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帶豬肉回國了!邊境違規暴增10倍,應變中心:全民需「銅牆鐵壁」防非洲豬瘟

邊境開放,進出旅客變多,違規攜帶豬肉製品入境案例比去年同期增加10倍!清明將至,豬肉需求提升,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以下簡稱「應變中心」)今(24)日宣布,各防疫單位將配合強化旅客入境檢驗與宣導,呼籲民眾切勿讓豬肉製品入境,以免受罰。

農委會主委兼應變中心指揮官陳吉仲表示,後續也會落實廚餘養豬查驗,並鼓勵民眾檢舉不符規定的養豬業者,共同防範非洲豬瘟從廚餘進入養豬場。

查獲旅客攜帶過境之豬肉產品(圖片來源/防檢局)

旅客違規數量大增,中國、越南為高風險國家,加強對旅客宣導

全球截至昨(23)日,有73個國家列為非洲豬瘟疫區,亞洲國家僅有台灣與日本為非疫區。隨著台灣邊境解封,重啟金門、馬祖地區的小三通,陳吉仲表示,出入境旅客與郵包等貨物流通量大增,加上國際間對非洲豬瘟防疫宣導減弱,旅客違規攜帶豬肉製品入境台灣的案件也大幅度增加。今年截至3月20日,旅客因違規攜帶豬肉製品,裁罰20萬元的件數有121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10件。

陳吉仲說明,2018年8月至今(2023)年3月20日,台灣檢驗旅客、快遞郵包、貨運等共5278件含有豬肉的製品,呈現非洲豬瘟陽性反應共470件,其中約8成來自中國,佔375件,另有82件來自越南、12件來自泰國。若只看2023年,台灣檢出豬肉製品呈現非洲豬瘟陽性反應43件,主要源自中國與越南,分別為35件與7件,另有1件來自馬來西亞。

邊境違規肉品統計(資料來源/農委會簡報)

鄰近台灣的國家如南韓,非洲豬瘟新增案例明顯攀升,陳吉仲也強調,去(2022)年至今年2月查緝的豬肉製品中,超過400公斤源自中國,比例為38.4%,其次是港澳地區與越南,皆是非洲豬瘟風險較高、鄰近台灣的國家,「民眾仍須警惕,避免違規而受罰」,應變中心將加強台灣出境航班,與台灣新住民、移工宣導,防止他們從非洲豬瘟疫區攜帶、郵寄違規豬肉製品。

邊境違規肉品統計(資料來源/農委會簡報)

自主丟棄將不會受罰,加強查驗機制,關務署:防堵必須銅牆鐵壁

為了全面防堵非洲豬瘟,陳吉仲表示,應變中心已請防檢局與關務署,針對中國、越南等29個高風險國家100%入境行李查驗,呼籲民眾若是有疑似違規的豬肉製品,須在出關前主動通報。防檢局局長邱垂章聲明,「民眾在出關前自主丟棄將不會受罰」。

若民眾未攜帶豬肉製品,在出關時可經由「綠線」通關。不過關務署主任秘書吳慧燕表示,海關仍會在綠線出關路線,檢查旅客是否夾帶違規豬肉製品,「台灣防堵非洲豬瘟,一定要銅牆鐵壁」,後續也會與防檢局討論,一週內將制定通關時的行李檢查細節。她也強調,旅客出關時不論走哪條路徑,機場與港口邊的境管制,皆會100%對行李、貨物X光檢查。

加強檢查廚餘養豬,政府呼籲民眾共同監督

清明時節將近,台灣豬肉需求大增,陳吉仲說明,應變中心強化國內廚餘養豬查驗,「落實非洲豬瘟防疫最後一段關卡」。後續防檢局與環保署會查核可用廚餘養豬的428場養豬場,確保有以90℃以上蒸煮廚餘,亦會檢查飼養數199頭以下的養豬場,禁止以廚餘餵養豬隻。若是違反規定,將依《飼料管理法》與《動植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對養豬業者開罰。

陳吉仲表示,民眾可檢舉疑似未符合規定蒸煮、使用廚餘的養豬業者,政府會提供檢舉獎金,鼓勵大眾共同把關非洲豬瘟。畜牧處處長張經緯補充,依據獎勵辦法,民眾若檢舉違規的養豬業者,可獲得業者受罰金額的20%作為獎勵金,每年上限為120萬。

陳吉仲呼籲民眾共同監督養豬場是否落實廚餘蒸煮(攝影/孫維揚)

豬價飆漲,清明節增加休市,農委會不排除進口豬肉

近日豬肉價格不斷上升,全台灣毛豬拍賣價已經到每公斤92.7元,傳出農委會要求豬肉拍賣市場於4月6日休市,藉此調節豬肉供銷。對此張經緯回應,每年度豬肉拍賣市場休日日期皆在去年就制定,農委會未因豬肉供需要求多休市。陳吉仲補充,農委會持續觀察台灣豬肉供需,若需穩定市場,將會進口豬肉,但會維持國內豬肉需佔整體市場9成以上。

然而雲林口湖養豬合作社經理洪健鈞表示,據去年制定的豬肉拍賣市場休日日期,清明連假為4月4日與5日休市,「4月6日休市,就是農委會要求追加的」。拍賣市場休市日增加,或許可以短暫壓抑豬價,但也會減少豬農增養豬隻的意願,長遠下來反而減少台灣豬肉供應,「做法簡單粗暴,但一定沒效」。

豬肉價格上升,只是反映豬農飼養成本。洪健鈞強調,近年飼料費不斷上漲,豬隻育成率下降,台灣豬肉售價始終在飼養成本上下徘徊,豬肉價格若再受休市日增加、進口豬肉抑制,「整個畜牧業,將變得很扭曲」。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