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日式飯糰遇上台灣油飯—台中市永春國小交換供餐活動紀實

文.圖|陳儒瑋
首圖|陳怡璇

手洗乾淨了嗎?我們來挑戰做飯糰吧!把飯放在保鮮膜上,把飯用保鮮膜包起來,輕輕地握著飯,再用海苔捲起來,飯糰就完成了!

隨著福井縣南越特別支援學校櫻川朗江營養教諭自行拍攝錄製的《飯糰之歌》輕快旋律,臺中市永春國小六年二班的學生們熟練地捏出了屬於自己的黃豆海帶芽飯糰,開心地大口品嚐起來。

12月12日週四這天是2024年臺日韓學校午餐交換計畫的最後一場正式活動,由第二次參與的櫻川營養教師與首次嘗試的楊尚凡營養師交換食譜並實際供餐。

臺灣學生享用的是大豆海帶芽飯糰、酥炸鰆魚塊、柴魚拌油菜、什錦燴菜(bokkake / 福井縣鄉土料理)、蘋果、味噌湯和牛奶。

尚凡營養師表示,這餐以裹粉土魠魚條替換原本食譜中的鰆魚,另外什錦燴菜中的白蔥因難以取得,改為洋蔥和青蔥,味噌湯則是新增菜色。

當我隨機詢問參與跨國交流的六年二班以及隔壁班級的學生:「你們最喜歡哪一道?」大多數學生的答案是「酥炸土魠魚塊」,不過也有不少人特別喜愛黃豆海帶芽飯糰。

對於我的小小事市調結果,尚凡營養師笑著說:

果然炸物還是學生的最愛啊!

日本學生則是品嚐尚凡營養師設計的傳統油飯、香烤雞腿、關東煮、翠綠油菜、魚湯及柑橘。

線上交流的時候,櫻川老師詢問出席的高中生最愛哪道,油飯、雞腿平分秋色。不過最後櫻川老師還追加了一題:全部都愛的請舉手!只見螢幕上這群高中生全部舉手,笑得十分燦爛。

尚凡營養師向日本學生解釋:

油飯是台灣象徵幸福的傳統料理,常作為彌月禮物搭配雞腿與紅蛋。透過這些食物,不僅能看到台灣的飲食文化,也能反映從過去重男輕女到現在追求性別平權的社會變遷。

活動中,永春國小的學生們也提出了許多問題。

其中一位同學好奇地問:

請問你們有像台灣一樣,午餐會供應特別餐點的日子嗎?

櫻川營養教師笑著回答:

有啊!像是七夕、十五夜或端午節,我們會準備應景的節慶餐點。例如即將來臨的冬至,我們會吃日文發音帶有 n 的食物,像南瓜,祈求新一年的好運。

接著,台灣學生又問:

那你們最喜歡什麼午餐菜色呢?

櫻川老師說:

我們這裡的學生最喜歡沾了黃豆粉的炸麵包,另外味噌拉麵也非常受歡迎哦!


本專案計畫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大享食育協會主辦。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