茶會特別有滋味。」

而若想聞到不同茶香、喝到不同口感,可依溫度及時間做調整,蔡志賢表示,茶的香氣及滋味是所有條件綜合結果,泡茶要注意很多細節,「想表現花香,可以用超過攝氏90度的水;想聞果香或是甜香,水溫低於90度會比較好;如果要喝口感厚實一點,泡的時間就要久一點。」

完整得獎名單:

翠蛙賞1點:每斤售價16000元,二兩(75公克)2000元
鄭信忠(三星山有機茶園(02)-26656142)

金蛙賞12點:每斤售價8000元,二兩(75公克)1000元
鄭信忠3點(三星山有機茶園(02)-26656142)
陳錠鋐3點(世芳有機茶園(02)2665-6104)
陳金環2點(尊上溪山有機茶園(02)2783-1860)
楊棟樑(新北市農會 (文山農場)(02)2666-7512)
詹正義(金冠有機茶園0966-878-756)
陳陸合(綠光農園0952-600-268)
陳善嘉(02)2665-7110

銀蛙賞22點:每斤5600元,二兩(75公克)700元
詹正義3點(金冠有機茶園0966-878-756)
王緒潭3點(王家有機茶園(02)2665-8124)
陳錠鋐2點(世芳有機茶園(02)2665-6104)
蘇育裕2點(東成茶廠(02)2665-7343)
莊宇雋2點(山不枯製茶所(02)2790-3522)
黃艷芬2點(迦葉地有機茶園(02)2665-6743)
余三和(三和有機/野放茶0910-415-115)
鄭信忠(三星山有機茶園(02)-26656142)
鄭錦華(奇緣有機茶園(02)2665-6610)
林映宏(02)-2665-7077
林立偉(玉露茶園(03)980-1111)
楊棟樑(新北市農會 (文山農場)(02)2666-7512)
陳善嘉(02)2665-7110
淨源茶場

銅蛙賞26點:每斤4000元,二兩(75公克)500元
淨源茶場4點
鐘宗豹2點(七里香有機農場(02)2665-6595)
李金榮2點(立品有機茶園0919-199527)
周慧慧2點(天然茶莊(02)2660-3762)
陳陸合2點(綠光農園0952-600-268)
陳添進(添進茶園(02)2783-5815)
余欽明(欽明有機茶園(02)2782-2264)
謝金土(青心茗坊(02)2665-6692)
楊棟樑(新北市農會 (文山農場)(02)2666-7512)
張正光(銘記茶苑0932-647-230)
詹正義(金冠有機茶園0966-878-756)
余三和(三和野放茶0910-415-115)
林映宏(02)-2665-7077
邱琦瑛(宗坤有機茶園(02)2665-6743)
黃艷芬(迦葉地有機茶園(02)2665-6743)
翁高美女(虎寮潭茶園(02)2665-6872)
李昌峻(谷芳有機茶園0918-771-713)
魏忠誠(一心生態農場0937-004-650)
周祐田0921-902-848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