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樂手、馴獸師到模範漁民,徐嘉隆溫室養蝦打出一片天,晶瑩藍寶石蝦完全不用藥

一位醉心於音樂、曾想以此為業的管樂樂手,竟大膽選擇踏入自己毫無半點經驗的養殖漁業,而且在不到15年的時間裡,接連榮獲百大青農與全國模範漁民的榮耀,這個人就是一夫水產的創辦人徐嘉隆。

從投入養殖業之初,徐嘉隆就選擇石斑、草蝦等具一定技術門檻的物種飼養,並建置高成本的溫室循環水養殖系統專攻養蝦,不只蝦子從未生病也未曾用過藥,水產的銷售也不走傳統盤商收購的老路,而是偕同夥伴勇闖網路電商戰場,以一夫當關之勢,打出萬夫莫敵的一片天。

經歷三個多月的養殖歷程後,徐嘉隆的藍寶石草蝦準時在9月底開始收成(攝影/馬振瀚)

從低音號樂手、海豹馴獸師到養殖達人

走在魚塭毗連成片的學甲鄉間,這裡是全國水產養殖重鎮,但就在魚塭的平坦地景間,忽有幾棟溫室映入眼簾,這裡是百大青農徐嘉隆的溫室循環水養蝦場,以草蝦和白蝦養殖為主,並甫榮獲全國模範漁民的肯定。

徐嘉隆投入水產養殖至今十二、三年,大學讀的是營養保健,參與管樂團演奏低音號的資歷,更遠超過他養魚養蝦的時間,過去一度想朝音樂領域進修,並以自己鍾愛的音樂維生。回想自己當初決定把音樂從人生的第一順位向後移的過程,他說,自己並非頂尖,要在音樂界打滾,沒有優勢,且音樂圈也已相對飽和,但要改變人生方向,還是迷惘了好一段時間。

因為從小就對海洋動物有興趣,徐嘉隆打消以音樂為業的念頭後,便朝這個方向找工作,當時他對工作地點也不設限,只要有適合的就願意嘗試。他笑說,「最想去的地方是屏東的海生館」,後來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花蓮海洋公園擔任海豹馴獸師。

經過不斷摸索,最後選擇回到故鄉台南,在不同的水產養殖場當學徒、做義工,並在四草的戶外魚塭,以石斑、鱸魚開啟自己的養殖人生。

一夫水產採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蝦體猶如藍寶石般,透出晶瑩藍光(攝影/馬振瀚)

重新進修養殖專業 以管樂老師之名自創品牌

身為漁一代的徐嘉隆,有關養殖的一切,全是從零開始摸索。「投入養殖之後,發現身邊年紀更輕或相關專業出身的養殖戶,懂的東西比自己多太多」,這讓他萌生進修的念頭。

全台養殖漁業相關系所,北至基隆海大,南到屏東科大,他逐一篩選符合自身需求的專業,最後進到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就讀,這也是他選擇使用「溫室循環水養殖系統」的關鍵契機。

海科所畢業後,徐嘉隆於2015年以管樂團老師陳一夫之名,創立自有品牌「一夫水產」,並從四草來到學甲,將一塊面積約四公頃大的閒置休閒農場,一步一腳印地改造成現在的溫室循環水養殖場,包含溫室、水泥養殖池的所有規劃工作,全由他與太太陳柔吟自行摸索設計。

餵蝦是徐嘉隆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攝影/馬振瀚)

建置循環水系統,六年不用換水

「溫室循環水養殖」雖然能提高養殖環境的風險控制、增加收成率與收入、節省水資源,但因為成本比傳統土池魚塭高,台灣仍少有人嘗試。

徐嘉隆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模式,一方面是源自學校所學,「當時在學校實驗室,老師就有一些小的循環水系統模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養殖用的海水多是耗資購入,每當收成後會需要將舊的養殖水排掉,此時就必須眼睜睜的看著這些錢「放水流」,既浪費又不環保。

養殖海水在徐嘉隆設計的循環水系統中,分別會經過養殖池、污水池、小水庫和消毒殺菌等階段。污水從養殖池排出後,會來到與小水庫比鄰的污水池,這兩者皆是露天土池的型態,中間僅由一道低矮的土堤相隔。

他解釋,污水經過長時間的自然沉澱,藻類和微生物會將水中不利養殖的有機物、無機鹽分解。隨著污水池的水慢慢增加,表層的乾淨水會自然漫過土堤進到水庫蓄積,每當有需要時,馬達才會將水庫水抽進水塔,經過臭氧等多重消毒殺菌後,完全無雜質的海水才會送入養殖池。

徐嘉隆擁有近10個大小不等的養殖池,採用循環水系統養殖,不僅可全程監控與管理水質,六年前從屏東購回的深層海水,至今也仍在使用未曾更換。蒸散掉的水分只需透過雨水補充,鹽度則額外用鹽來調整。使用這套系統,不論對環境或一年收成三次的他來說,都是既友善又划算的選擇。

只是要達到如此成果,也相對需付出高昂的成本投入,徐嘉隆坦言,建置整套溫室循環水養殖系統與傳統土池養殖模式相比,花費確實高出數倍之多,但個別養殖池只要運作得當,都應能順利回本,且隨著經驗越趨充足、技術越趨成熟,設計相同設施需投入的資本只會更少且更加精準。

徐嘉隆與太太陳柔吟幾乎一手包辦了一夫水產溫室養殖場的設計(圖片提供/一夫水產)

溫室養蝦不生病、無需用藥 可達生食等級

除了利用循環水系統控管水質外,徐嘉隆打造室內水泥養殖池,並在溫室屋頂輔以黑紗網,一方面可調節夏、冬季水溫,避免水溫過高或寒害可能導致的損失,另一方面能有效隔絕天上禽鳥、地下昆蟲與周遭其他生物可能帶來的細菌與病毒,這讓他養的蝦從未生病,也不曾需要用藥。

管理好養殖環境、飼養密度與水質,只能避免一部分造成蝦子出問題的可能性,徐嘉隆指出,把關源頭蝦苗的健康與否,同是養殖過程能否順利的關鍵。

因此,在新蝦苗進場前,牠們會先經過隔離檢疫的關卡,降低病菌被帶入養殖池中的可能性。他強調,「預防遠勝於治療」,他的整體育成率可達到九成以上,傳統土池只有二、三成。

由於整個養殖過程皆有嚴謹的科學管理,蝦子在水泥養殖池中,也只會吃投餵的配合飼料,不像在傳統土池,蝦子可能還是會吃到其他藻類或沙土。以徐嘉隆的養殖主力草蝦為例,蝦子的體色較淺,沒有黑色腸泥,最特別的是,通體呈現藍寶石色的晶瑩光澤,且經過SGS的生菌數和鮮度檢驗,更符合生食等級。

全身透出晶瑩藍光的草蝦,是一夫水產的主力產品(攝影/馬振瀚)

擺脫傳統通路 聯合養殖戶勇闖網路電商戰場

養殖前端的工作主要由徐嘉隆負責,太太陳柔吟則主掌品牌經營和行銷規劃的工作。他們早先養殖的魚蝦是經由傳統盤商的管道銷售,但對於這種產銷模式和收購價格皆不甚滿意,因此決定以一夫水產的名號,開始經營網路銷售。

陳柔吟指出,雖然需要自行開發通路,並分別與各家採購來回溝通,但這種腳踏實地開拓出的成果,才真正屬於自己。

在一夫水產的官網上,合作的電商平台通路高達二十多家,包含大家熟悉的MOMO購物網、誠品線上以及悠活農村、鱻魚購等等。他們也結合養殖虱目魚、午仔魚、石斑的青壯漁民一起銷售,在疫情期間創造可觀的營收,並在網路電商的戰場闖出一片天。

徐嘉隆與陳柔吟夫妻(攝影/馬振瀚)

建議想投入養殖可先當學徒 做好準備才能走得穩健

回想這十多年的養殖人生,徐嘉隆表示,自己與太太仍在持續摸索更好的養殖模式與行銷方式,例如要如何降低養殖密度以提高收成率、從國外養殖戶上傳Youtube的影片中,尋找新技術的蛛絲馬跡。他也常與養殖同業一起討論,甚至在場內設置試驗池,這一切都是為了持續精進自己的養殖技術。

魚蝦養殖的水很深,徐嘉隆從零開始摸索,卻能在五年內陸續獲得百大青農、產銷履歷達人和全國模範漁民的肯定。他建議想嘗試投入養殖業的新手,不妨先到其他養殖場內實習打工當學徒,觀察場主的飼養模式與訣竅,面對各種危機時又將如何應對,只要悉心學習,就能讓自己在投入養殖時,少走一些彎路。

他強調,「不可能有人百分之百做好準備,但有個八成把握之後再投入,至少會比較穩」。這位大膽闖江湖的管樂樂手,靠著智謀與辛勤練習,吹響了水產養殖界創新的號角。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