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馬振瀚)

超級食物藍莓,在台灣也能種得好!兔眼、南高叢藍莓適地種,產量不輸國外

市場上的藍莓大都是進口,台灣也可以種藍莓嗎?答案是肯定的!長期以往,藍莓總被視為是溫帶果樹,但現在已有南高叢藍莓、兔眼藍莓等「低需冷量」的品種,被引進在南投、台中等地栽種,單株藍莓產量也能達到國際平均值。

專家說,只要品種選對,並維持「土壤有機質高、酸性高、保濕與透氣性高」,在台灣種藍莓絕對沒問題,而且國內市場對藍莓這種「超級食物」的接受度也很高,國產藍莓在有機、無農藥栽種的市場上,與進口的價格落差不大,在新鮮度及風味上具相當競爭力。除了商業種植外,也很適合一般民眾在陽台種植,除可採收藍莓還能欣賞風鈴般的花朵,深具園藝價值。

南高叢藍莓相當適合在台灣栽種,產季一到便能結實纍纍(圖片提供/昌佳致)

全球商業栽培藍莓共分五大類 高、低緯度皆有栽種

全球商業栽培主要將藍莓分為北高叢藍莓、南高叢藍莓、兔眼藍莓、矮叢藍莓與半高叢藍莓等五大類,依照低溫需求性的不同,栽種於全球不同緯度地區。矮叢、北高叢與半高叢的需冷時數較高,多分布在40度以上的高緯度地區;南高叢與兔眼需冷時數較低,30度左右的中、低緯度地區都能見到。

長久以來,藍莓一直被當成需要在溫帶地區才能種植的果樹,而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北高叢藍莓,確實也原生於溫帶地區,但台中農改場埔里分場助理研究員昌佳致表示,藍莓屬於杜鵑花科越橘屬,其中有許多品種,在美國溫暖的東南方各州也有發現原生種,經過數十年來的人為馴化和育種,即便是著名的度假勝地佛羅里達州,也都能成為藍莓產區。

南高叢藍莓與兔眼藍莓兩大類,在台灣平地與低海拔地區皆能正常開花結果,昌佳致解說,各地現在已有零星農友開始小面積栽種;北高叢藍莓需要的低溫時間較長,在台灣海拔2000公尺左右山區,有農場少量栽種。

註:半高叢藍莓現有資料較少,故未列出

選對品種,是藍莓生根台灣的關鍵

碩士畢業於台大園藝系的楊士藝,研究對象就是藍莓。他在八卦山台地上,經營著一塊面積近3000坪(一甲)的藍莓園,園內有著二十多個藍莓品種,目前也持續在實驗和選育,希望找出最適合台灣氣候及地理條件的藍莓品系。

「我在台北盆地、後龍海邊和八卦山台地都種過藍莓,全都成功種活」,看著眼前一路跟著他從台北來到南投的兩排藍莓樹,楊士藝說,「藍莓只要選對品種,在台灣一定種得起來!」尤其是南高叢或兔眼的低溫需求較低,需冷量在300至600小時之間,是商業栽種的主流種類中,非常適合台灣的兩類,在他園內的部分藍莓樹,也已達到單株可採收2至5公斤的國際商業平均採收水準。

昌佳致也指出,在台灣的花市或苗圃常見到的「暖地小藍莓」,很可能就是南高叢實生苗的後代,證實了在台灣種植藍莓的可行性,農政單位未來也持續培育適合台灣種植的藍莓品種。

楊士藝身後兩排藍莓樹,陪伴他一路從台北回到家鄉八卦山台地(攝影/馬振瀚)

中興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林宣佑指出,未來若能培育出本地品種的藍莓,將可從根本上解決台灣因低溫稍嫌不足,造成藍莓花期不一的情況,但這需要長時間的投入,目前可以先透過研發適合的催芽技術,讓藍莓在台灣更穩定的開花結果。

由於台灣的檢疫規範與品種權保護的相關規範,台灣現有的藍莓品種,多數都屬於較久以前的美國商業藍莓品種,楊士藝指出,即便如此,現有藍莓仍都保有藍莓獨有的香氣與明顯的酸甜味,未來也能透過育種,持續提升藍莓風味與品質。

兔眼藍莓(圖片提供/楊士藝)

種藍莓的土壤三關鍵:有機質高、酸性高、保濕與透氣性高

野生藍莓最初生長在沼澤周邊或大片針葉林底下,楊士藝解釋,這裡土壤的pH值偏低(酸性),具豐富有機質,環境潮濕但土壤透氣良好,因此若要藍莓長得好,也必須盡可能滿足土壤「高有機質、偏酸性、高保濕與透氣性」的條件。

台灣的土壤雖然多數屬於酸性,但缺少有機質,而且土質較黏、透氣性差,楊士藝指出,不論要以盆栽種植或定植在土壤,精準地掌握土壤情況或進行土壤改良,將是藍莓能落地生根的必經之路。

土壤改良看似工程浩大,但好消息是,藍莓的根系相對其他果樹,不深也不廣,根系多落在深度30公分、寬度30公分以內的範圍,因此需要改良的土壤相對較少。楊士藝目前是以泥炭土(苔)混合粗糠、珍珠石,調整當地紅土的保濕、透氣性。此外,他也正在實驗花生殼、粗糠等農業廢棄物,盡可能取代需使用的進口資材。

「相比把土壤變酸,增加有機質與透氣性會更容易」,林宣佑解釋,藍莓需要pH值4.5至5.5之間的酸性土壤,而台灣酸性土壤偏多,在地理條件上得天獨厚,若能透過將在地農業廢棄物轉換成有機質、肥料,比起將土壤改良為酸性更為有效率。

泥炭土、粗糠與珍珠石是楊士藝用來改良土壤的配方(攝影/馬振瀚)

進口量十年成長616% 消費市場已具成熟度

藍莓在台灣真的有市場嗎?若攤開歷年鮮藍莓的進口數據,2011年進口量約330噸,時隔十年,進口量出現驚人成長,2021年台灣共進口了2,035噸的鮮藍莓,十年成長率高達616%。

這代表國人對藍莓需求量不斷擴大,過去只能在少數歐美系大賣場才能看到,今天在一般超市甚至是傳統市場也都能買到藍莓。楊士藝認為,台灣人對藍莓已十分熟悉,消費市場也有一定成熟度,接下來應該優先思考的是,「如何幫國產藍莓找出自己的定位」。

藍莓因為營養價值極高,獲得「超級食物」或「北美藍寶石」的稱號,根據美國塔夫茲大學的研究指出,藍莓含大量花青素與維他命C、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在改善視力、降血壓、調節血糖和抗氧化上有卓越效果。國人對健康養生的追求,持續擴大市場對藍莓的需求量。

新鮮、風味佳是國產藍莓的最大優勢 有機、無農藥栽種可做出市場區隔

「新鮮、酸甜風味明顯,就是國產藍莓的最大優勢」,楊士藝指出,市面上的進口藍莓,不論是空運或海運來台,吃起來的新鮮度、香氣與酸甜味,絕對不比國產好吃,而且藍莓在進口運輸的過程中,又可能因為碰撞、保存狀況不佳,經常會出現軟爛等品質瑕疵。

歷年來進口藍莓頻繁驗出農藥殘留,楊士藝解釋,藍莓本身不是特別需要大量農藥的作物,但國外商業藍莓園動輒上百公頃,規模十分巨大,必須藉由各類農藥控制作物生長與病蟲害,管理起來才比較容易。台灣若採行有機或友善無農藥的方式栽種,不僅可行性高,更能為國產藍莓做出一定的市場區隔。

若比較有機或無農藥栽種的鮮藍莓價格,自美、加、紐進口的末端銷售價,每百公克約落在125至200元之間,國產藍莓則是125至160元左右。楊士藝與林宣佑皆強調,國產藍莓在有機、無農藥栽種的市場上,與進口的價格落差不大,但新鮮度及風味上具相當競爭力,這是國產藍莓未來可努力的方向。

楊士藝園內三年株齡以上的藍莓樹,產量已達國際水準(圖片提供/楊士藝)

藍莓具產業化潛力 但須先克服缺工、投入成本高等門檻

昌佳致表示,藍莓產業要發展,首先要克服缺工問題。藍莓結果是一整串,但是成熟的時間則有先有後,因此採收上非常耗費時間與人工判斷,在台灣農業普遍缺工的情況下,這勢必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楊士藝也指出,種藍莓初期要先投入成本,第一步要先改良土壤,而且定植後第一年產量少,必須等到第三年,產量才會穩定。這對許多想投入藍莓產業的人而言,會是沉重的負擔。

藍莓結果成串,但成熟時間各異,採收起來非常費時、費力(攝影/馬振瀚)

藍莓兼具觀賞性和採收樂趣 吸引「陽台族」投入栽種

種藍莓就只能等著採果嗎?不!藍莓的花長得猶如迷你風鈴,花期一到,隨風搖曳的模樣可愛吸睛,深具觀賞價值。昌佳致表示,如果以園藝產業的角度來看,藍莓的花可以觀賞,又有果實能採收,很有機會能走出一條路。

「現在越來越多人加入藍莓種植經驗分享的臉書社團」,據楊士藝觀察,大多數人都是以「陽台」作為藍莓的種植地,種植數量也大多在十棵以內。他認為,藍莓相對其他家庭植栽更為新奇,有花可以觀賞也有果能採收,而且藍莓高價又健康,許多人都想在家種上兩、三盆,感覺物超所值。

藍莓花猶如迷你風鈴,可愛又吸睛(攝影/馬振瀚)

藍莓栽種小秘訣:

A. 日照需求:全日照。
B. 給水原則:維持土壤濕潤,土表若摸起來乾乾的再澆水即可。
C. 土壤條件:
土壤PH值需在4.8至5.2之間(可使用酸性泥炭土)。
需使用通氣性高的土壤介質,如松樹皮、椰纖塊、稻殼、花生殼、珍珠石、發泡煉石、火山石等。
因土壤有機質有限,每隔幾年需更新土壤。
D. 換盆時機:若買回來的苗株已滿盆,可先換至7-8寸盆內,待植株穩定後,可再依狀況換成1呎6或2呎盆。
E. 藍莓相關問題可洽詢:台中農改場埔里分場助研究員昌佳致 049-2880084

延伸閱讀:

【作物知識王】系列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