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禽流感狀況延燒,衝擊家禽產業導致缺蛋缺雞肉,全民都有感。防檢局今(24)日邀請專家、學者與農委會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討論如何強化禽流感防疫措施。有專家建議,台灣應效仿國際,開始研究、施打禽流感疫苗,減少養禽業者損失,並指出目前禽場並未落實生物安全措施,就算改建成密閉式禽舍也無意義。
對此農委會回應,台灣將暫時不施打禽流感疫苗,但後續會與相關專家研擬適合台灣的疫苗。另外也把禽流感中鏢後的復養天數從50天下修至35天,讓養禽業者可以快點恢復飼養。
打不打疫苗?專家兩派說法 農委會仍維持不施打
台灣自去(2022)年1月至今(2023)年3月23日止,共81場養禽場感染禽流感,撲殺117萬隻家禽,其中高病原禽流感H5N1感染了43場禽場。禽流感嚴重衝擊台灣雞蛋、禽肉供應,讓大眾開始討論是否透過施打疫苗控制疫情。
防檢局動物防疫組家禽及水生動物防疫科科長余俊明表示,使用禽流感疫苗的國家包含中國、越南、埃及、印尼與墨西哥,皆無法有效控制疫情,還傳出有人感染禽流感的案例,顯示施打疫苗反而可能增加人禽傳染風險。中興大學獸醫學系退休教授謝快樂認為,施打疫苗可稍微降低雞隻死亡率、維持產蛋率,但無法完全防疫,且容易造成病毒變異,「施打疫苗弊大於利」。
然而臺灣大學獸醫學系退休教授王金和指出,施打疫苗,並不一定會提升病毒變異性,「觀察埃及、中國等國家使用疫苗後,病毒沒有明顯變異」,但禽場使用疫苗,可以降低雞隻死亡,直接減少損失。另外他提及,農委會現在積極推廣養禽業者使用密閉舍,不過美國已經使用密閉舍養禽多年,也無法防止禽流感入侵,顯然禽場建設並非防疫重點。
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鄭明珠提出,歐美已經開始研究疫苗,如荷蘭已有施打mRNA疫苗抑制禽流感,且獲得不錯成效。她認為台灣可參考先進國家研究,透過研發mRNA疫苗來解決禽流感。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則建議,農委會可與學術單位合作,以專案研究mRNA疫苗,再由禽流感專家檢驗效果,讓台灣可以發展自用的禽流感疫苗。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名譽教授許振忠表示,要施打禽流感疫苗,須考量節省人力的疫苗接種方式,「如果要依序對家禽肌肉注射,那根本無法施行」,鄉村人口老化的情況下很難把每隻雞抱來打針,因此應研究以噴霧或溶液的方式接種疫苗。
防檢局局長邱垂章回應,目前台灣仍不考慮施打禽流感疫苗。不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將撥經費與專家共同研究適合台灣病毒株、利於實作的禽流感疫苗。
下修復養天數為35天,落實生物安全措施需再教育
禽場若染上禽流感,通報後不僅整場家禽要撲殺,還要經過至少50天才能重新復養;無法快速恢復飼養造成養禽業者經濟負擔,影響通報意願。防檢局動物防疫組組長林念農說明,考量國際間下修禽流感潛伏期為14天,防檢局規劃減少禽場復養天數,預計業者約35天就可以復養。
林念農解釋,為確保禽場環境完整清消,業者復養前需經過兩次消毒,並清除場域內帶有病毒的雞糞等有機物,每次消毒間隔14天,再經過核酸檢驗環境是否夾帶病毒,確保禽場無病毒殘留便能復養。
專家未對減少復養天數提出異議,不過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張照勤指出,過去亦有禽場復養後,再次爆發禽流感,業者必須落實生物安全防治措施,才能避免禽流感再度入侵,「天數其次,生物安全更重要」。
前家畜衛生試驗所動物用藥品檢定分所所長李淑慧表示,即使業者使用高級設備改建養禽場,一旦沒有落實生物安全措施,若交叉污染,禽流感反而更嚴重。但業者更換養禽場設備以後,不一定知道合適的生物安全措施,農委會應教導業者落實生物安全的正確方式,「不是要他們灑消毒水、石灰就可以,要找出更安全的方式」,農委會也須更深入研究不同家禽類型對應的生物安全措施。
嘉義大學獸醫學系兼任教授陳秋麟則認為,不論業者有無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復養天數都是35天,等同是變相懲罰嚴守生物安全措施的業者,政府應依照業者執行生物安全措施的狀況與禽流感復發頻率,彈性調整復養程序。陳吉仲回應,防檢局後續會依照案例、養禽類型等因素彈性修正復養程序,優先讓積極防治禽流感的禽場復養,亦會對業者加強宣導生物安全措施。
水陸禽場相隔不應太近,農委會應積極監測禽流感散佈途徑
禽流感是造成台灣缺蛋主因之一,農委會補助禽舍改建為密閉式,希望藉此避免未來再度缺蛋,不過許振忠直言,「養禽業者不會用密閉舍,比開放式還要糟糕」,呼籲農委會應同時給予密閉舍使用指南,以免業者認為花大錢改建還是會染疫,降低改建意願。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土雞組組長翁頂翔認為,各地的雞場密集區普遍水禽和陸禽相鄰太近,尤其屏東很多養雞場隔壁就是鴨場,兩者病毒耐受程度不同,政府應加大水禽及陸禽之間的距離,甚至要設有水禽專區、或水禽室內養殖,來降低禽流感傳播的風險。許振忠也指出,台灣法規並未規定陸禽、水禽場相隔距離,「但兩類禽鳥不同,根本不該靠在一起」,呼籲農委會需明確規定水陸禽場設置距離,讓往後新建禽場遵守。
許振忠還提及,運送雞蛋的蛋箱,也可能是禽流感的傳播鏈,農委會要建立洗選中心,把雞蛋上面的病原洗掉,還要建設清蛋箱的設備,讓雞農收回乾淨蛋箱,才不會夾帶禽流感病毒回養禽場。
張照勤則建議,「要積極採檢,溯源禽流感擴散途徑」,例如台灣禽流感案場多位在雲林、彰化等區域,農委會應主動採檢,研究該地區禽流感如何隨時間變化傳播,才能更精準得知病毒散佈途徑。臺灣大學獸醫學系退休教授賴秀穗也認為,農委會不應只將傳染途徑歸咎於候鳥,應該要追蹤出明確的來源與路徑,才有利於將來防堵禽流感。
陳吉仲回應,因為舊有禽場異味明顯,各地政府自治條例大多規範家禽者需要遠離住宅區至少300公尺,壓縮禽場可建設的範圍,以致禽場大多集中在一起。農委會後續會與地方政府討論調整禽場建設的規範,並呼籲養禽業者改善禽場環境。另外農委會也會持續推動雞蛋全面洗選和冷鏈運銷,期望在運銷端也防止禽流感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