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苗栗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當地觀光休閒產業的主角,撐起每年 18 億的商機。然而草莓嬌生慣養,一向是用藥的「重災戶」,但有機草莓門檻太高,一般農民難以接受,難道草莓只能與農藥為伍嗎?
非也非也!其實慣行草莓也可走上無毒減藥的坦途,無論是育苗時搭遮雨棚,或是採用 IPM 綜合管理,以及改採微生物防治,專家已經研究出不少有效方法,既顧全農友們的健康,又不會犧牲草莓的品質和產量,苗栗地區已經有多位農友親身實證,草莓可以減藥更安心!

幫草莓苗搭遮雨棚,從育苗期根絕病菌
草莓是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分場的重點作物,分場長鐘珮哲指出,全國約有 500 公頃草莓園,若以每分地 5,000 株草莓苗來估算,每年需要 2,530 萬株。國內沒有專業的草莓育苗場,因此育苗者大都是農民。
草莓育苗期長達 6 個月(每年 4 至 9 月),極易受到炭疽病等真菌類疾病危害。由於育苗期間採用噴灌給水的方式,孢子易隨水滴彈濺而傳播,促進潛伏性真菌病的傳播率。過去農民慣用待克利或凡殺克絕等藥劑,且平均每三天就用藥一次,不只成本可觀,且有害健康。
苗改場經過多年研究,認為草莓苗需改變過往露天育苗、噴灌給水的模式,才能減少雨水或噴灌水噴濺病原菌孢子之機會。鐘珮哲表示,除了將育苗改在遮雨設施內進行外,同時使用滴帶單株給水,這樣即便有數棵植株罹病,病菌也不會顯著擴散。
農友范雲達去年改用苗改場建議的給水方式,並且幫草莓苗蓋了遮雨棚,成效著實驚人。「實在差太多了,我的農藥用量大概只剩下五分之一而已。」范雲達說,育苗期沒有收入,任何成本的儉省都很重要。新的方式除了讓他省四、五萬元的農藥成本外,連育成率都拉高了。「以前用一堆農藥行的推薦用藥,還是有三成左右的苗會死掉,現在有九成的草莓苗都健健康康,實在差太多了。」他連聲稱讚。
.jpg)
IPM 農藥減量,草莓產量品質不減
有了健康的莓苗還不夠,草莓開花結果還是會招來蟲害。病蟲害整合管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是利用生物資材、天敵、物理等綜合性方法,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苗改場協助草莓農民瞭解田間的病蟲害後,引進適當的防治資材來除蟲或驅趕動物,避免田間損失。
農友張國雄是大湖草莓園的第二代,過去為了種出又大又甜的草莓,農藥「不惜重本、用藥用到自己都會怕」。在老婆的支持下,他將草莓園移至苗栗市,利用苦楝油、甲殼素等資材製造昆蟲不喜歡的環境,希望減農藥換健康。剛離開大湖時,許多農友都在等著看笑話,他們不相信草莓可以無毒栽培,認為他種出來的果實一定又小又酸難入口。
然而嘗試無農藥栽培至今四年,張國雄的草莓產量雖不如慣行草莓多,但因為果大味美,吸引許多追求無毒草莓的消費者,單價得以拉高,再加上去年開始採用 IPM 防治,產量增加不少,目前的收入完全不輸慣行,但卻換得身體和環境的健康。
張國雄的草莓園內有許多有趣的「道具」,各有各的攻克對象。園區四周樹立著亮橘色的驅鳥器,不時發出猛禽叫聲、鞭炮和犬吠等聲響,驚嚇覬覦果香的白頭翁和麻雀。田間還插了一根根像柺杖糖的東西,原來是防治薊馬的警戒費洛蒙,其氣味會使受警告的昆蟲感到緊張,產生減少取食或抑制產卵的效果。彎腰在草莓植株間仔細尋找,還可以看到草蛉、瓢蟲,牠們是紅蜘蛛和蚜蟲的天敵,以蟲制蟲最是省工。

「因為草莓不能等,紅了就得採,以前常常無法等到農藥半衰期,採草莓採得不安心,」張國雄說,現在農藥少了三分之二,幾乎只剩育苗期會用藥。種出來的草莓又大又好吃,每每看到小朋友採果後迫不及待塞入口中的模樣,他更加肯定自己的選擇。
枯草桿菌抗病力強,頭好壯壯又多產
農民吳聲寶的草莓園可以玩捉迷藏,因為草莓植株健碩、葉片茂密,小孩彎腰採草莓就被遮掩了身影。
身為大湖草莓界的老前輩,吳聲寶半生心血都花在草莓這嬌貴的作物上,幾年前誤用有問題的莓苗,差點血本無歸,還好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曾德賜適時出手,引進微生物製劑,從此果園內不但蟲蟎少、產季長,而且產量多、品質高,去年開放觀光採果後,九成九的客人今年都再來訪。
「寶哥的草莓甜酸合宜,果肉扎實不空心,而且不會咬舌頭,我甚至敢讓孩子們採了就直接吃。」從台北來的林太太看著孩子專心採果,滿心歡喜。

曾德賜輔導農友使用的秘密武器,就是「枯草桿菌功能性營養配方」。他發現枯草桿菌存在的地方長不出病原菌,因而研究枯草桿菌在農業的運用。除了篩選出強壯的枯草桿菌外,他還用不同的養料,如魚粉、黃豆粉、黑糖等來養菌,益菌將養料分解轉化後,作物更容易吸收,而益菌生成的代謝物質,也有抗病菌和促進植物生長的效果。
這就是吳聲寶的草莓比鄰園更茂密的原因,而且花開得多,果實數多量大。曾德賜說,葉片厚實,因此昆蟲不愛吃,加上葉片行光合作用,是果實的養分來源,「就像家裡很多人賺錢,就不怕子孫多。」他這樣比喻。
吳聲寶說,原本他的草莓都是交給大盤,但因為大豐收,盛產時每天都從凌晨四點開始採收,一直忙到晚上點頭燈都還採不完,實在忙不過來,去年才開放觀光採果,讓消費者「幫工」。
今年因為天氣異常,許多草莓園都沒有收成,他卻在十二月就已經回本,「今年農曆年應該沒辦法好好過了,草莓根本採不完。」吳聲寶狀似抱怨,其實滿心歡喜。

搭配木黴菌效果更好,不用除草劑為土地保溫
農友林春福也是枯草桿菌的受惠者,他說草莓得病後就很難防治,枯草桿菌的功效是「事前預防」,若再搭配木黴菌,效果更好。此外,他在園中放置果蠅黏板,液態肥則是自己發酵的,都是有益環境的作為。「因為雜草有保持恆溫的作用」,所以他也不用除草劑。
作為農夫,養土、養菌是林春福的日常,「有機無法複製,每塊田的風土都不一樣。」因為照顧草莓跟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阿福哥草莓園已經培養出一群忠實的客人。有回跟老客人提到想要申請農藥殘留檢驗的事,客人直言他們信任的是阿福哥的專業,才不需要政府的一紙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