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陳浩宇、郭淑娟、郭竹君、許靜娟
由世界有機運動聯盟亞洲分會 (IFOAM Asia ) 舉辦的「第六屆有機亞洲大會」以及「第六屆亞洲有機青年論壇」、「亞洲地方政府有機聯盟暨全球有機區域聯盟高峰會」相關周邊會議於今年 6 月 1 日至 9 日在菲律賓 Kauswagen 市召開,共有來自 31 個國家的代表共襄盛舉。會議中討論全球有機專區現況、氣候變遷的農業衝擊、有機農業的創新方案、以及主辦地點 Kauswagan 以有機農業建構和平的歷程。
慈心呼應大會主題 分享陽明山輔導案例
呼應大會「透過有機農業建設世界和平」的主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代表陳浩宇在「社會包容」場次中分享陽明山國家公園與在地農友透過有機農業促成合作理解的經驗。
過往,多數國家公園依循美國黃石公園「由上而下」的規劃管理方法,將人類隔離在自然之外,這種作法難免引發居民的反感。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私有土地占總面積的 1/4,其中大部分為農地。各種保育類動物在水田、果園之間棲息覓食,地主的耕作方式會影響國家公園內的物種和棲地保育成效。國家公園在管理上,面臨保育、遊憩與農業經營的失衡困境。
例如在園區內的私有海芋花田就是代表性的案例。提供民眾體驗採花,並與農業生產、餐廳飲食、花卉與盆栽販售等經濟活動密切結合,每年產值高達1億台幣,但環境衝擊也成為國家公園管理難題,加上種植花卉的農藥、化肥使用,也危及台灣一級瀕危保育類水蛇—赤腹游蛇的生存。尤其因為花卉非糧食作物,農藥問題容易被忽略,隱藏了許多健康與環境生態危機。
國際間對於觀賞性作物轉作友善耕作的文獻資料及經驗甚少,2020年,陽管處委託慈心推動有機農業,將農民納為保育夥伴。慈心基金會與農友協助歷經三年的努力,成功摸索出種植海芋的有機技術、取得慈心綠色保育標章,另外也有十位種植不同作物的農民取得有機驗證標章,開創國家公園官方、當地居民、田間生態及民眾遊憩間平衡、友善及和諧的互利關係。
慈心基金會代表陳浩宇分享後,獲得國際友人的熱情回饋。來自印度的夥伴說明,印度國家公園旁的緩衝區也實踐有機農業來推廣生態保育的成果,特別的是,保育的是台灣人意想不到的物種—大象!
從戰場到農場的會議地點:Kauswagan
本屆大會地點考斯瓦根 (Kauswagan) 市深刻呼應了「透過有機農業建構世界和平」的會議主題——此處自 1970 年代起便戰亂不斷,包括伊斯蘭解放陣線也活躍於該地,並帶來嚴重的貧窮與糧食不足等問題,2009 年貧窮率高達 70%。
2010年,市長 Rommel C. Arnado 就任後,決定從戰亂根源出發,推出「從戰場到農場(from arms to farms)」計畫,協助武裝份子放下武器,透過有機耕作,換回本地的和平。十年後,這些武裝份子成為最模範的有機農民領袖,也讓當地的貧困率從 70% 下降到 20% 的水準。
大會也安排參訪當地的有機農場,「從戰場到農場」計畫由考斯瓦根市發起,這個計畫讓前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戰鬥人員重新融入社會;也透過促進合作和相互尊重,讓馬拉納人和基督徒重獲信任。參訪的農場位於Barangay Cayontor,主要種植旱稻、番茄、茄子、咖啡、香蕉,也有生態池養魚。
負責人 Aga Dimakuta 是前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的叛軍領導者,他特別提到,以前放置機槍的槍架,現在用來架設水槍為作物澆水。內戰戰士們透過農耕,確保自己的下一代遠離戰爭、得以接受教育。
歐洲代表分享有機專區經驗
此次會議全球有機區聯盟共同主席 Salvatore Basile 也特別介紹世界各國有機專區的案例,例如義大利的 Nuovo Cilento 農業合作社發展冷壓初榨橄欖油技術與產品認證,產品大受歡迎,同時也透過小農市集和社區支持型農業,結合生態旅遊,活絡地方經濟;非洲面積最小的國家突尼西亞 1999 年在首都突尼斯成立第一座有機農場,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有機橄欖產地,堪稱非洲有機農業冠軍,值得借鏡。
極端氣候下 農業調適方案備受討論
本次大會特別開設氣候變遷專題場次,著重於有機農業如何因應越顯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IFOAM Asia 前副主席 Shaikh Tanveer Hossain 指出,面對氣候變遷時制度與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並提醒與會者,觀念與社會改革永遠是最優先的。
印尼全國性農民組織 JANTANI 的講者 Kustiwa Adinata 提及,在地面臨越來越頻繁的強風、乾旱、海水倒灌、以及溫度上升而導致的作物減產,但政府和學界都缺乏第一線的農耕現場氣候資料與作物生長的觀察紀錄,JAMTANI 邀請農民主動提出相關的研究主題,並請學術單位配合規劃實驗與協助研究。目前已成功找到五種耐鹽的水稻品種,以因應該國海平面上升與土壤鹽化的種植困境。
南亞斯里蘭卡的代表 V.M.B. Athula Priyantha 則分享,當地長期受內戰所苦,一年僅有一次雨季得以耕作,加上近年極端氣候導致的強降雨和土壤鹽鹼化,讓農民處境雪上加霜。在地的組織和農民重新推展傳統的耕作模式,其傳統的耕作地景相當細緻複雜,包括水稻田與家庭式的食物森林。用心維護的林地有著多層次的植被覆蓋,不僅可提供生活所需,副產品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並能調適極端氣候帶來的乾旱或強降水,讓整體環境更趨穩定。
台灣團員參與踴躍 展現有機軟實力
這次活動,台灣有機夥伴踴躍參與,各界共派出 43 位有機好朋友,除了慈心基金會,農糧署東區分署、花蓮縣政府、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霧臺鄉公所、中興大學有機研究中心等單位也都派員參加,台東縣政府也特別遴選 6 位縣內有機青農前往,與國際友人進行交流。
在各場次中,台灣代表們共發表5篇專題,內容涵蓋技術面、社會面及政策面。而在 IFOAM Asia台灣諮詢窗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金惠雯秘書長引介下,台灣團和本次活動主辦方 Kauswagan 市長 Rommel Arnado 及各國有機夥伴們都有相當良好熱絡的互動,展現了台灣有機農業實力。
突然覺得有點突兀,因為橄欖應該算是歐洲原生作物,但是海芋不是亞洲原生作物A 就類似一堆關注蜜蜂的議題,但是歐洲保育蜜蜂的相關活動,意涵是包含通常的蜜蜂是歐洲蜜蜂A 不過,疫情間才突然發覺,原來不少病原體,其實都還是用表現性狀來鑑定(而不是用分子生物層級的DNARNA序列),比如說各種培養基,而且通常都是人體與其食物多有的! 非人類病原體可能反而比較不能利用人體能用的形式,也是用來正反識別病原體的方式! 然後就突然覺得,所以,其實各種有人體能利用或是也有的成分的植物,其實可能就形同在人體外,培育滋養能用這些人體也能用的成分的微生物。 人類不能吃的植物,或許可能反而還比較沒有這部分的顧慮。 (先單純比較真菌細菌等病原體。而不是需要活細胞的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