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氣流帶來強降雨,降雨集中在中南部,雲林縣截至昨日總計農損2467萬元,受害作物包含花生、西瓜、玉米、地瓜、洋香瓜、香瓜、小黃瓜,甚至連禽場都遭殃。嘉義縣、彰化縣也都有災情傳出,嘉義縣新港、民雄、大林、水上、太保的葉菜及瓜果也泡湯;彰化縣二林的紅龍果正值花期,豪雨將許多花打落在地。
不只露天的農田淹水,溫室也進水,雲林縣青農聯誼會副會長陳炳州表示,正在採收的小黃瓜幾乎全部報廢,每分地種植成本3萬元無法回收,收入也泡湯。大雨轟炸,農民睡不安穩,半夜聽到雨聲就起床去田間想辦法抽水,但無奈有的農田旁的水溝淤塞,排水速度跟不上降雨速度,嘉義縣青農聯誼會前任會長陳育旗表示,人無法控制下雨,但可以加強排水,農水署應加強排水系統的清淤,才不會每逢下雨就淹水。
1.jpg)
雲林縣各類作物災情慘重,農田溫室均成汪洋
農產大縣—雲林縣農業處長吳芳銘表示,已通報災損最多為落花生受損面積490公頃、受害程度10%、受損金額466萬餘元;西瓜受損面積66.6公頃、受害程度11%、受損金額117萬餘元;食用玉米受損面積128公頃、受害程度8%、受損金額102萬餘元;甘藷受損面積44公頃、受害程度10%、受損金額53萬餘元,以及洋香瓜、香瓜等,總計農作物農損857萬元。
除了作物,養禽場災損約872萬元,目前仍有雞淹水和漫流地區,元長鄉養禽場損失計有色肉雞5千隻(金額約15萬元);以及水林鄉番鴨場通報災情,因積水未退,待水退後前往勘查,估計死亡數量約1,500隻。
雲林縣青農聯誼會會長陳鳳義表示,各區農民傳來的照片可看到農田和溫室都是滿水位,無論是西瓜田還是溫室菜園都是一片汪洋。住在元長的陳炳州走進4分大的小黃瓜溫室,約一半面積都積水,高度到人的小腿肚,「溫室本就有擋水板,我本來在溫室外挖了2口陰井,平時可以排水,但這次強降雨反而嚴重倒灌,積水在溫室內,排都排不掉。」
陳炳州表示,最近連日豪雨無法讓農民安眠,好幾次半夜三點聽到雨聲,農民就驚醒,穿上雨衣奔至田間想辦法抽水。想到這一波大雨可能還要下一個多禮拜,陳炳州更是頭皮發麻,「今天下雨,就算明天大太陽,菜一樣爛給你看,要採收的小黃瓜遇到下雨,等於是前面心血都泡湯。」他說明,小黃瓜一分地成本約 3萬元,採收期時一天收入至少 1 萬元,連續下一週,自己至少損失20萬起跳。
.jpg)
紅龍果花被雨打落,農民夜不能寐,聽到雨聲就去田間抽水
彰化縣農業處農務科長黃松欽表示,目前尚無通報重大災害,但相當擔心天數拉長就會出現災情,特別是紅龍果。彰化縣二林鎮為全台火龍果最大產區,二林鎮紅龍果產銷班第19班班長莊木期表示,六月時的降雨已打落紅龍果花一次,這一波強降雨又來,一年紅龍果可收10期,2次強降雨直接讓農民損失2期,「等於是今年紅龍果直接減產2成以上!」
莊木期表示,紅龍果枝條雖然離地面有一段距離,但田間積水也會傷害根部、造成病害,現在每天都在提醒農民保護花,要拿杯子套在已授粉的花上,每天都要去更換,因為花需要透氣,「但杯子仍有可能會被風吹落。」不過保護花只能減少損失,莊木期表示,有套杯子的花會結果,但果實會變小,還是會減少約3成產量,「沒保護花的話,就是完全不用收。」,等於每分地至少損失3萬元。
不只紅龍果,其他作物亦有受害,彰化溪州青農聯誼會會長林有信表示,現在正是包心白菜、苦瓜、胡瓜的產季,連續下了一週多的大雨,很多農民都相當難受,許多包心白菜的農民都是半夜三四點跑到田裡想辦法抽水,中間回家睡一下,八九點又跑去巡田。
林有信的瓜棚也遭殃,一甲多網室內的苦瓜、大黃瓜、小黃瓜都是苦主,「剛種下去的作物遇到這麼多雨,植株會有病害、根系受損,要採收的收入全無。」粗估損失至少40萬起跳,「真的很怕繼續下雨,我們這裡的農民都很擔心。」
豪雨是天災,農田水路應加強排水系統因應
目前降雨稍緩,部分地區積水已退,陳炳州、嘉義縣青農聯誼會前任會長陳育旗均表示,豪雨是天災,排水是人可以做的,但問題是許多農田旁的水路都長年淤塞,「仔細看這些農田旁邊的水溝,底下滿滿的淤泥,一旦遇到強降雨,排不掉就會淹水啊!」
陳育旗指出,現有農田水路都是日治時期設計的,但目前農民耕作作物、設備都和百年前不同,水路更是長年沒有維護,樹倒下、落葉、雜草掉進排水溝內都無人理睬,「久久才清一次,每次清的都是沒有淤塞的那幾條。」屢次向當地農田水利工作站反應都無效,排水溝等不到清理,每逢大雨,農民只能祈禱不要淹到自家的農田。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