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函育
Montado一詞,對於關注里山倡議和林下經濟的人而言,也許並不陌生。它源自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則稱為dehesa,指的是地中海西南區伊比利半島盛行的傳統混農林牧業或多功能林地,其類型、物產與經營樣態,可隨地理位置、海拔、人為及文化活動加以調整,因此,如何結合科學方法研究各模式的利弊得失,找到促進農村經濟和生物多樣性的最佳經營作法,持續引發各界關注。
不過,較少人知道的是,葡萄牙的軟木產量和出口量雖位居全球第一,但這樣的多元林木生產系統,其實正經歷產業蕭條和市場競爭的嚴峻挑戰。下文將介紹Montado計畫的經驗,如何藉著氣候調適來緩解產業蕭條的難題。
面對極端氣候、市場競爭、人口老化的多重夾擊,農村該如何自處?
Montado和dehesa等混林農牧系統,主要物種為櫟樹、橡木、櫟樹等軟木,提供木材、蘑菇、牧草、蜂蜜,且可利用橡子等林木果實做為畜牧飼料,並利用森林水平及垂直空間,經營牛豬放牧、蕈菇採集、牧草種植、旅遊觀光等產業。
受到二戰以降「小麥運動」與戰後歐盟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的糧食補貼方針影響,以林業為主的Montado,在鼓勵生產效率和提升農村經濟的氛圍下,難敵二三級產業報酬,不僅大面積轉作農牧地及其他用途,林業及其餘農牧經營方式,也陸續改採現代化、單一化管理技術。繼續施行Montado的區域,則幾乎成了貧窮的代名詞。
隨著歐盟成立,跨國人口移動變得容易,鄉村人口外流及老化、產業型態改變等難題,更讓衰退的Montado和轉作單一農林牧的土地,演變成荒漠化或荒廢棄置的普遍現象。以中小型農牧場為主的鄉村,受限於經濟規模和資本額,一旦面臨環境和市場變動,往往得承受較嚴重的衝擊與損失。不少中小型農場寧可棄置土地,也不願多作多賠。鄉村產業嚴重衰退所衍生的社會與人口問題,同樣是伊比利半島鄉村的日常,並非日本或台灣獨有的現象。
在Montado衰退的背後,不只劇烈改變了地中海的地景與動植物棲地,威脅著棲息於林地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如伊比利猞猁、西班牙王鷹的族群延續,也大幅重塑了居民與鄉村產業、地方社會的關係,更意味著,由Montado這項古老經濟活動,經年累月積纂的環境知識和作為,正日復一日地隨面積削減而難以為繼。許多歐盟及相關生態專家,都相當關切如何維繫Montado活動及面積,並調解鄉村生計和生態保育的需求。

(引自 L1試點Montado整合管理系統示範計畫p.6)
氣候變遷是危機還是轉機?氣候區的共感連結
意外的是,氣候變遷為Montado的推廣帶來一絲新的可能。不少農民觀察到,現代單一化林種、畜牧及農產的經營管理,在遭遇難以捉摸的熱浪、森林火災、極端降水、植物病蟲害時,既有的經驗法則不但不堪回應,也讓風險難以分散而損失慘重;反而是傳統Montado配置的農場,有機會透過多樣利用和管理調整,分散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將損失儘可能控制在可負擔的範圍內。
此外,同一氣候帶的地區氣候影響差異,也激起農民的氣候調適警覺和嘗試恢復Montado的意願。有些葡萄牙農民注意到,西班牙混農林牧系統的受災情形,因地理位置更受西風強弱影響,比起葡萄牙農業所遭遇到的氣候難題更早發生、現象更極端,且衝擊更為嚴重。
及早預防走上西班牙鄉村同樣境地的危機感,促成了與在地農場合作的契機。不過,提案與執行的葡萄牙在地非政府組織Mértola襲產保護協會(Associação de Defesa do Património de Mértola, ADPM),並未就此將調適計畫框限在特定的國界或農業技術;相反地,則是連結同一氣候帶的西班牙與葡萄牙鄉村,一齊恢復Montado,並將其帶向區域永續發展願景的視野。
緊接而來的問題是:怎麼有效地增加環境保育效益、改變行之有年的現代化農業管理方式,並在逐漸回復Montado管理方式與面積的同時,亦能兼顧農場生計與區域社會經濟需求,並長期達到建構氣候調適能力的目標?
當傳統知識遇上監測科學:氣候情境調適工作坊的引入
儘管農民已意識到恢復傳統農法的重要性,卻苦於不知從何著手,又擔心自力摸索耗費漫長時間與龐大成本。因此,Montado調適計畫的當務之急,是先了解氣候變遷究竟帶來什麼影響與衝擊。
在環境科學、環境監測專家與技術的支持下,ADPM從葡萄牙與西班牙兩地仍保有部分Montado的地區中,挑出12個中小型農場試點,調查各試點的氣候與極端情境、位置、溫度、降水與水文、土壤與微生物、生態多樣性等,並訪談農場的歷史、作物、氣候影響及生計狀況等,進行氣候變遷的脆弱度分析、基礎報告及長期監測與推估,衡量農場配置與作物選擇需要哪些調整。

(引自Montado L12試點調適計畫報告書p.64)
其次,重新規劃農場配置及作物計畫的核心精神,並非限縮於調適試驗的成果,而是能讓氣候調適能力根植於一線從業者及促成調適社群。因此,規劃並非執行團隊或專家的後台工作,而是多方徵詢及各種長短期需求的權衡及協調過程,亦是促成專家與農民、地區居民交流的關鍵環節。有賴執行團隊與專家的陪伴及有意識的流程設計,引導農民參與在此過程,將自身氣候影響觀察及需求轉化成具調適意義的整合性土地利用計畫(Integrated Land Use systems, ILU)。
借鏡合作夥伴林務團體(Forestry Service Group, FSG)在LIFE減碳計畫(Operation CO2)的小型農牧場土地利用系統(Land+ system)試驗成果,Montado調適更進一步導入氣候情境與調適路徑工作坊(Scenario Workshop & Adaptation Pathways, SWAP)的行動策略。在SWAP專家的協助下,先將脆弱性指標與環境基礎報告,製作成氣候情境、作物特性與市場研究、農場需求等三階段的遊戲卡,再設計出工作坊前導的培訓課程,藉著兩次遊戲卡工作坊,引導農民回顧自身觀察、釐清氣候影響與目標價值、擬定調適方案與管理計畫。最後,年度監測與調整所選的調適方案。

(改繪自Montado L12試點調適計畫報告書p.7)
其中,氣候情境工作坊運用「空間劇本」,引導農場經營者回憶關鍵的生活場景、目前的氣候情境及發展課題,並思考未來50年的願景。調適路徑工作坊則本於前者,在明確的調適目標下,藉由遊戲卡操作,引導利害關係人模擬氣候情境與設定調適的短中長期計畫。
遊戲卡工作坊的流程有四:一,了解氣候模型及土地利用的氣候選擇;二,目標設定,共分為經濟、社會、環境等三項,合計100%,對獲利、工作機會提供、生態多樣性和成本各有不同影響,農場主可循需求進行模擬概算;三,對應目標的功能及物種選擇,包括農林牧產品及生態服務,以擬定作物與畜產的管理計畫;四,在Google Earth的地圖上,建立農場範圍、土壤特性、坡度等基本底圖資訊,將前述調適方案(Adaptation Measures, AMs)繪製成疊圖,持續追蹤與分析農場內各區調適計畫的效益。

(引自Montado調適L12試點計畫報告書p.68)
此外,傳統知識與環境監測藉由工作坊來回碰撞的初步成果,也搭建起交流互動與教育參訪的基礎,讓試點之間與LIFE計畫之間的研討,融入在地中小學的環境教育課程與農林專科學校的參訪實習等工作過程,得以化身農林牧業的氣候調適措施與知識,邀請其他農場及更多公眾投入,形成支持Montado理念與商品產銷的氣候調適社群。
Montado的啟示:吸引中介團體實踐跨區域調適方法的氣候治理策略
氣候變遷的影響及衝擊,與氣候帶息息相關,但過去以國家為預算補助分配的原則,較難直面跨區域議題,經常出現資源重複投放,行動又難以同調的情形。Montado的經驗,呈顯了地中海國家面對區域結構轉型,運用LIFE計畫放寬補助對象所帶來的一種可能:利用多年期補助計畫,支持中小型非政府組織試驗跨區調適方法,並透過後續推動Montado/Dehesa市集與產品團體認證等軟性途徑,引起鄰近農場重視、加入並思考氣候治理與區域發展的下一步。
從提案階段的試點諮詢、前期調查階段的訪談、規劃調適的培訓與工作坊,到長期監測管理的回報機制,入選2015年LIFE最高評價的Montado調適計畫,確實指引了一條在每個環節都嘗試深化在地參與、肯認農民環境知識及持續向外滾動的可行路徑,亦提醒了農場試驗原型需與長期本土研究彼此相輔相成、交叉檢驗,乃至重思基本認知框架的重要性。例如,有學者提醒土地利用比例的關鍵作用,應避免為求經濟效益,偏重集約放牧而帶來地力、碳排量與生態多樣性的反效果 ;此外,則應看到多樣性與近年永續價值盛行的關聯,以免一味追求多樣性而偏廢生態模式的長期觀察研究。

圖5 Montado調適計畫透過多次的工作坊討論,讓調適方案融入農民的環境知識與與專家的科學判斷。
(引自Montado L12試點放牧調適計畫附錄p.16)
整體而言,4-5年期的LIFE補助,確實打開氣候治理的多元可能,但Montado提醒了期待從傳統地方知識中,覓得當代發展與氣候衝擊之出路者,必須更加務實地看到:一,氣候調適實為綜合尺度的區域再造,有賴中間組織引導參與和轉譯的實作能力,也需要政策與各界資源的銜接;二,氣候治理是多目標需求的資源分配場域,涉及整體長期政策資源分配的結構性引導力量,需重視政策議程排序的參與程序、比例原則及公益性,但也應避免陷入補助的迷思,朝向鼓勵發展補助以外的長程經濟方案;三,更根本的,還是反思及不斷調整人類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