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果樹走自然的路,林世豐自然農法,果實滋味豐美,客人讚譽「吃過才不枉此生」

順著世豐菓園的小路前行,每個轉彎都有新風景。枝幹粗壯的梅子與甜柿在蓊鬱的陡坡上交錯成綠色棚架;枇杷橙黃的果實、紫黑桑椹、芭樂,伴著坡頂的奇異果延展枝條;與隔鄰相同果樹排列整齊的果園相比,林世豐果園裡的色塊相互渲染,作物與土地交織成綺麗畫作。

從慣行農法轉成有機農民,再走上自然農法之路,林世豐務農歷程如山路波折。曾因轉型讓產量、客戶暴跌,但堅持維持理念,苦心打造豐饒環境,最終以多樣美味的農產品擄獲客人芳心,甚至直呼「吃過才不枉人生一回」。他滿足於以自然農法換得心裡富足,也自然守護山上一片美好風景。

林世豐與自然共處,產出的水果也滋味豐美。(攝影/孫維揚)

地震後返鄉,打造和平甜柿名聲

林世豐回憶童年時,假日只能留在家中幫父母整理果園、採收水果,讓他對務農毫無憧憬。身為獨子,他知道自己終將回家承接果園,但希望「晚一天是一天」。

然而林世豐父親某次採收梅子時不慎滾下山坡,治療後發現有失智現象,逐漸無法務農;年邁的母親也難以獨自承擔農事,他 1999 年回鄉務農,扛下務農與照顧雙親的擔子。

早期和平區甜柿產量高、價格好,林世豐又有務農經驗,承接果園之後維持家計並非難事。且他具貿易專長,當時台灣宅配市場萌芽,他成為山區甜柿產銷班班長後,帶領班員用直銷增加收入,農民們還替他冠上「天下第一甜柿班的最年輕班長」封號。

思索改變農法,因緣轉作有機

從農超過四年,林世豐感覺和平甜柿過度膨脹,想嘗試不同生產模式以利市場區隔。他接觸到有機農法,還到中興大學去聽相關講座。但當初講師分析台灣環境高溫多濕,農民從事有機不切實際,乃至他打退堂鼓。

許是打開潘朵拉寶盒,加上連年慣行農法,讓信奉佛法的林世豐自覺背負殺生業障,還因此找上師告解,被上師告誡「萬物都有靈」,暗喻他應改變務農道路。他當時尚未說服自己改變,結果身體嚴重久咳、影響日常生活,感覺慣行農法侵蝕身心,他決定漸進轉作有機,怪疾也不藥而癒。

除了廣讀有機農法資料,林世豐也找鄰近的有機甜柿農取經,嘗試在部分田區用苦楝油等有機資材取代農藥、照顧果園。原本想分階段轉型,結果他接受採訪後,報導令他誤以為自己形塑成「有機農民」,索性順應「天意」,2011 年將果園全部嘗試有機種植。

林世豐順應「天意」,自然農法讓果樹依照本性伸展枝條。(攝影/孫維揚)

收成與客戶只剩 10%,轉而發展自然農法

嘗試「全園有機」的當年,林世豐處境是「累、貴、慘」。他解釋,有機資材成本比傳統農藥、肥料高昂,使用門檻比較高,但果園病蟲害換成有機資材後大舉肆虐,導致當年甜柿收成量僅剩原有的 10%。鄰近果農也擔心他的果園向外擴散病蟲害,視他為眼中釘。

而且林世豐既有客戶習慣甜柿要大、甜、美,當他換成有機農法,甜柿變得外觀參差、光澤降低、甜感減少,因此收到不少客訴,還有人直接罵他「變得不老實」。他只剩不到原本 10% 的客人,自嘲若沒有因慣行農法而存下一些錢,恐怕無法撐過產銷劇減跟維持家計的雙重壓力。

不過林世豐堅持不再用慣行務農,加上接觸到木村秋則的報導,被他自然農法「讓作物、食物作自己」的概念吸引,受他耗費多年產出自然農法蘋果的歷程砥礪,「決定用十年拼了」。林世豐特意找阿榮農園等前輩請益,也獲得妻子龔貽君支持,2012 年轉為自然農法。

任植株自行生長、留雜草保護果園

自然農法雖省下農藥與肥料成本,但林世豐解釋,甜柿與梅子最初都因「水土不服」而變得衰弱。且為了維持果樹營養、減少曬傷或重心不均,他不矮化植株,任由果樹依環境生長,因此經常要冒著危險,攀上高大的果樹上採收果實,好幾次都從樹上摔落。

另外,坡地上的雜草長度經常高至過膝,干擾務農,頻繁人工割草又費時費力。林世豐自製沉重的「壓草神器」,定期到果園壓倒雜草,雜草至少兩週才會恢復直立,能降低割草次數。他亦分享,雜草是顧坡好夥伴,也能穩定土壤通氣性、含水量跟溫度,割草後的殘體還是天然的肥料,他甚至保留多樣的雜草在坡地,供給土壤不同的微量元素。

林世豐不用除草劑,而以自製的「壓草神器」讓雜草乖乖貼服坡地。(攝影/孫維揚)

果園處處有林世豐的巧思。受風較大的坡頂用芭樂取代怕風的甜柿;邊陲地方有繁茂的柑橘或咖啡作為綠籬,防止鄰田污染;甜柿枯萎就不再補植果樹,而是作天然棚架,種植蔓延性強的黃瓜、佛手瓜,防止坡地裸露並維持生產,他在巡田期間還可順手摘一些龍鬚菜,中午就多一盤佳餚享用。

深知實施自然農法後,只種梅子與甜柿的農忙期會過度集中,生產風險也更高,林世豐試種各種作物,因而有檸檬、芭樂、桑椹、奇異果等果樹,以確保客群有新的作物可採購。他還會測試不同的品種,如原本柑橘以桶柑、美人柑為主,近期他則試種清見與不知火。

實行自然農法兩、三年後,林世豐感受作物產量不斷恢復、植株也變得健壯,果園不僅生機蓬勃,對氣候變化的韌性也增加。他記得過往山區臨時暴雨,土石流曾直接貫穿鄰近的果園,造成嚴重災害,唯獨他的果園因平時的地被穩固,泥沙「繞道」而行,果樹與家人都安然無恙。

坡地爬滿龍鬚菜等葉菜,減少土壤裸露,也不時替林世豐「加菜」。(攝影/孫維揚)

生產加工品、經營好口碑,顧客死心塌地

有生產,還要有市場。林世豐分析,自然農法的作物無法再進入批發市場,也因售價較高,並非所有農電商都願意合作,最直接的方法是自己銷售。因擅用臉書等社群媒體,他以「世豐菓園」建立粉專跟社團,公告每季的農產品,也分享務農過程的心得、風景照,讓消費者體會自然農法的價值,增加訂購意願。

也因生鮮作物儲架壽命較短,桑椹等水果不耐運輸,林世豐跟龔貽君也製作許多農產加工品,增加產品品項跟耐久性。如桶柑就有桶柑糖片;梅子則有 Q 梅、脆梅、黃梅醬等。事實上,兩人為了保障食安,篩選原料就很嚴謹,次級品經常直接淘汰,加工用具的殺菌、防蟲等步驟從不馬虎,兩人常在加工繁忙期工作至深夜,早晨又到田間工作。

多年經營自己口碑,林世豐擁有許多死忠顧客。一本書店老闆 Miru 因緣得知林世豐,嘗試訂購他的甜柿,品嚐後令她一口接一口,並不斷訂購不同水果享用。她也分享,每次購買林世豐的梅子,香氣就充斥廚房,讓人陶醉,在製作成果醬或搭配味增用於料理,往往讓她的顧客驚艷,「他對農產品和土地的心,吃得出來」。

台南蘇小姐早期喜愛日本甜柿,朋友送給她林世豐種植的甜柿後,她入口覺得幸福感滿溢,「比日本的好吃」,後來成為他超過十年的老客戶。她也得知林世豐美味、健康的農產品背後,都是跟自然環境共好留下的珍寶,只要有機會都會多買一些,分送給好友後都佳評如潮。現在她跟家人一起搶訂,以免林世豐的產品甫釋出就售罄,「吃過才不枉人生一回」。

採下的梅子要經層層把關品質,才最製成美味的加工品。(攝影/孫維揚)
林世豐的梅子製成味增沾醬,鹹甜滋味加上芬芳香氣,廣受客人喜愛。(照片提供/一本書店)

招募志工傳遞價值,散播理念守護環境

除了顧客,林世豐會定期招募志工,幫他分攤農務,並希望他們從中體會自然農法的價值。苗栗王小姐擔任林世豐的志工數次,從中感受林世豐夫妻想要人、農作、環境共好,堅持理念至今,面對務農的收穫起伏都正向看待,「相當可貴」。她並強調,吃過林世豐的水果,才知道作物最天然的香氣與風味,她有機會都會採購,或乾脆再上山當志工,用勞動換取鮮美的水果。

顧客與志工的回饋,林世豐心領神會,他發現許多客人明白自然農法的價值,接受他產品價格偏高,每年產量、價格因環境變化而波動,仍繼續支持。他也分享相同理念的農民生活給顧客,「不一定只購買我的產品」。

面對氣候變化劇烈,務農挑戰增加,林世豐卻篤定維持自然農法,並期許自己的產品影響更多人,願意用購買守護環境,以此延續後世。他為此繁忙,但心中富足踏實,還可欣賞果園瑰麗的風景,他直言「這才是身為農民的快樂」。

林世豐優質的農產品與自然農法理念圈粉大量客戶,訂單應接不暇。(攝影/孫維揚)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