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水情亮黃燈,是否休耕下周公布!旱災中央災害緊急應變中心於今(18)日將嘉義、台南地區水情燈號改為黃燈,並於每日用水離峰時段減壓供水。此時距離明年一期稻作下苗僅剩50多天,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表示,明年嘉南地區休耕機率大,而休耕區域及相關配套措施會在下週公布。
嘉南水情緊張,高雄每日北送15萬公噸支援民生產業用水
國內今年降雨量是1993年來最少的一年,11月2日終於盼到今年唯一颱風「閃電」,但閃電颱風並未替西部水庫集水區帶來明顯降雨,11月後中南部進入枯水期,乾旱挑戰更加嚴峻。旱災中央災害緊急應變中心今(18)日將嘉義、台南地區水情燈號改為黃燈,彰化、雲林、南投及高雄地區之水情燈號維持綠燈水情提醒。
台灣自來水公司表示,黃燈措施為民生及產業用水都減壓供水,今日公布的嘉南地區減壓供水時段為每日晚上11點至隔日早上5點的用水離峰時段,水情綠燈區域民生及產業用水正常。
台灣自來水公司供水處處長林清鑫表示,目前節水目標為常態用水的5%,中南部冬季是枯水期,但各地區水情不同,現在高屏溪集水區仍有降雨,高雄的水還能支援嘉南地區,每日北送15萬公噸的水,「15萬公噸可以支應15萬個家庭。」但國人仍需要記得節約用水。
.jpg)
嘉南地區農業用水高峰已過,明年休耕機率大
民生用水及產業用水暫且無虞,但此時距離明年一期稻作下苗僅剩50多天,作為國內大米倉的嘉南平原,10月26日水情燈號轉綠燈時,已有農民要求農委會儘速決定是否休耕,以減少農民損失。對此,農水署署長蔡昇甫回應,農業水情持續回報給旱災中央災害緊急應變中心,下週就會公布休耕區域及相關配套措施。
蔡昇甫表示,冬季是嘉南地區的枯水期,大量降雨機會不大,目前嘉南部分地區停止供水。「停止供水跟停灌意義不同,這是農業用水的常態調節方式。」
蔡昇甫說明,農業用水和民生產業用水不同,民生產業用水是每天有固定需求,農業用水會因季節及作物需水不同而有不同應對方式,分區輪灌及停止供水都是常見調節方式。嘉南地區二期水稻已進入抽穗期、收成,需水量不高,才會停止供水。

農水署:配套措施包含稻農及整個水稻產業,將於下週公布
問及明年是否休耕?有無配套?蔡昇甫表示,嘉南地區明年休耕機率高,但休耕配套不會像今年補貼桃竹苗稻農每公頃14萬元,「桃竹苗停灌是因為沒人料到會沒颱風,所以才會把耕作成本一併計入補貼,嘉南地區的休耕是預估水情不樂觀做預防措施。」
因缺水而休耕的話,稻農沒收入又該怎麼辦?有無任何轉作輔導及建議?蔡昇甫回應,嘉南地區宣布休耕的話,影響到的不只是稻農,連育苗業者、代耕業者、烘穀業者都會被衝擊,因此配套措施也會考量到水稻產業裡上中下游的所有業者,整體措施將於下週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