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0707》強風橫掃雲嘉沿海,五成溫室倒塌、八成牡蠣流失,損失慘重

丹娜絲颱風昨 (6) 日於嘉義布袋登陸,沿海強風肆虐,雲嘉農漁民一夜無眠。嘉義太保、水上、六腳等地溫室大面積倒塌,番茄、洋香瓜幾乎全軍覆沒,東石八成蚵棚被吹走或損毀,牡蠣幾乎全數流失,農漁民損失皆百萬起跳。強風甚至吹垮玉豐碾米廠,裝滿公糧的筒倉倒塌,損失近兩億。

雲林古坑的小黃瓜與葉菜受災嚴重,水稻、玉米、花生倒伏泡水,復耕遙遙無期。災後復建困難重重,農民盼政府即時協助重振生產。

丹娜絲颱風由嘉義登陸,許多溫室不敵強風,倒塌慘狀一片。(照片提供/吳世彥)

溫室農業重創,嘉義洋香瓜災後難重建

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理事長吳世彥細數,清晨 12 點後開始狂風驟雨,此次太保、水上、六腳的溫室「全部躲不掉」,農民們傳來的照片景況一片狼藉,小番茄、洋香瓜「今年都提早下課」。

吳世彥說明,溫室被颱風吹破、風雨灌進果園,發育中的洋香瓜遭殃、滿目瘡痍的番茄溫室也必須整理才能復耕。然而,颱風過後的重建需求量大,農民勢必得排隊,今年能否重建仍是未知數。

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縣許多溫室結構扭曲、損毀。(照片提供/吳世彥)

溫室重建成本高

相對於露天農田,溫室重建、復耕的成本高得多。吳世彥認為,此次颱風恐將讓很多人黯然離農。以洋香瓜為例,簡易型溫室每分地整理費用約 5 至 10 萬、重建要 90 萬,而溫室面積越大,重建支出越驚人,「會嚇跑一堆人。」

面對氣候變遷,許多露天栽培的農民轉向設施栽培,但蓋了溫室仍躲不過無情風雨,「這次一定會大洗牌。」吳世彥分析,此次倒塌的多是簡易型溫室,簡易型溫室的主結構為錏管,風災結果顯示錏管難以抵抗 12 級以上強風。強固型溫室的災情相對輕,他的溫室為強固型,僅塑膠布吹破,約 20 萬元即可維修,雖然強固型溫室每分地建置費用高達 180 萬元,不過卻更能抗災。

相較於簡易型溫室,強固型溫室較能在風災中穩住結構。(照片提供/吳世彥)

強風吹垮太保溫室,幾乎無人投保設施

「沒想到如此嚴重」。嘉義太保青農徐方已提早一週多加固溫室,仍在這次颱風過境時慘敗。他昨晚嘗試在溫室中與風雨搏鬥,然而手機不斷跳出陣風強度高於 13、14 級警訊,溫室持續破洞,他索性放棄抵抗。「太保溫室應該倒塌至少 7 成」。且據他所知,六角、鹿草等地區的溫室也都受害嚴重。

今晨場勘,發現番茄溫室全倒、洋香瓜溫室也外露骨架,他直接對外公告今年產季結束。徐方表示,洋香瓜屬於高價水果,品質稍微下降就失去價值,目前植株經風雨摧殘,無法再供應養分,果實接下來也易腐敗,種種因素疊加,不得不取消洋香瓜預購名單,辦理退費。

徐方提及,溫室設備造價高,他的番茄溫室僅 2.7 分地,設備損失就破百萬元,還不包含復耕、清園等成本。雖然農業保險也有將設施納入投保範圍,但農民想不到這次風雨猛烈,加上大部分農民都不清楚設施農業保險的適用對象、受理辦法等,幾乎無人投保。亦即這次溫室損害,恐怕無人能有理賠彌補損失。

颱風吹破溫室,洋香瓜受風雨摧殘,從準備採收變成全部折損。(照片提供/徐方)
破網在這次颱風中都算是「輕度受害」。(照片提供/徐方)

雲林溫室農損慘重 葉菜小黃瓜泡水、水稻玉米全倒伏

雲林縣溫室同樣災情慘重,雲林縣青農聯誼會古坑分會會長柯力誌表示,丹娜絲颱風從嘉義縣登陸後,接著轉往古坑、竹山,然後又轉向,古坑鄉被颱風掃了兩次,造成五成溫室破損,古坑的溫室大多種植小黃瓜、短期葉菜,溫室破損後被雨水灌入,便無法收成。

柯力誌認為,菜價短期內勢必出現波動,且可能會維持數個月,因為嘉義、雲林溫室都嚴重破損,農民即便想修復都必須排隊,「溫室公司的電話從半夜就開始打不通了」,若要等清園、重新搭建起溫室、復耕,「最快可能年底才有機會」。

雲林縣農業處表示,麥寮鄉、東勢鄉、台西鄉等三鄉鎮,均達到最大陣風每秒 24.5 公尺以上,強風使得許多作物彎腰、伏地。青農聯誼會台西分會會長吳家禎細數,雲林沿海地區的一期水稻大多收割,但尚有部分一期水稻收割在即,因颱風倒伏;玉米有的田區幾乎全倒;提早採收的花生無法曬乾,接在蒜頭、洋蔥後的花生,因種植時間晚、尚未採收,只能泡在水中。

雲林沿海玉米因颱風嚴重倒伏。(照片提供/吳家禎)

嘉義玉豐碾米廠米倉倒塌,損失近兩億

成立於 1950 年的嘉義玉豐碾米廠,位於迎風面的布袋、義竹交界地帶,本次遭遇 75 年來最嚴重風災,裝滿公糧的筒倉設備不堪重負,至少有四座倒塌、凹陷,單一筒倉容量達 1500 公噸,估計損失接近兩億元。

第三代經營者翁潤身指出,這些筒倉其實是 2020 年新建的設施,並非老舊設備,但仍抵擋不住丹娜絲颱風挾帶的猛烈風勢。風災也造成電線桿傾倒、網路中斷,滿目瘡痍,翁潤身感嘆,要走回正軌還有很長一段路。

嘉義民雄牛斗山盛產蓮藕、一年一收,今年產季也因丹娜絲颱風提前結束。藕農許圃筵昨夜未闔眼,一大早全家起床巡田,他種有一甲多蓮藕,僅採收三分之一,其餘全數蓮葉斷裂,保守估計損失50 萬,接下來一週必須搶挖,盡可能挽回收入,「今年牛斗山蓮藕提早結束,面積越大越慘。」

YouTube video

丹娜絲重創東石蚵棚,八成牡蠣恐流失海中

丹娜絲颱風在嘉南沿海,更掀起驚人 17 級陣風,人已無法在戶外行走,連車子都可能被風推翻,街面上的招牌被強風打落,老舊鐵皮屋頂被掀翻,東石甚至有紅磚老屋屋頂被吹破,磚瓦鐵皮在天空亂飛、橫掃、砸破窗戶,猶如危險的傷人利器。

強風讓嘉義海線養蚵戶損失慘重。東石養蚵戶陳宏聰表示,現在正是東石蚵成熟採收時間,大約有八成牡蠣都吊養在海上蚵棚,損失難以計數。海面上蚵棚吹走,扯斷錨定繩索後亂撞相疊,即使部分蚵棚還在海上,下面吊掛的牡蠣可能也已脫落,蚵串任憑海流帶走,現在東石幾乎沒有牡蠣了。

陸地災情也很嚴重,路樹倒塌房屋、招牌損壞,東石昨晚 11 點開始停電,至記者截稿時仍未恢復電力供應,許多村落通訊中斷。由於外海浪仍大,漁民無法出海作業,許多人只能先整理家裡環境,待外海風浪平靜再出海巡查。

嘉義東石產量佔全國一半,目前正是嘉義蚵農收成季節,丹娜絲災情恐讓夏季都吃不到鮮甜的台灣蚵仔,也會進一步衝擊本土蚵農的市場。

颱風強勁風浪摧毀大量東石蚵棚,即便部分蚵棚還留在海上,吊掛的蚵串也多被海浪打落。(照片提供/丁健家)

延伸閱讀:

丹娜絲颱風0707》麻豆文旦落果八成,酪梨農損四成,北門七股魚塭潰堤

丹娜絲颱風0707》強風橫掃雲嘉沿海,五成溫室倒塌、八成牡蠣流失,損失慘重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