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都市農耕(上):社區大學,一起來種菜

文圖 / 張晏熒、陳郁雯

在綠油油的農田中奔跑的日子有多久已經不曾見過了,隨著工業化的興起,工廠與道路取代了農園,生活中所吃的食物也是人工製成的,就連生活態度也開始匆忙了起來。然而對於土地的關懷、自然的嚮往,卻仍然有一群人默默的在都市叢林中努力推廣著、堅持著。

也許你會在各個社區大學的課程中看見「快樂的假日農夫」、「自己種菜自己吃」的課程名稱,你可能會問「都市裡哪來的農田可以耕種」?它可能存在於深山中某個地主提供出來的土地,也可能存在於都市中的某個角落,也有可能在我們每個人的屋頂空地。

這些社大課程對自然農耕提供了不一樣的理念與故事,例如新莊社大從工廠旁建立起的生態農園、執著還給自然一個淨土,自然沒有病蟲害的文山社大樟湖農園、提倡草不要除得太乾淨,要有放得下的生活態度的士林社大菜菜子農園,以及重視土壤強調身土不二的大安、中山、信義社大等,這些社大課程的開設帶來的是一種對土地生產糧食能力的推崇與肯定,也是一種綠色生活態度的提升。

兼顧生態與農耕 快樂的城市農夫—新莊社大

位於新北市泰山區中港西路一百卅六巷的生態農園,附近工廠林立,路上來來往往都是貨車,但誰也沒想到在這樣的環境下,還保有一塊「綠洲」,這是新莊社區大學的「生態農園」,供給學員們假日來種菜。生態農園早期的連絡人陳品潔在《城市農夫詩畫 新莊社大生態農園專輯》一書裡,這麼形容著:「這是一塊用傻子和水澆灌的新莊人伊甸園」。

目前生態農園是由新莊社大的生態關懷社、社大農園班及農園工作隊共同經營。生態關懷社是由參加「生態社」,並進行社區植調、步道踏查、生態解說的學員組成;社大農園班則是當期選修「大家一起來種菜」課程,在園區進行有機農作課程及實作的學員;農園工作隊是未加入生態社或社大農園班,但仍持續在農園種菜或願意維護園區運作的學員。


生態農園種菜教學實景

二○○四年時,新莊社區大學的老師鄧旭容捐贈一千坪的土地,期許能永續經營,從整地到挖生態池學員都自己來,種菜也按照生態農法,以無毒、不噴灑農藥、無化學肥料、無除草機,不驅趕菜蟲的理念堅持著:「等蟲子吃完我們再吃。」

「大家一起來種菜」的講師林俊育說:「原本一開始新莊社大是全部都想做生態園的部分,完全沒有想到要教學農園,到後來覺得一千坪的土地其實很大,可以做不同的利用,才結合作教學農園,所以到二○○七年,新莊社大也才邀請我來開課。但因為生態農園附近工廠很多,有很多工業廢土,而且雜草都長得不是跟人一樣高,就是到半腰,所以一開始最辛苦了,都是學員們一起奮鬥從除芒草開始,有人挖排水溝,有人撿石塊,有人接水管,一鏟一鏟的開疆闢土,才有現在的生態農園。」


生態農園的「城市農夫」滿足的照顧著自己耕種的蔬菜

「很多第一期的學員都對生態農園多了一份革命情感,最後都自願留下來成為農園工作隊,但目前也保留了約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生態園區,農園工作隊也必須順便維護生態園區的部分。」林俊育說。但他也表示,新莊社大的生態農園最特別的部分,就是保留生態園的部分,所以在「大家一起來種菜」的課程裡,會額外增加了生態介紹及夜間觀察的部分,算是比較有特色的課程,目前當期的學員有廿八位,農園工作隊則有廿四位,隔周三晚上上課,隔周六有實務課程。

新莊社大主任秘書廖秀春也表示,農園設立的目標是為大新莊地區(新莊、泰山、五股)多留一塊綠地,讓社區民眾有可以親近土地的機會,了解自然生態運作的地方,在這七年來的一路摸索,有許多人的幫助,讓農園生態持續成長與發展,逐漸成為新莊社區大學的辦學特色之一。

廖秀春表示,農園班從第一批的十五人到現在超過三百人,也有數不清的志工,從一塊荒蕪的地到現在規畫良好的農園,一個自我紀錄歷程,也證明在工業區也可有這樣一塊綠地,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

新莊社大「大家一起來種菜」課程的學員王太太興奮的說:「我覺得到生態農園來種菜很快樂,比養育自己的孩子還快樂,我現在在自家的陽台空地也有種菜,我也很喜歡那麼一個自己的小天地。」

廖秀春也說,社大的生態農園正式展示工業區的社區畸零地也可以多元利用,並展現生態土地的多樣性。新莊人口密集,他們已經化不可能為可能,這樣的農園也可以讓附近學童直接看到蔬菜生長,未來也考慮慢慢可以接受預約對外開放。

回歸自然 掌握時機 輕鬆杜絕病蟲害─文山社大

位於木柵貓空的樟樹步道旁有一大片農園,每到週六下午總是看到一群人在整齊分割的畦地上努力耕作。這是文山社區大學與樟湖自然農園共同合作開設的課程──「自己種菜自己吃」,擔任此課程的老師張滿堂表示,人們每天的食物來源總是添加太多人工化學物質,有害人體健康,因此希望讓民眾能夠以有機的方式自己種植農作物,採取不用化學肥料、不噴灑農藥的自然農法概念,回歸與自然共存的生活。


實作農園景觀

在為期四個月的課程裡,約有卅十位同學參與,課程內容包括翻土、整地、造畦、施肥、播種、病蟲害防範、當季蔬菜種植及校外教學等,其中最為辛苦的步驟便是翻土,目的是為了讓表土與底層土壤替換,將經過休耕、已恢復地力的底層土翻到表面上,讓土地功能永續被使用。而在約一分地的實作農園內,張滿堂更堅持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養成乾淨、整齊的習慣,不應隨意擺放任何與農耕無關的物品,或是其他人工的塑膠物,但仍然有同學無法遵守。


整齊地擺放在一旁的雨鞋

張滿堂表示,曾經有位同學種植絲瓜,由於其幼苗需罩上透明塑膠袋防寒,因此總是看到塑膠袋掉落在地上,這位同學認為土地會分解塑膠袋,於是便把它們埋入土壤中,每次總要其他同學跟在他的背後再把塑膠袋挖出來,張滿堂老師笑著說:「同學還沾沾自喜的認為土壤真的會自己分解外來物,直到我們跟他說,是大家把塑膠袋挖出來的,他才覺得不好意思。」

而對於自然農法,張滿堂認為一般市面上的種子都是從人工溫室裡栽培出來的,抵抗力較弱,因此每次耕種時需要「留種」,讓種子留下來沿用至下次的耕種,才能使種子恢復抵抗力及野性。他說,秀明農法便是採取此種概念,但與此課程不同的地方在於秀明農法不施肥也很少澆水,提倡純自然耕種,因此也稱為「懶人農法」;但課程裡則採用有機肥料,讓同學利用自家廚餘製作有機堆肥。因此兩者比較下,秀明農法的農作物種出來很小,而課程裡種出來的雖然不像一般農藥噴灑的農作物這麼漂亮,但外觀大小適中,而且是健康安全的。

然而許多人認為如果不噴灑農藥,植物很容易被蟲吃光,張滿堂說:「植物就像人一樣,若太過受保護抵抗力就會弱,容易受到病毒入侵,植物也會被蟲吃。」但當種子是經過自然耕種留下時,就會比在溫室裡栽培的更具野性,抵抗力強自然不會有蟲,加上適量的施肥,植物會加快生長。當植物生長到最高峰時,抵抗力會開始下降,此時就必須抓準時機,趕在蟲來時收成,如此便能把病蟲害的威脅降到最低。

張滿堂表示,除了在課堂上教授基本的實作技巧外,也會帶領同學到其它的有機農場參訪,學習多元的農法。他認為,在台灣有許多人已經開始提倡有機農法,例如從加拿大來到台灣推廣有機堆肥製作的劉力學,其理念與想法非常好,尤其在這個添加化學物料的生活環境中,更需要讓人們了解自然農法的重要性,張滿堂說:「唯有自己親手種才會知道農作物的來源,也才能吃的安心。」(下篇待續)

 
左圖:每塊土地插著學員的名牌
右圖:流動式的雞舍,現已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