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之後還有四接,爭議依然如火如荼!繼大潭電廠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之後,台電位於基隆外木山的協和電廠也將透過填海造陸方案,在基隆港西側填出 14.5 公頃面積,興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本案將於明(7)日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第四次初審會議。
然而多位民代與環團指出,台電本次提交的方案與原本計畫內容全然不同,填海位置將東移 400 公尺,但台電並未重新進行生態調查、公聽會等環評法規要求的事項,而是逕自以原案交付審查,要求環評會退回台電的四接填海方案。台電則澄清,此次變動是在既有申請開發範圍內做移動,填海範圍更少,已是目前最佳方案。
四接填海方案大變換 仍以舊方案審查 主管機關應退回
立委陳椒華、賴香伶與基隆市議員王醒之、陳薇仲等多位民意代表協同民間環團於今(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電的方案有重大改變,應重做調查再送環評。
陳椒華指出,台電提出基隆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原計畫中填海造陸的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範圍已東移 400 公尺,與當初進行範疇界定的範圍全然不同,既然主要方案全然變更,當初的現地勘驗、公聽會、評估書初稿內容也與現在的方案不一樣,「難道還要繼續嗎?環保署應依法退回」。
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指出,目前台電所提的四接填海方案,具體內容有大規模變動,開發地點也截然不同,開發行為對新地點的生態環境會造成哪些影響,台電應重新進行調查,不該拿變更前的舊案矇混。他強調,台電作為國營事業,更不應該如此不負責任,環評委員應依法律賦予的職權退回,要求重審。
.jpeg)
四接通過將造成天然海岸減損 違背《海岸管理法》規範與精神
陳椒華強調,四接東移之後,預計填海造陸的位置是天然海岸,開發區域也在「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內,她呼籲內政部身為海岸管理的主管機關,應依權責反對台電在天然海岸進行填海造陸工程,落實自然海岸零損失的海岸管理規範。
《海岸管理法》第一條明訂應「確保自然海岸零損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指出,台電四接東移方案所規劃的填海地點,就在白米甕砲台下方的自然海岸,若此計畫通過,基隆將會再損失約 380 公尺的天然海岸,明顯已經抵觸《海岸管理法》規定。
「現在基隆只有和平島、八斗子、外木山是唯一沒有消波塊的三個地方」,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鄭暐指出,目前台電提出的四接東移方案若通過,將會讓基隆僅存 13.91% 的自然海岸,再縮減至 11.87%,對居住在這片海域內的生態與大片珊瑚礁造成直接且巨大的不可逆傷害。

.jpeg)
鄰近有海底火山地熱,應將協和電廠轉型為再生能源電廠
蔡雅瀅指出,天然氣仍屬高碳排化石能源,且台灣 97% 的天然氣仰賴進口,不僅價格與供應安全易受國際局勢影響,當前我國的能源政策依然高度向化石燃料傾斜,大量興建天然氣接受站,不能說是能源轉型。
她進一步表示,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李昭興曾指出,協和電廠鄰近的新瀨海底火山具有地熱潛能,政府應趁此機會考量,將協和電廠直接轉型為再生能源電廠,而非繼續擁抱化石能源,「這也才是真正重視能源的國家安全」。
野薑花公民協會常務理事陳雪梨亦指出,四接預計的天然氣儲氣量僅有全國總儲氣量的 4 到 5%,且隨著更多天然氣接收站與儲氣設施的興建,占比更會持續降低,是否真的有此必要在此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台電需再審慎思考評估。
基隆市議員暨護海公投領銜人王醒之強調,基隆近百年來已經承受火力發電廠造成的環境污染,協和電廠一年總發電量約53 億度,但全市用電量加總卻只有 14 億度,市民承接了「北電南送」遺留的環境成本與衝擊,他希望協和電廠能轉型為再生能源的低污染發電廠。
.jpeg)
四接方案恐使基隆港滅港 基隆市的發展岌岌可危
四接方案錯誤選址,將直接造成基隆港的「滅港危機」,基隆市船務公會前理事長曹育民指出,協和電廠位在基隆港外港西側,若方案通過,不僅直接掐住基隆港的咽喉,且液化天然氣運輸船(LNG 船)這類危險運輸船舶也將與原有各類商船、旅客郵輪和貨輪共用同一航道,為保持港口安全所增加的諸多安全限制,也將對基隆港的運作造成極大的影響,會是壓倒基隆港的最後一根稻草。
基隆市議員暨基隆市長參選人陳薇仲強調,台電四接方案的錯誤選址和填海造陸作法,不僅未把航港界的意見納入,此方案若通過,更將造成周邊漁業資源的毀滅,讓基隆港從此成為死水一灘,基隆市的發展也將一落千丈,如此不負責任的國家政策,環保署不應利用線上會議協助台電闖關、替台電護航,而這次環評會更應該要嚴謹審查,要求台電重新按部就班把調查做好。
王醒之也呼籲,基隆市與基隆港是「唇齒相依」,基隆市政府應站在地方父母官的立場,拒絕第四接收站的興建。他強調,基隆市政府兩年前「原則同意」台電在海岸保育區內進行開發,現在也應有權利做出「原則不同意」的表態,不應再以「地方政府無權置喙中央政策」的理由來推卸責任。
台電:並未拿舊資料充數,新方案填海更少
「台電是在既有申請開發範圍內做移動,填海範圍更少,並沒有拿舊方案資料審供環評會審查」,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本次興建四接已和基隆市政府、港務公司、船舶公會等單位密集溝通,也配合基隆市政府的港市規劃進行,台電並非外界所說,「只顧開發,不負責任的公司」。
對於環團提到,四接儲氣量佔比低,沒有興建必要的說法,吳進忠指出,目前在協和電廠範圍內興建儲氣槽,是要提供未來新機組使用,也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他解釋,若要從其他地方牽天然氣管到協和電廠,走陸路會需要經過雙北人口密集區,安全疑慮等問題會更多,走海路則會造成海洋環境更大的破壞,他也進一步說明,未來四接完成後,外堤防以內區域的風浪會變小,更可提供珊瑚在此區域內生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