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燉飯不必再用進口義大利米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改場」)研發花蓮 26 號燉飯米,今天舉辦授權儀式,由三家廠商技轉、契作,未來除在國內推廣外,高品質的燉飯米更看好出口市場,希望能夠為國產稻米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使用花蓮 26 號,還可以大符減少碳足跡。義大利到台灣超過 15000 公里,但花蓮到台北只要 278 公里,讓國內消費者有「低里程數」的燉飯可以享用。

花蓮 26 號深受主廚期待
花改場場長楊大吉指出,花改場大約十年前開始進行台灣特色稻米的研發,從過去的「高產量」改成「因應氣候變遷」、「抗病蟲害」的品種,同時,隨著國人飲食喜好的改變,也著手研發「機能米」,燉飯米花蓮 26 號就是這樣的品種。
花蓮 26 號自研發階段起,就受到餐廳主廚的期待,未來也必定會受到消費者的肯定。花蓮 26 號米質優,米心白剛好是燉飯米需要的,吃起來非常彈牙,楊大吉期待它可以儘快滿足國內市場,同時也進攻國外高消費市場。

花蓮 26 號米粒又大又胖,久煮不爛
花蓮 26 號燉飯米由花改場副研究員黃佳興研發。黃佳興指出,台灣每年進口 100 公噸以上的義大利燉飯米,近年更突破 150 公噸,而且每公斤 200 元。既然國內有這樣的需求,何不自己來生產?
在這樣的初衷下,黃佳興自 2016 年起以義大利品種米 Vialone Nano 為母本,台東 30 號為父本,經過七年選拔研發,於 2023 年命名,並推出非專屬技轉授權。
黃佳興指出,花蓮 26 號的特色是「三高一低」:千粒重高、直鏈澱粉較稉稻高、心白比例高但是食物哩程低。
首先,它的米粒又大又胖,久煮不爛,已經算是大顆粒的台稉 9 號,平均只有0.205g,正宗的 Carnaroli 則有 0.327g,花蓮 26 號則是 0.307g 重。

其次,不同的直鏈澱粉有不同的用途,台灣常見的白米品種所含的直鏈澱粉佔總澱粉比例通常不超過 18%,而花蓮 26 號的直鏈澱粉超過 20%,久煮也不會糊爛。再者心白代表米粒中有空間吸收湯汁,花蓮 26 號米心白約在 85-90%,非常適用燉飯。
最後,國內義式餐廳使用花蓮 26 號,可以大符減少碳足跡。黃佳興分析,義大利到台灣超過 15000 公里,但花蓮到台北只要 278 公里。
黃佳興分析,花蓮 26 號適合燉飯,但也適合作飯湯、披薩、米布丁以及甜點,要讓花蓮 26 號始於燉飯,但不止步於燉飯,希望國人一起支持。

技轉業者:計畫生產、使用國產米愛地球
協憶公司品牌總監吳敏鍾開玩笑表示,自己是「帶槍投靠」,協憶是義大利餐廳的食材供應商,過去進口燉飯米、橄欖油等,但只要有台灣在地品牌,公司一定力推,因此一知道有花蓮 26 號這個產品,便立刻與花改場聯繫,並取得授權。
去年契作七分地、約一公噸產量的花蓮 26 號已全數售罄,且因為訂單愈排愈長,目前契作面積已經增加了七公頃。
聯采公司經理廖子稘指出,聯采原是食材進口商,近年著重在地食材的變化,也開發無化學添加的產品。早在花蓮 26 號命名前,聯采就參與研究、測試、推廣,現在已經有產品推出,未來將與稻農契作,採有機栽種,也會提供農民合理的收購價格,提供好產品給消費端,達到食材的良善循環。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大家都知道「好米來自富里」,因此得知花蓮 26 號問世,富里農會第一時間就技轉,希望農民有更多特色品種可以栽種,農會會保價收購、契作。「這是雙贏的結果,希望全國的好朋友愛護地球,多多採購台灣有的產品。

燉飯怎麼做?主廚來傳授
遠雄悅來飯店西餐主廚黃琦瑋現場示範燉飯的作法,先將平底鍋燒熱,倒入橄欖油後,炒香洋蔥及紅蘿蔔,聞到洋蔥香氣後再放入菇類,接著倒入燉飯米略翻炒,再慢慢加入熱高湯熬煮至米熟,最後加一點奶油增加香氣即可。
黃琦瑋提醒,燉飯米不用洗、更不用泡,直接下鍋才能炒出澱粉糊性。如果家中有白酒,也可以在炒香洋蔥後加一些酒在鍋中,燉飯會更香。另外,煮燉飯需要耐心,加入高湯後必須中、小火慢慢熬,讓米粒吸收湯汁,「大火只會讓高湯揮發掉,太浪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