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台灣林業的未來想像-Continuous Cover Forestry & 自伐型林業

日本於太平洋戰爭後,為了建設因美軍燃燒彈的投放而大量燒毀的建築物,而大量採伐日本境內的山林,戰後大砍伐的年代,只有某些特定區域的民有林及保安林,如吉野林業(註1)或是住友林業在四國的山林等等,沒被國家強制徵收,才得以保留超過百年樹齡的人工林樹種,而目前日本境內的人工林樹齡大致為60年的木材為主。

淺談日本及台灣林業現況

對比日本及台灣的林地所有權,日本私有林占全國森林面積57.3%台灣的私有林只有6.8,也因此台灣及日本的林業經營方式會有根本上的不同,如台灣農夫會擁有自己的農田,但是卻很少聽到民眾擁有自己的山林,幾乎所有林地都是國家所有;日本則不一樣,以高知縣的宿毛市為例,80%面積為森林,其中民有林就佔了70%以上,鄰近村莊的森林,幾乎都是由某一人家所持有。

台灣林業主要是由林務局招標,林業生產者進入國有林砍伐,而日本林業則是由山林擁有者發起,同一行政區域的森林所有者合作成立森林組合(如四万十町森林組合、香美森林組合等),森林組合培訓林業從事人員、添購專門機械、確保砍伐樹木得以販售,而森林所有者再與森林組合協力砍伐自己的森林,雖也有部份國有林會招標森林組合協助施業,但主要的林業經濟產物還是以私有林為主。

日本森林組合合會與林野廳及某些特定大學的研究機構,主導了日本林業施業、林業科學研究及補助的方向;淺顯易懂的由台灣舉例的話,就是挖太魯閣的水泥公司、水泥公司公會、收他們捐獻款項的研究單位及收到這些水泥公司回扣的某些特定政府單位人員,制定了礦業法及相關條款一樣。

台灣大眾對日本林業的理解,最大的印象或許是神去村的電影。男主角捨棄都市生活,到山村從事林業工作,邂逅了帥氣又騎擋車的林業少女,從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電影中男主角工作的單位,以日本目前林業現況為例,可分為為森林組合及林業公司,而從事的林業砍伐的方式,主要為皆伐及疏伐。

日本林業砍伐方式

森林組合及林業公司的砍伐方式,又分為採伐自己所持有的山林,或者是與私有林的擁有者簽訂契約,在契約規範時間內,由公司出動人力及機械,實施皆伐或疏伐,最後分配所得利潤時,再按照契約內容與山林擁有者分配收益。某些較先進的企業單位,會空拍機及衛星地形資料及實地探勘此林地,以團隊且高機械化的作業方式,搭設高空鋼索運輸,快速完成山林整備。

由於山林的樹齡大約只有60年,加上以往沒有定期的維護,導致皆伐砍下來的木材,大部分是小寸徑,生質燃料的販售價格,一噸約5000日幣,原木則稍微高價一點,約一立方公尺8000日幣,小徑木大概要四、五支的原木,才能達到一立方公尺。

(ps:超過百年以上的優質木,一支可能就要四、五萬日幣)

目前的砍伐成本,自人員成本來分析,現在一個僱員的薪資比照社會收入水平,在四十年前可僱用13位人員。而當下木材砍伐後,販售的木材的價格,只剩下當時的三分之一,非常的低迷,很多森林的擁有者放棄得繼續維護自己的山林,放任生長導致優質木材在整個森林非常稀少,幾乎一半體積以上的木材都只能變成生質燃料。

日本原木及木材製品每立方公尺價格推移

原木總額販售低下、機械與人員成本高昂的強況下,森林組合及林業公司,超過一半的主要的收入為來自政府的補助款:機械購入補助、林道整備補助、整地補助、運送補助、環境保護施業補助等等;而收取著大量國家補助、購買高昂機械、皆伐大量山林使山坡光禿禿後,又沒辦法獲得足夠收入弭平支出的情況下,只能申請更多的補助,在近2.30年不斷的循環著。幸運的是申請補助跟發放補助幾乎是好朋友一般的關係,所以在財政真正出現大黑洞前,日本還是可以持續維持這樣的林業方式。

環境友善林業的興起

除了上述林業的方式以外,還有日本民眾自己組織及推廣的林業方式『自伐型林業』(註2)用台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述的話,大致就是『小農式的林業』;在自己的山林裡,以長期永續環境的經營理念為主,利用輕機械、電鋸和發財車,修建林道、砍伐部分立木、以發財車在森林裡運送生產的原木,使立木的的主伐期可以延伸至百年以上,而非林野廳建議的60年的主伐期(註3)。 

由簡單的算數理解的話,假設某位山林擁有者總共持有三十公頃的林地,從事自伐型林業,以一年三公頃的速度進行疏伐,總共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總體的疏伐,而在架設道路後,可在十年後再次進入山裡,砍伐合適的木材,並且置留剩餘的樹木繼續生長。疏伐的數量每次約佔所有樹木總數的20%,砍伐後的樹頂空間,可以讓更多陽光透入樹林之中,使植被成長的更為健康,也有更多的空間長高長壯。同樣是60年的森林,沒經疏伐及持續照顧,在最後砍伐時,其原木直徑大概為12cm26cm的差別。

混和林的林道,可供2000c.c發財車在森林移動。
混和林的作業道,可供汽車在森林移動。

如圖面所示,是德島縣橋本光治先生(註4)自己所持有的山林,這個林道建設約三十年,在歷經歲月及多次豪大雨,林道完好且闊葉樹的自然生長,而有了超過10種以上的樹木。橋本先生的山其主要經濟樹種為檜木及杉,不似一般林業工作者會將除了經濟樹種外的闊葉林全部除掉,他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樹木,在放任的生長下,卻也使他的山有了不同其他人工林的豐富生態。

橋本光治先生與自己森林裡面的兩百年杉木

在台灣全面停止伐木,又台灣自產材內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如何使一般大眾了解林業並非單純的惡與破壞,永續、環境友善與自然共存的林業,是真實存在並且可以實施。並且使台灣林務局的主政單位,可以發現這種小規模林業,或許可以是台灣未來的林業方式,如小農們努力的在台灣各鄉鎮推廣持著與尊重自然的理念經營友善農業一樣,或許台灣森林系的畢業生或者有意從事林業的人士,可以在政府的推廣及協助下,取得自己的森林,以尊重自然的施作方式,嘗試在台灣與森林共生長存。

註1:日本最早的人工林是位於奈良的吉野山區域,可推至1500年的室町時代,其樹齡有兩百年以上。

註2:自伐型林業推進協會網站

註3::日本檜木或者杉,在科學驗證下,樹齡50-60時其樹木的生長蓄積速度最快,隨著樹齡增長逐漸下降。但根據報告指出,台灣製材商可以利用的原木體積百分比,隨著木材橫切直徑增加而不同,直徑18cm至100cm,原木製材的生產率,自45%可以到80%或更高的的利用率。

註4:橋本光治先生自1978年開始從事林業,在祖先承接下的100公頃的森林裡,從事自伐型林業,目前是日本自伐型林業推進協會的導師,學生遍佈各地,由於持續不懈推廣友善環境的持續經營林業,在2016年獲得林業最高的獎章『内閣総理大臣賞』表揚、2018年獲得『旭日単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