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地有許多精彩的人,他們敏銳洞察、勇於突破、鍥而不捨,用生命刻蝕出動人的地方故事。《山海嬉遊記》一書就介紹了 25 位這樣的夢想家、實踐者、教育家,透過他們的引領,一起來認識台灣的在地精神和生機。
(以下圖文內容摘自《山海嬉遊記:跟著風型人、土型人,發現地方生機》一書,經一卷文化授權使用。為閱讀需要,《上下游》調整部分擷取內容,更多精彩文字請詳見該書。)
湯谷明──野外體驗對孩子的震撼是很大的
二○二二年七月的一則新聞標題「社子島飆全臺最高溫 38.5 度!」
臺北盆地熱呼呼地!遠山是大屯火山群,站在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處的社子島濕地解説小築前,個子嬌小、一身肌膚古銅金的湯谷明,活力充沛地解說著社子島溼地的多樣性生態,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角度來重新認識社子島。
有人稱讚湯谷明為「上山下海女神龍」,但多數人都愛暱稱她為「小小」,有個男性化的本名,未親見其人時常被誤喊為「湯先生」,卻是位個子雖不高,活力、體力、知識、見識絲毫不讓鬚眉的女性,她長年關注生態議題,是位深受歡迎的資深解說員,現與一群熱愛自然的生態工作者共同組成羽林生態股份有限公司,把對生態、環境的熱忱化為實際行動。
早年投身當時蓬勃發展的補教業,一個偶然,看見主婦聯盟基金會在徵自然步道解說員,這讓她一頭栽進大自然,完全改變了職業生涯,轉以自然生態解說員為人生志業。
從保育團體到自己獨立帶團,湯谷明更自由發揮與企劃自己想走的路線和團隊,走到戶外進入山林,帶著大家用心看植物、昆蟲,或是鳥類、蛙類,地質岩脈、人文歷史、部落故事等等。不再限於早期解說教育,純粹認識物種、說說動物植物名的模式,她用公共議題去切入,一團中只要能讓幾個人聽進去開始關心,也就足矣。她始終不忘自己踏入環教領域的願望,希望透過自然生態的解說,喚起大眾對環境的愛惜,謀求以自身力量來改善環境問題。
林玉妃──帶孩子先從吃開始認識植物
林玉妃是新社國小族語專職教師,在學校、部落為學生們上著族語文化課與食農教育課程。同時,為著不讓母親留下的土地荒廢,和先生龐榮華、原本當心理師的弟妹宮莉筠及幾位族人成立「八個傻瓜」團隊,以非專業農夫的身分,憑著愛部落的心、傻瓜的勇氣,在新社打造「八個傻瓜有機農作田區」,延續老人家農耕的精神,採用不用農藥、不施化肥、友善的方式種植水稻,維繫部落傳統農耕文化及維護純天然無毒的土地、海洋環境,讓孩子認識祖先務農過程。她和幾個傻瓜們相信:把田種起來、把部落產業帶起來,年輕人就願意回來。
幾年來,林玉妃為了讓學生了解餐桌上的飯是怎麼生產製造的,她會帶學生到田區體驗打米,從人工篩米到觀察機器碾米,認識打米的過程,透過實作體會每一粒米的珍貴。再利用打好的糯米、糙米培養酒麴,入甕放置後,製成噶瑪蘭祈福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傳統糯米酒isi。
她也會帶著學生在生態池觀察樹蛙交配、撿福壽螺去餵鵝,或在部落巡禮中,讓小朋友實際練習用族語向部落長者問好、交談,也沿途介紹植物和水源利用知識、思考溪流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我想讓學生知道,在部落的生活技能和語言,讓他們在這裡生活,懂得運用現在的資源,然後去做,日後具有謀生能力。且希望能夠喚起他們對部落生活的記憶,有一天可以回來繼續做像我們這樣子的工作,這也是對於整個環境的照顧。」
邱顯輝──寧種市場罕見的作物
邱顯輝返農已經二十多年,他建立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的經營模式,走精緻農業路線,以栽種及販售有機無毒蔬菜為主,同時開放農場給客人參觀、企劃農事體驗等。
二十多年來累積的辛苦,造就一片豐饒有機菜園。邱顯輝起步的農夫生涯,並不如自己所想,以為在職場打拚近三十年後,可以放鬆地種種菜、養養雞鴨,過著半退休又單純的田園生活。
剛開始接手傳自父親的農地,邱顯輝就面臨土城彈藥庫內近百公頃綠地,因政府規劃籌建司法園區而將被徵收。為主張農地農用,他與其他居民走向街頭抗爭,最終獲得保留一塊城市綠地。接著,因一心將原本父親傳統慣行農法種植的農田,轉型為有機無毒農法種植,邱顯輝慘淡經營農園數年,只賴勞保退休金過活。
「做雞要啄,做人要翻啊。」邱顯輝感嘆著要努力打拚才能活得下去,遇到困難,也要懂得翻轉,縱使開始得辛苦,卻未放棄,他四處學習,在新北三芝臨海農場劉力學指導下,利用廚餘堆肥方式改良土壤微生物相以提高生產力。堅持不施用農藥,確保人與土地的健康,積極不走回頭路的朝有機農業轉型。
雖然菜園規模不大,但他巧妙運用田地與數間溫室,選擇共榮和忌避作物交替互換著種植多樣作物,順應天時,也提供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環境效益,兼顧生態平衡,也可減少病害的發生。
幾年下來,輝要有機菜園的有機蔬菜產量逐漸穩定,不僅提供消費者吃得健康外,農場也有餘力進行著一場場生態教育,教導鄰近都會區大小朋友認識蔬菜及珍惜食材。
李茶.田菁──力行少即是多「減農法」
長春花蔓開著紫紅、白色五瓣小花,兀自佇立於牆縫,只要有一瞇瞇土,它們就開得無日不花,但人們可能太習慣了,完全視而不見,頂多視作野花雜草。然而,它們對氣候溫暖的臺灣卻不離不棄,全年幾乎天天開花,又被稱為「日日春」或「月見」,是一種花期很長、生命力頑強的植物。
李茶、田菁共同打造的農園,即以「月見」為名,取名為「月見學習農園」,希望農園跟長春花一樣強韌。擁有堅毅生命力,在貧瘠的土壤也能盛放。且能做大自然的學徒,傳承老農的經驗,參與夥伴的教學相長。
月見學習農園地處宜蘭縣員山鄉水源頭,一方友善耕作的水田外,田菁和李茶幾乎每天巡走金棗園、黑豆田、芭樂園、茭白筍田,從播種、插秧、撿螺、除草、移秧、整地、開溝一一親作,汗流浹背、日晒雨淋是日常,但無論是不用農藥、化肥,概以人工除草、人工撿拾福壽螺;或是在芭樂園少用套袋、留給蟲鳥多一些可食果實,減塑使用包材,少即是多的「減農法」,都是月見的新嘗試,也是企圖達成生態和生產平衡的身心狀態,這是一延續土地豐饒、生活有滋有味的大家園。
李茶提到,自己打臺中來,大學畢業後在誠品網路書店工作,當二○○九年八八風災時,新聞中幾幕土石流的畫面讓她感應強烈,不由自主地哭出來,她心切地想找答案。
「若土地是答案,我就回到土地找答案,靠近土地。」
李茶移居宜蘭,踩在土地後開始學種植,在宜蘭這塊淨土上已耕耘多年,於半農半社運的路上找到生命的著力點。這期間,她的網友田菁,是宜蘭在地農家子弟,過去只懂讀書,也和許多人一樣離鄉到都市工作十多年,看盡了市場經濟的運作,為求最高利潤而產生許多無良的食安風暴,遂決定返鄉重拾與土地的聯結、學習從農,和當時已有四年耕作經驗的李茶,一起共同管理月見學習農園。希望能實踐出對環境好的生活方式,並且直接聯結消費者,邀請消費者接觸田地,用自己的手眼作驗證。
半農半社運的李茶,從事社會運動多年,長期接觸底層的人民,對於許多議題不斷思辯,例如,以經濟利益為導向制定政策,對土地、空間會造成什麼傷害?造就多少弱勢族群?小農有心返鄉種稻,又有多少是無地可租?糧價低落?
李茶認為做社會運動,就是試圖帶給人改變的可能性,雖困難,從身體力行做自己的事情開始,比講更重要。於是,她又在田裡低頭做自己的事。半農,這生活很美好,所以她來做,也在原來生活走出來做自己的事。
李茶和田菁關心土地議題、環境運動,從坐辦公室吹冷氣轉到直接面對日晒刮風下雨的務農,在月見學習農園,憑著素樸的想法往前摸索,在員山種稻,她們不僅想找到「餓不死」的生存之道,也想讓親朋好友及更多人吃到健康無毒又便宜的糧食,打造出友善耕種、無農藥、無化肥的月見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