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農業相見恨晚的李法憲(攝影/林怡均) (1)

一次可出50種有機蔬菜!李法憲多元種植找到生態平衡,農場像森林,立志發揚梓官農業

李法憲的招牌笑容燦爛無比,充滿青春氣息,常讓人忘了他已經 48 歲。他的有機農場如同一座小森林,各式喬木、香茅、變葉木、甘蔗等環繞著芭樂、蜜棗、檸檬、甜椒、番茄、秋葵、玉米、高麗菜等作物,正中央的生態池裡有吳郭魚,一旁雞舍裡則不斷傳出雞鳴,處處生機無限。

十年前,他在逛微風市集時與農夫結緣,就此愛上農業,辭職回高雄經營有機農場,從一開始專供學童營養午餐,慢慢轉為直供消費者,透過線上訂購、實體配送,現已累積九百多個客戶,秋冬時每週最多能供應 50 種蔬菜!

扎好了根基,李法憲的農業夢越做越大,他接著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提供蔬菜代耕服務。今年更為了提高高雄梓官地區的能見度,他籌辦「梓感農村文化節」,邀請國人 12 月中旬一起來認識南台灣最大蔬菜區!

與農業相見恨晚的李法憲(攝影/林怡均)

與農業相見恨晚,市集買菜竟踏上從農之路

「農業對我來說是相見恨晚」,十年前,食安問題的新聞,讓李法憲開始跟著妻子去買菜。他原是留學英國的社會學博士,回國後曾任職大學和外商公司,本來在台北工作的他,假日回高雄陪家人,和妻子一起逛微風市集、找食材時,認識了中崎的有機農民。李法憲去到農場參觀,與他相談甚歡的農民分了一半的土地,讓他在農場裡試種。勞動過程中,李法憲慢慢喜歡上農業,「一邊種就一邊想,如果有自己的農場要怎麼規劃」。

為了一圓心裡的有機夢,李法憲在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找到合適農地後,馬上向公司辭職。由於沒有農業背景,他跑去參加農民學院、農試所的課程,為務農打基礎,並認識了許多的農民和研究員。不過當時有機農業觀念並未廣泛被接受,甚至有的授課老師公開表達不認同,讓李法憲一度感到相當沮喪,但他還是嘗試種出了很多作物:玉米、番茄、高麗菜、南瓜、彩椒以及小黃瓜。

李法憲新手階段種植的都是自己愛吃的作物,小黃瓜越種越有心得,接下來還挑戰高難度的網紋洋香瓜,竟然也試種成功。朋友便邀請李法憲到梓官一同發展有機農場,讓他在梓官定錨下來,時間一晃已經八年。

李法憲的有機農場如同小森林,外圍種植喬木、內圈種植矮灌木或是不同植株來做區隔(攝影/林怡均)

單一化種植,銷售無壓力,卻讓蔬菜生病

在梓官的有機農場最初面積只有三分地,為了維持經濟收入,李法憲貸款蓋下溫室,種植的有機蔬菜都是提供作為學童營養午餐。「剛開始我的起步還不穩,銷售要簡單又穩定」,學童營養午餐所需蔬菜種類單純、需求量體大,又無需再花時間分成小包裝,銷售免煩惱,讓他可以專注在生產。

最初每棟溫室裡只有三種蔬菜,每次採下數百公斤即可出貨。不過,即便蓋了溫室仍有病蟲害,對於斜紋夜盜蛾等害蟲,李法憲檢查植株葉片一發現蟲卵就會摘除,其他蟲害則僅以黃色黏蟲紙和蘇力菌對付。不過他後來發現蔬菜生病似乎不只是病蟲害之故,請農改場專家診斷,原來是因為長時間種植特定種類蔬菜,「每種菜的元素需求不同,重複種同一種菜會讓土壤成分多樣性降低」,植物無法多樣攝取養份,會變得不健康、容易染病,「這件事讓我覺得很丟臉」。

除了田間的挑戰,李法憲送菜時,聽到學校再三廣播強調有機蔬菜很貴、學生一定要吃完,他也因此重新思考經營有機農場的意義,「我的初衷不是賣比較貴的蔬菜」,而是希望可以透過有機蔬菜來接觸消費者,傳遞友善環境的理念。在生產端和銷售端遇到的衝擊,讓他下定決心調整為多樣化種植。

李法憲的蔬菜溫室(攝影/林怡均)

多元種植讓土壤作物更健康,50種蔬菜任君團購

對李法憲來說,多樣性種植是務農生涯再進階,必須不斷的實驗,達到以生態營造來支持農業生產。蔬菜生長到採收約一個月,因此每個月都可以用不同方式嘗試,除了避免同樣的蔬菜持續種在同一處,澆水也嘗試澆灌和淹灌,下肥也會不斷用不同牌子的有機質肥料輪替使用。特別的是,他沒有使用微生物資材,純粹以多元種植來提高土壤成分的多樣性。

實驗成效相當令人振奮,李法憲的蔬菜種類從原本的三種慢慢增加到數十種,夏季可以供應二十多種,秋冬季則可供應多達五十種。李法憲嘗試後發現,多樣性種植後,病害大幅降低,但會出現蚜蟲,他不願使用資材防治,選擇以空壓機把蟲吹走,並在每一次採收完畢後,將整棟溫室淹灌做清園。

捨棄單一通路、選擇多樣性種植也讓他調整了銷售策略,李法憲從五年前開始經營團購客。一開始找學校老師做團購,而消費者買菜喜歡有多種選擇,他讓來客每週五六日下訂單,接著每週一二三送菜給客人,長久下來,透過訂單來統計消費者的季節口味偏好,例如:秋冬的萵苣、茼蒿及高麗菜需求特別高,他便能有效率的排程生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長久下來就不太會有剩菜問題」。

李法憲擔心物流品質不穩,因此沒有經營宅配蔬菜,但僅僅是高雄的客戶名單就累積了約900個,其中約有200個固定班底幾乎是週週買菜,讓他有穩定的銷售後盾,有餘力來找夥伴,現在農場內已有十多個工作人員,每天有條不紊的分頭下田、送菜。

李法憲農場生態豐富,彼此達到平衡,所以需要的防治資材不多,圖為瓜實蠅性費洛蒙誘補器(攝影/林怡均)

農場如同森林,營造棲地讓生物常駐

原先李法憲只有三分地大的溫室,後來經營得不錯,鄰近地主願意釋出農地與他合作生產,因此面積慢慢增加到2.5公頃。有了更大的田區,李法憲的作物數量又提高,他將田區分為陸域和水域,陸域均採露天栽培,四周種植喬木,內部則種植低矮灌木和植株,不同蔬菜生產區域也以這些灌木或植物做區隔,洛神、香茅、變葉木和甘蔗都成為綠籬。

「這樣不妨礙農機操作,也讓鳥有棲身之所」,李法憲表示,露天田區反而比溫室更好照顧,因為喬木吸引了很多鳥常住,田區的蟲很快就會被吃光,「這些鳥有得住又有得吃,幫我除蟲還免費」。綠籬也提供天敵昆蟲棲身之處,可以剋制害蟲。因此他現在只需在瓜果區域放置性費洛蒙誘捕瓜實蠅,其餘防治靠黃色黏蟲紙和蘇力菌就足夠。

露天田區正中央是一個生態池,池內有吳郭魚悠游,李法憲說明,設計生態池是為了滿足生物的水源需求,有了樹和水源,鳥類就會更願意來田區。生態池旁邊還有小小的雞舍,這是他的新嘗試,可增加田區內的生物多樣性,同時滿足蛋白質需求。此外,他也發現雞隻會把雜草除得乾乾淨淨,未來考慮利用放雞來為採收後的菜園做清園。

設計生態池作為生物棲地並提供水源(攝影/林怡均)
雞隻有幫忙除草的功能(攝影/林怡均)

成立生產合作社推己及人,梓官農地正被覬覦

自己的有機農場經營有了成果後,李法憲卻發現整個農業環境正面臨危機。高雄梓官是南台灣最大的蔬菜產區,但因農民老化而勞動力不足,一有閒置農地就會有投機掮客覬覦。於是他在兩年前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目的是協助蔬菜產業代耕,幫助農民生產,以減少閒置農地。

合作社一開始只提供代耕服務,但他發現農民接受意願不高,原因在於機械代耕僅能協助部分生產步驟,生產到採收流程中有些工作仍要人力處理,「農民多依賴工班,只要農民接受代耕,工班就不再服務,因此農民不敢嘗試代耕」,李法憲坦言,未來合作社勢必要走向共同運銷,因為要讓農民認同,必須要服務到位。

與梓官農民接觸過程中,也讓李法憲對梓官的農業未來發展感到擔憂。他爬梳文史資料發現,梓官靠海一帶很早就發展了海港,內陸地區早期因取水不易、多種植旱作,後來鑽井技術發達,農民才慢慢種植蔬菜。1970至1980年代,政府補助農會倉儲設備,賦予梓官供應國軍和學校食材的任務,梓官因此成為蔬菜重鎮,但因為銷路穩定,產業發展長期處於停滯狀態,農民對未來沒有想像,而梓官離市區近,隨著都市開發,老農種不動的農田遲早會被掮客拿來炒地皮。

籌辦梓感農村文化節,讓梓官農業被看見

今年五月時已有掮客來社區看地,一分地喊價喊到700萬元,這讓李法憲警覺,「梓官農業不被重視,一定要做點什麼」,來打破梓官蔬菜產業目前的停滯狀態。七月時他決定要籌辦「梓感農村文化節」,目標就是讓更多人認識梓官的農業。

活動目前暫定在今年12月17日至18日,李法憲透露,主軸設定在農業文化的體驗及展演,例如:農耕方式的演進,展出過去至今的各式各樣農機具,包含水牛也會出現,現場還會有爆米香、稻稈DIY、現場食材料理和手作味噌,讓消費者認識農產變成食材的過程,不只體驗活動,田區也會有音樂會,邀請農村武裝青年、吳志寧及魏嘉瑩來表演,透過歌手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來認識梓官。

農村文化節最後會安排特色餐會,並播放電影《米倉的孩子》,李法憲打算播映後進行講座講堂,讓參與活動者一同思考梓官農業未來的可能性。「辦活動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嘗試」,他表示,倘若梓官農業能被更多人看見,吸納不同意見進入梓官,才會有改變的可能。關鍵是,提高農業的價值以及農民的認同感,讓農民願意繼續務農,才能保留梓官的農業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

把農村的苗種進心裡,WTO 後 20 年,《米倉的孩子》記錄農村的強韌生命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