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群島,原住民的農耕方式成為了糧食主權與氣候韌性的典範。
Marilou Fitero和她當時六歲的女兒Dianne,幾個小時以來都蜷縮在桌子底下,雙手緊緊地貼著耳朵,嘗試阻絕時速215公里的颱風所發出的恐怖聲響,以及剝離自屋頂的鐵片圍繞飛過市鎮的可怕聲音。
巴丹群島省是菲律賓最小的島嶼省份,位於菲律賓群島的最北端。這個孤立的島嶼群位於太平洋的颱風生成帶,居住著18,000多名面對強勁風暴所展現的韌性而聞名的依萬特(Ivatan)原住民。
但是,一個超強颱風–Kiko,曾經是島上經歷過最具破壞性的颱風之一,當時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水沒電,而人們不得不在災後從不同的地點收集飲用水。對於喜歡看電視的女兒Dianne來說,颱風則奪走了她最愛的消遣。
菲律賓每年約遭受20次的颱風侵襲,由於氣候變遷的緣故,颱風的破壞力逐漸增加。來自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2019年的一份報告宣稱,菲律賓是面臨氣候危機風險最大的國家。
資深科學家Rodel Lasco博士以較簡單的語言描述颱風:它們是一種風力非常強大的天氣現象,像颶風一樣具有破壞力,同時並伴隨著強烈的降雨。
Lasco博士是Oscar M. Lopez Center的執行董事,該中心是一家位於菲律賓帕西格市的基金會,利用科學為弱勢族群建立氣候韌性。Lasco博士表示,分析模型顯示颱風數量有減少的趨勢,但預期每次發生的颱風都會更加強烈。Lasco博士向FairPlanet說道:即使只有一次強烈颱風,但也可能對社區造成嚴重的破壞。
島上依賴的主要生計活動之一是農業,幾位伊萬特農民(如Fitero)也留意到了發生在巴丹群島上的類似趨勢。
儘管關於氣候變遷的理論討論幾乎尚未進入到主流的對話之中,但將原住民知識與科學融入於農耕實務的伊萬特人已觀察到,颱風越來越少、越來越強,使得他們的季節性耕作日期變得更難預測、更難遵循。
對於一個重度仰賴觀光業為生的族群,再加上深深根植於農業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氣候危機對他們的工作與糧食安全都構成重大的威脅。
農業是生存的同義詞
Magdalena Fabre是一位72歲的農民,她幾乎不記得自己幾歲時開始陪伴父母到他們位於巴丹群島上的Mahatao農場。農耕與她的童年深深交織在一起,以至於她也已經記不起自己的手指第一次觸摸泥土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在孩提時代,我的父母會要求我把他們的工具帶到我們的農場,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學會的。我必須在農場上幫助我的父母,因為農業是生存的代名詞。」Fabre告訴FairPlanet。
Fabre是11家之口的長女,和她那一代的許多人一樣,她家種植農作物主要是為了餬口。由於巴丹群島經常受到颱風的侵襲,uvi(山藥)和wakay(地瓜)等根莖類作物是理想的種植選擇。這些作物生長在地下,與長在地面上的稻米榖粒相比,較不容易受到強風和暴雨的影響。
蒸熟後的山藥和地瓜通常可搭配各種食材一起食用,它們含有豐富的纖維、鉀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於強化血糖的控制,這與菲律賓人常吃的白米不同,因為白米與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在菲律賓本島,這些根莖類作物通常會被加工做成甜食點心。
Fabre回憶道:我們只採收當天所需要的蔬菜份量,由於以前沒有市場,我們會將多餘的蔬菜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轉賣給其他有我們所需蔬菜的家庭。
人類學家Maria Helen Dayo博士曾在巴丹群島進行多項有關農業與性別的研究,她指出依萬特人的種植方式反映了他們對食物永續性的態度。
「他們會根據需求進行漸次收成,而他們所採收的一些糧食也會保存在小型榖倉之中,或留在地面上先用樹葉覆蓋,直到再次需要時才會種植」Dayo博士告訴 FairPlanet。
糧食生產也是透過輪作根莖作物來維持,農民會依據當時的情況種植山藥或地瓜。
根據菲律賓農業部和農業研究局(DA-BAR)與菲律賓大學洛斯巴諾斯校區的農業與食品科學學院(UPLB-CAFS)共同出版的「適應氣候變遷的故事」(Stories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指出,多數伊萬特農民為了因應該省多變的氣候,採用以根莖作物為主的農耕制度。
伊萬特農民也讓他們的土地每兩到三年休耕一次,以保持土壤的天然肥力。在這段期間,土地會被用來放牧,同時也讓土壤進行再生。
對Fabre和許多其他伊萬特農民而言,農耕方式是傳統的有機或自然生長,因為他們喜歡食用有機的農產品。他們也避免化肥的使用,因為化肥會對土壤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Dayo博士推崇這種耕作文化的永續元素。她認為,若能加以扶持,這種農耕方式將可讓巴丹群島成為糧食主權的可行模式,而糧食主權是對抗糧食不安全的重要架構,尤其是在面對氣候危機的時刻。
在Hannah Wittman所撰寫「糧食主權:食物與自然的新權利架構」的期刊文章中,Nyéléni糧食主權論壇將糧食主權定義為:人民有權獲得健康且符合文化風俗的糧食,這些糧食是透過生態健全且永續的方式生產,人民也有權決定自己的糧食與農業系統。
文中並進一步指出:糧食主權需要優先考量地方和國家的經濟與市場,並賦予農民與家庭式農民權力來驅動農業、家計式漁業、牧園主導式放牧,以及基於環境、社會與經濟永續性的糧食生產、分配與消費。
然而,儘管許多長輩持續實踐永續的自然農業,這種生活方式對現代人而言卻不那麼熟悉,他們已轉向更為「穩定」的謀生方式,例如旅遊業。
重振「薪傳」
Evangeline Nanud是巴丹群島省Uyugan市的一位農業小學教師,她分享說,現在的孩子覺得在田間進行耕作非常困難。與她那一代不同的是,這一代族群不是在田間長大的。
「現在的年輕一代幾乎不知道如何握住鋤頭,他們的手只會拿手機」她打趣道。
Nanud教五年級學生蔬菜種植。在她的課堂上,學生分組進行種植、採收和烹飪蔬菜,例如茄子、芋頭和高麗菜。據她觀察,年輕一代吃加工食品長大,後來才開始欣賞蔬菜和農業。
在旅遊業的高峰期,由於農民優先將蔬菜賣給收入較高的旅遊業者,因此一般家庭無法從農民手中買到蔬菜,導致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
Nanud繼續補充說:孩子們需要培養對農業的熱愛,因為我們的未來並不明朗。
根據菲律賓統計局(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與FairPlanet分享的一份私人數據表顯示,自2020年起,在COVID-19疫情流行的早期,以及菲律賓近三年的封鎖期間,抵達菲律賓島的遊客人數急劇下滑至10,000人。這導致島上的農業重新受到重視。
「長輩認為農業是打雜的工作,因為耕作很困難。他們會叫我們在學校努力讀書,以免在炎熱的天氣下工作。」Delfin回憶道。
然而,他後來意識到,處於像他們這樣的島嶼省份,農業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必須繼續。
Delfin說:對我們伊萬特人來說,耕作絕對不應該被放棄,因為我們原住民的生活與我們的土地有著緊密的關係。Delfin繼續說:土地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復原力和生存都仰賴於土地。
在疫情封鎖期間,嚴格的檢疫規定讓這個緊密結合的社區人們彼此無法互相見面,因此他們轉而一起耕作。這是少數被允許的社區活動之一,因為它被歸類為「必需性工作」。
Delfin強調社區團結的重要性,並表示即使有現代科技,人們仍有責任互相幫助。
雖然颱風Kiko破壞了基礎建設,但在巴丹群島卻是零傷亡,許多人相信這些必須歸功於他們強烈的社區和組織意識。
在首都,Lasco博士對未來世代仍抱持樂觀態度。「伊萬特人曾經飽受強烈颱風、風雨的侵襲。他們的存在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社區適應力榜樣。」他說道。
具氣候適應性的居所
回到Fitero飽受颱風Kiko摧殘的家,Dianne在慶祝她的七歲生日,餐桌上混合著伊萬特主食和首都的影響力。然而,伊萬特文化的精髓依然存在。長輩們一起收穫和烹煮山藥、地瓜和薑黃飯,而孩子們則享用小份的傳統菜餚。
第二天,Fitero回到她的小塊土地上繼續耕作。她分享說,她曾在馬尼拉工作多年,但最後選擇回到島上務農,因為這對於一個密切照顧成長中女兒的母親來說,是一個實際的選擇。
然而,生活並不是很輕鬆–下雨時,她和Dianne會拿出地毯來擦拭從鐵皮屋頂上漏下來的水。由於農民難以儲蓄,因此購買修補屋頂所需的水泥也得再等等。
與文中作者共同生活幾個禮拜之後,Dianne表示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攝影師。她希望存夠錢,將來可以蓋一棟傳統的伊萬特石屋,這樣當像Kiko這麼強大的颱風再次肆虐他們的家時,他們的屋頂「就不會逃走」。
摘譯文章出處:
Geela Garcia. August 6 2024. Farming in the eye of the storm. FairPlane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airplanet.org/story/sustainable-farming-in-philippines-typhoon-climate-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