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騰的故事從15歲那年開始,當時他國中畢業後便離開了古坑,來到台中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家人希望他能先學習一技之長,因為從農實在辛苦。劉易騰在台中度過了13個年頭,直到28歲時,因為妻子的工作調職中國,他們面臨了一個重大抉擇。雖然妻子本打算辭職,但在老闆的邀請下,劉易騰和家人決定一同前往中國,從事鞋面加工廠的工作。那段時間雖然沒有非常富有,卻過得十分幸福順利。但在2007年,隨著阿嬤的生病,意識到陪伴家人的重要,同時加工廠也因景氣要收場,返鄉的契機終於來臨。
回到雲林後,家裡給了劉易騰六甲地照顧。起初種植了竹筍、柳丁和咖啡,但他很快意識到應該專注於一種作物。受2003年咖啡節等文化風潮的啟發,加上他兒時與阿公的咖啡記憶,他回憶起阿公早年用鍋子炒咖啡豆,研磨包裝後帶去市場販賣,劉易騰決定全力投入咖啡的種植。
劉易騰記憶中的荷苞山,是當地孩子們賺取零用錢的好地方。
當時有兩種主要的經濟作物,一種是咖啡苗,阿公會指派兄弟姊妹們到荷苞山裡拔咖啡苗,並告訴他們咖啡苗要拔多高,於是孩子們便會跑去山裡拔這些咖啡苗。另一種經濟來源是撿拾油桐樹的種子,撿回來曬乾後,把籽挖出來賣掉,也能換到零用錢。劉易騰的家族與咖啡產業密不可分,這些經歷讓咖啡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返鄉後,劉易騰從零開始,參加了公所開設的咖啡種植課程,並擔任咖啡節的志工,隨著經驗累積,他甚至能夠教授他人咖啡的歷史與種植技術。從一個菜鳥逐漸變成了專家,他認為要成功推廣咖啡產品,必須對其背景和種植流程了如指掌。
從一顆種子到一杯咖啡
2008年返鄉以來,劉易騰經過六年的努力,建立了咖啡園、後製加工場、烘焙場及咖啡廳。如今,他的莊園主打「從一顆種子到一杯咖啡」的教育體驗,結合食農教育,讓遊客了解咖啡豆的誕生與製作過程。未來,劉易騰期望能夠串連雲林整體產業,透過青農合作,打造全年無休的深度之旅,從採收、手作到餐桌,並融入教育與歷史,讓更多人看見雲林的產業價值。
劉易騰不僅從這些記憶中汲取靈感,還感受到家族與咖啡產業的深厚連結。這一段家庭歷史成了他堅定推動咖啡事業的動力,也讓他在返鄉後的每一步都充滿意義,不僅為家族延續了咖啡的傳承,也為雲林的咖啡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工資的國家不應該鼓勵種植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