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變漁電共爭?陳吉仲:未做好溝通,將設單一窗口協調,特農區禁設

繼農地光電、漁村風電爭議不斷之後,如火如荼興建的漁電共生也讓社會產生「滅漁」的疑慮,綠能大旗的陰影已經嚴重影響中南部沿海地帶的農漁村生活、生計,包括台南七股、北門,甚至內陸地區高雄美濃都亮起紅燈。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赴立法院備詢時指出,漁電共生兼具氣候變遷的調適功能與綠能的目標,農委會未來會大力推動。他坦言先前沒有做好溝通,導致爭議頻仍,農委會將盡力避免沒有養殖事實的漁電共生,同時杜絕任何廢棄物填土的狀況。

陳吉仲在立院報告漁電共生推動情形(攝影/楊語芸)

農委會:特農區禁漁電共生 開設單一窗口解決養殖戶與地主爭議

陳吉仲首先強調,「以農為本、綠能加值」的主軸從來不曾改變,只要不影響生態、生產與農民權益,農業部門願意配合國家的能源政策往前走。2025年太陽光電 20 GW的達標計畫中,農業綠能肩負 9 GW,其中5.6GW是地面型,屋頂型有3.4GW。同時,裝設在畜禽舍、農糧製儲銷設施及漁業相關設施的屋頂型光電,今年8月已達1.7 GW,成效卓越。陳吉仲建議其他部會也應可提供屋頂裝置光電,做出一定的綠能貢獻。

「不論哪種太陽能板裝置,都不能對台灣糧食自主造成困擾,也不能破壞農地」,陳吉仲表示,在這樣的目標下,農委會於前 (2020) 年7月在農地光電的法規上進行調整,禁止 2 公頃以下農地裝設太陽能板,2至30公頃的農地變更需徵詢農委會同意才能進行。陳吉仲指出,自這樣的政策確認後,後續就沒有任何爭議。

至於漁電共生案場,申請過程也經過跨部會層層把關,同時還有環境檢核機制,陳吉仲強調,特農區上的養殖魚塭自2017年6月28日後就不合法,因此未來不會再有特農區的漁電共生。但凡有養殖者與地主不同的案場,漁業署也開設單一窗口協助解決問題。他也表示,農委會將盡力避免沒有養殖事實的漁電共生,也會杜絕任何廢棄物填土的狀況。

台南七股漁電共生引發許多問題(攝影/楊語芸)

經濟部:「先有漁才有電」 審查前端就會顧及地方權益

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政府劃設漁電共生專區共17,963公頃,包括2020年雲、彰、嘉、南、高、屏等六縣市的「先行區」4,702公頃及後續公告的13,261公頃「非先行區」。

漁電共生的精神是「養殖為本、光電為輔」,王美花強調「先有漁才有電」,政府在前端審查時,就會兼顧漁民權益與環境生態。另外在經濟部、農委會、光電公協會、養殖漁業協會等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協調後,2021年5月也公告漁電三方公版的契約規範。業者備齊審查文件後,若有虛偽不實或無養殖事實者,將被撤銷容許。

最後,王美花強調,室內養殖案的回填土方必須是「可耕土」,否則將依照《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進行懲處。

立委四大問題:搶地、覆蓋率、養殖物種出路、環社檢核

「漁電共生是國家綠能的救命丹還是繞頸繩?」立委林岱樺質詢時提到,農電共生發生「假種田、真賣電」後,農委會緊急修正;為了不會重演「假養魚、真賣電」的悲劇,農委會除了強化養殖事實外,更可強制漁電共生皆需申請生產履歷。綠能應該協助地方注入活水,讓產業年輕化,不該讓漁民期待落空。

林岱樺以「西裝與青蛙裝的戰爭」來形容漁電搶地的現象。原本魚塭的年租金只有3萬元,但光電業者開價年租金30萬,且租約長達20年,利之所趨,地主當然願意將魚塭出租光電業者。另外,地面型魚塭的覆蓋率40%,但設施型可達80%,等於引導業者多申請設施型光電。

立委邱議瑩則針對養殖物種提出質詢,包括漁電共生漁產品未來的產量、行銷等。目前農委會建議室內型漁電共生養殖蝦與貝,但未來會不會讓白蝦價格崩盤?

立委邱顯智指出,業者利用室內型漁電共生來規避環社檢核的現象已經浮現,他認為室內型應該比照戶外型的案場,都需經檢核才對。

農委會提出漁電議題對策(圖片來源/農委會簡報)

農委會坦承未作好溝通 未來繼續努力

綜合立委的質詢,陳吉仲表示,養殖物種會選擇國內供應不足的魚種,例如白蝦年產12,000公噸,仍需進口蝦來填補需求,因此養殖白蝦對國內市場有正面效益。至於室內型是否需經環社檢核,陳吉仲表示「需跨部會討論」。

陳吉仲強調,農委會的立場永遠站在漁民這端,近期發生許多爭議、陳抗,他坦承是「沒有作好跨部會溝通」,農委會不會逃避責任,未來會繼續與地方溝通。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