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保 • 卡路風
2020-11-12
文/曾怡陵、攝影/黃基峰 圖片提供 / 里仁
隨著排灣族獵人藍保 • 卡路風(Lanpaw Kalijuvung)走進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的Talem文化教室。教室內垂掛著一串串樣貌各異的小米:顏色偏紅似林投果的林投小米、風吹拂時像盪鞦韆的鞦韆小米等。藍保希望透過種子的保留、交換及分享,傳承部落文化。
「老人家說,厲害的獵人一定要先學會務農。」藍保說,當獵人知道山林的四時變化、動物覓尋植物的習性,要狩獵便輕而易舉。以前如果有敵人來到部落,耆老會將種子交給熟悉山林、善於躲藏的獵人保護種子,當戰事結束,他就可以回到部落播下延續生命的種子。
以小米為經緯的部落文化
小米是排灣族傳統飲食的重要食材,依用途使用不同的品種,例如cinavu(吉拿富)和qavai(阿拜)料理會用具有黏性的糯小米;野菜鍋或給老人及小孩的食物,則會使用易消化、較不具黏性的稉小米。
此外,族人的生活年曆也依著小米的生長周期排定,如:開墾祭、播種祭、驅鳥祭、豐收祭等。藍保說:「豐年祭真正的意涵是小米祭。祭儀的時候會謹慎,帶著感恩上蒼和小米神賜予豐收的心情,否則就會變成著重服裝、聲光等外在的嘉年華。」
小米成熟時,第一件事情不是採收,而是取種。土坂部落最年長者身負選種的重任,挑選出4~5把最漂亮的小米,日曬後有些用於留種,有些留至豐年祭繳納給頭目。「留種的小米一定要日曬烘乾保存。而要納貢的會更慎重,因為那代表家族的驕傲和榮譽。」
交換小米種 是部落生活的日常
▲藍保說,在部落很難靠種植小米養活家庭,他在小米束旁標示種植者的名字,希望鼓勵他們繼續種植。
目前,藍保蒐集的12種小米品種,多數來自部落所處的大竹高溪流域。由於排灣族的文化習慣,村裡各家戶彼此幫忙農務,他會在幫忙採收別家小米時採集到不同的品種,「看到喜歡的品種時,高興的程度就像找到遺失的錢包一樣!」此外,他也在其他部落串門子、喝喜酒時交換小米,以豐富土坂部落的品種。有時他帶回外地的小米,耆老竟說得出名字和故事,表示那也是他們原來擁有的小米,因此重拾了失落的品種與文化。
曾有布農族青年想交換藍保的稉小米,藍保大方給出一把,對方卻只取一穗。「布農青年說:怕不成功,壓力很大。我很驚訝,因為排灣族也有相同的概念。但我們會抽兩穗,抱著必死決心來種。」耆老總告訴他,有人要跟他換小米表示欣賞他的小米,是一種榮耀。部落耆老教給他豐富的小米知識,只是他們紛紛離世,文化也跟著流失。
憂心文化流失 積極推動小米耕作
除了懂小米的耆老越來越少,加上台東常有颱風、焚風、田區的鳥害,讓願意種植小米並留種的族人變少了。心急於文化的消失,藍保常鼓勵年輕人種小米,哪怕是盆栽也好。他說許多身處部落的青年對文化的流失沒有危機意識,但離開部落到都市生活的青年就會很認真學習古謠、祭儀和小米文化。
▲Talem旁的種子保留區標示各種小米的名字,除了用於保存品種,也是土坂實驗小學的食農教育場地。
如今,藍保在土坂實驗小學教授農耕及狩獵,透過小米課綱及小米田讓學童熟悉文化。他希望族人都能種植小米,當老人們走到田邊討論種植狀況和故事、幫忙驅趕小鳥,小米的文化自然被延續;而因為每個人都有偏好的品種,自然發展出小米品種的多樣性。他拿起繪有Talem logo的木板,緩緩說起自己的期望:「Talem,在排灣族語的意思是種植。從播種到出穗又變回種子,這個循環就是生生不息。」
◎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 第62期 P10~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