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中鳳梨受阻,農委會欲開拓新市場,如日本、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汶萊。馬新汶三國位於東南亞,鄰近菲律賓、泰國及印尼等鳳梨大國,當地人買到的鳳梨滋味較酸,通常用於料理、甜點居多。農委會及馬來西亞籍華人認為,台灣鳳梨滋味甜,在當地市場相當具有潛力。
長年經營水果外銷東南亞的業者認為,東南亞鳳梨市場競爭激烈,台灣鳳梨因關稅及運費而價格居高不下,只能鎖定高端消費市場、推出更精緻的鳳梨商品,此外,政府也必須帶頭協助業者去當地行銷,才能讓客戶更認識台灣鳳梨。而業者也擔心,鳳梨今年因為銷中受阻而想轉單到東南亞,萬一明年中國恢復輸入,恐無人再惦記東南亞市場。
.jpg)
銷中鳳梨受阻,農委會預計轉單到東南亞
為因應鳳梨銷中受阻,農委會拓展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外銷目標為 3 萬公噸。目前已知今年銷日鳳梨可達 5 千公噸,5 月首航的輸澳鳳梨數量未定,農委會國際處處長林家榮表示,除了日澳,東南亞也是台灣鳳梨輸出市場,今年預計會銷往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
據統計,台灣去年(2020)共外銷生鮮鳳梨到新加坡421公噸,但是外銷至馬來西亞的生鮮鳳梨過去三十年,年平均都不到10公噸,最高紀錄是1974年的30公噸,汶萊的出口最高紀錄則是2013年的2公噸。今年農委會預計要外銷多少鳳梨到馬、汶、新三國?林家榮表示,目前仍在洽談。
東南亞佔全球鳳梨總產量2成,為何鎖定此處出口?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統計,位於東南亞的菲律賓、泰國及印尼在2019年所產鳳梨佔全球產量的21.9%,比起台灣鳳梨,菲泰及印尼的鳳梨不僅數量多、對馬汶新三國的距離更近,為何要選擇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
林家榮表示,東南亞所產鳳梨與台灣鳳梨品種不同,過去經驗來看,當地的人只要吃到台灣鳳梨,評價都很好,對於開拓馬汶新三國市場相當有信心。
林說明,新加坡華人多,語言、文化及飲食習慣都跟台灣人相近,過去水果銷售都有不錯的成績,今年相當有信心銷售到新加坡會成長。
馬汶新年吃 30 萬噸鳳梨,台灣價格高
馬汶新三國情況不同,馬來西亞及汶萊都有種鳳梨、亦有進口鳳梨,馬來西亞鳳梨有出口,新加坡鳳梨則完全仰賴進口。據FAO統計,2019年馬來西亞鳳梨產量為 29 萬 9912 公噸、進口量為 2788 公噸、出口量為 1 萬 7852 公噸;汶萊鳳梨產量為 1207 公噸、進口量為 1622 公噸;新加坡鳳梨進口量為 2 萬 1160 公噸。
2019年馬汶新三國的進口鳳梨價格分別為每公斤0.43、0.8、0.4美元,相較於同年度台灣生鮮鳳梨平均出口價格1.27美元,台灣生鮮鳳梨價格高出許多。
馬國鳳梨酸、適合入菜,馬國人認為台灣鳳梨甜又好吃
馬汶新三國的鳳梨是什麼滋味?又怎麼吃鳳梨?來自馬來西亞的周子琳表示,馬來西亞超市及傳統市場都能買到鳳梨,有的鳳梨是國產,有的則來自泰國,「很難買到甜的鳳梨。」她表示,沙巴神山附近產出鳳梨較甜,但量不多,僅夠當地人吃,其他地方所產鳳梨都較酸,有時候會買到乾、沒什麼汁的鳳梨。
「我們也會直接吃,但比較常入菜。」周子琳說明,由於滋味甜的鳳梨難買,大部分鳳梨買回來後會入菜或製作甜點,例如:鳳梨炒飯,鳳梨酥,夏威夷披薩。她介紹,知名的水果雜燴「囉惹」,便是將芭樂,鳳梨,蓮霧,青芒果切塊後,加辣椒,糖,蝦膏和芝麻拌開來吃,有的人還會拌辣椒粉及鹽巴,「這樣可以掩蓋鳳梨的酸味。」
周子琳表示,在馬來西亞生活多年,並沒有看過台灣鳳梨,來台唸書後才吃到台灣鳳梨,「台灣鳳梨很甜,甜的水果在馬來西亞應該會很受歡迎。」她認為,台灣鳳梨在馬來西亞很有市場潛力。
.jpg)
關稅及運費墊高成本,台灣鳳梨難有價格優勢
相對於農委會及馬國人的正面,貿易業者對於鳳梨輸往東南亞則持保守態度。從事蔬果貿易30多年的業者吳先生表示,本身銷售品項有茂谷柑、蓮霧、芒果及荔枝,東南亞有不少華僑,而當地華人也會在春節前採購柑橘禮盒,「對橘子的偏好是華人文化,不過鳳梨的食用就不分華人及當地人。」而鳳梨市場的競爭關鍵在於價格。
吳先生並不看好台灣鳳梨在東南亞能開拓市場,他表示,目前僅有馬來西亞、汶萊及新加坡准許台灣鳳梨輸入,但馬來西亞的鳳梨產量也不容小覷,此外汶萊及新加坡的進口鳳梨也多來自馬來西亞及菲律賓,「菲律賓跟馬來西亞的距離近、運輸時間更短,而且便宜。」
「差別在關稅和運費。」吳先生指出,台灣並未加入任何區域經濟聯盟,而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均為東南亞國協的一員,成員國彼此間可享關稅優惠,台灣的水果成本因關稅而被墊高,此外,去年的Covid-19疫情延燒,使得今年運費價格上揚,往年40呎貨櫃是每櫃500至600美元,現在已經漲到每櫃1900至2100美元。
貿易商:台灣鳳梨僅能鎖定高端市場,建立長期市場不能只靠促銷
「過去有過短暫促銷,都無助於長期市場的建立。」吳先生認為,東南亞的華僑及當地人均會食用鳳梨,東南亞及日本市佔率最高的菲律賓鳳梨(MD2品種),雖沒有台灣鳳梨好吃,但菲律賓鳳梨的價格相當穩定,一整年的價格至多變動 2 至4次,台灣鳳梨的價格則是浮動的。
「想賺錢是人之常情。」吳先生分析,國內鳳梨價格變化極大,若是內銷價格好,貿易業者可能就拿不到鳳梨,這對業者來說相當困擾,不僅供貨不穩定,對客戶的報價的變動性也高。「我們當然想打東南亞市場,但我們也擔心,萬一明年中國又讓台灣鳳梨輸入,那還有鳳梨可以賣東南亞嗎?」
吳說明,新加坡的狀況跟日本市場一樣,是需要長期經營的市場,特別是新加坡四周都是鳳梨產區,進口鳳梨的選擇多、版圖變動速度快,新加坡雖然消費力強,但台灣鳳梨價格高,新加坡人選擇也多,如果沒有和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鳳梨做出區隔,台灣鳳梨也只能做單次低價促銷。
居新台人:支持台灣水果從不管價錢,但越買越灰心
住在新加坡的台灣人蔡先生表示,新加坡超市上的台灣鳳梨每顆約5、6新幣以上(折合新台幣約140元以上),若無促銷,常態價格是泰國、菲律賓鳳梨的兩倍以上。而近年從台灣出口到新加坡的鳳梨,買到的品質都不是很優,遇過2次果心褐變狀況,即便標示產地為台灣,買到壞掉的比例約三成以上。
「我們當地台灣人一開始都不管價錢,看到台灣水果就會去支持,但買多了反而很失望。」蔡先生表示,曾致電回台灣的高雄農改場詢問,得到的答案是「儲運到上架的溫度控制沒有做好」。
蔡先生表示,這幾年觀察下來,超市內的鳳梨幾乎都是常溫儲放,後來當地台灣人都學聰明了,「台灣鳳梨在超市鋪貨的時候,馬上去買,果品就不錯。」但若晚了三四天去買,鳳梨出現黑心機率就會增加。
蔡先生表示,去年疫情使得很多台灣水果銷中不順,有的轉售來新加坡,以台灣最大宗的金鑽鳳梨來說,當地台灣人願意買,但新加坡人可能只是嚐鮮,「要打開市場,品質控管還是要做好啊!」

吳先生認為,要打開東南亞市場必須鎖定當地高端的消費族群,而要攻入這些客群,推出的鳳梨商品要更精緻,整體儲運技術也要加強,此外,政府也應帶頭到東南亞做行銷,「現在只有住在當地的台灣人會吃,要讓在地客群真正認識台灣鳳梨。」
台灣鳳梨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