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農友搬重物的田間小跟班來囉!電動智能跟隨農地搬運機(以下簡稱電動搬運機)是高雄農改場與民間公司郡野實業耗時2年的研發成果,透過光學雷達及超寬頻感測元件,可自動跟隨在田間工作的農友,幫忙搬運水果或肥料等重物,減輕農友負擔,還能緩解農業缺工問題。
農友只需配戴感應器,電動搬運機就能自動上工,並可隨時切換跟隨、遙控兩種模式。電動搬運機最高載重300公斤,滿載續航力4小時,安靜又不會製造空汙,適合在溫網室、果園或集貨包裝場使用,更符合當前淨零排碳的環保訴求。高改場表示,未來售價將控制在20萬以內,並可望搭配農機補助,目前正在技轉中,將在一年內上市販售。

省力、省工又環保,農友可釋重負
「農民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難再負擔粗重農活」,高雄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潘光月說,既然國外都有自動行李搬運機,應該也發明一台自動搬運機讓農友使用。
電動搬運機是潘光月與郡野實業合作研發的成果,搭載光學雷達及超寬頻感測元件,且配有感應器、感應手環和遙控手把,農友可依不同作業型態與情境,一鍵切換自動跟隨、遙控兩種模式,且雨天也不受影響。
有了這台「小跟班」,讓農友在忙著採收農作的同時,無需再吃力地搬著沈重的塑膠籃移動,既能減輕農民因長期彎腰、搬重物造成的身體負擔,也解決缺工問題。
此外,潘光月表示,電動搬運機以電動馬達驅動,低噪音、無廢氣的優勢,特別適合在溫網室、果園或集貨包裝場內使用,也符合未來低碳農業的發展趨勢。

電動搬運機會自動跟隨,也可以稍微爬坡

載重300公斤,續航力4小時
潘光月指出,電動搬運機的感應距離最遠可達2公尺,農友只需配戴感應器,在光學雷達的搭配下,它不僅不會跟錯人,機身四周的超音波防撞感應器在感測到異物時,會發出警告聲提醒農友,也有機械式開關,可避免電子零件故障時造成的安全疑慮。
這台電動搬運機淨重312公斤,長寬為160×98公分,並以後輪驅動,左右輪各自獨立。潘光月說,目前電動搬運機已在棗子、芭樂、蓮霧和火龍等果園進行過實測,在斜度15度以下,間距4.5公尺以上的平地果園和農地中皆可順暢運作,山區坡度過大或地形崎嶇的環境尚不適合。
至於最高載重為300公斤,滿載續航力為4小時,只要有110V插座的地方就能充電,應可滿足農友在田間的需求與工作時間,未來在系統完備之後,也可按照農友需求客製化不同尺寸。
價格20萬內,可搭農機補助,一年內可量產
市面上現有以汽柴油引擎驅動的搬運機,依不同尺寸大小,售價約落在8-15萬之間。高改場場長戴順發表示,機器售價希望能控制在20萬以內,若再配合農機補助,應可降低農民負擔,提高使用意願。
戴順發說,目前電動搬運機正在與廠商進行技轉,預估一年內可以開始量產,未來農機的維修、保養等售後服務,也將由技轉廠商負責。

獲農會肯定,功能將持續改善升級
「絕對給它正面評價,能為農民解決人力缺乏、老化的問題,值得肯定!」燕巢區農會推廣部主任陳繼安強調,台灣農業人力短缺且高齡化問題嚴重,這台搬運機可以減少人力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但他也表示,這台機器目前較適合在平整農地使用,如果地形凹凸不平、斜度過大或經過水溝,運作上就比較不利索。
目前第一代樣品車仍有可改善與進步的地方,潘光月以輪胎為例指出,未來可改成農機具常見的人字胎和履帶,能適應更多不同的地形條件,未來經農友的實際操作和意見反饋後,也能持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