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麥」擱來啊:台灣近代小麥栽植史

文圖/ WONG JUN-FA  首圖/ Munch

這幾年住在高雄,見一些崛起的新麵包店總愛強調在地食材,如東山龍眼或者枋山芒果,但作麵包的麵粉,卻沒聽說是在地生產,或許有些人會浮現疑問:台灣人常吃麵包和麵條,卻為何與原料小麥很陌生?難道酷熱台灣真的容不下麥子?

2010年三月間,台中大雅舉辦「小麥節」,很多台灣人才猛然發現,咦,原來位處熱帶、亞熱帶的台灣,也種小麥啊?一般人印象中,麥子是很「西洋」或者至少是「溫帶」、「北方」的作物,卻萬萬沒想到,其實,在酷熱的南方島嶼台灣,小麥栽植其實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麥浪蹤影曾遍及北中南。這段由日本殖民政府農事試驗單位和在地農民開啟的技術史詩,可是波瀾起伏,一如近代台灣的身世。

日本時代的麥種改良

本地最早的小麥品種繁多,統稱為「在來種」,據稱由早期渡台先民自中國華南引進,但詳細時代已不可考。在來麥種多為晚熟種,有著耐旱的優點,在日本時代進行麥種改良之前,曾於台南、嘉義、雲林三地的海墘旱地種作,不過其缺點是產量低且生育期長,加上農民種法粗放,質量低落。在來種在南部的面積最曾高達7,000餘甲,不過因日本殖民政府大力獎掖糖業,加上1920至1930年間嘉南大圳興工,埤圳灌溉系統日趨完整,農民為求取更高的經濟效益,紛紛轉作甘蔗或其它雜作。在來種小麥田面積自1922年(大正11年)起漸少,至1931年(昭和6年),種植面積已減少到500公頃,只有極盛期的1/16。


(台灣最早的小麥品種「在來種」。圖片來源:《台灣雜糧作物品種圖說》165頁)

在小麥種植面積減少的同時,小麥及小麥粉的需求卻與日遽增,當時尚需從中國(中華民國)、關東、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進口。台灣自產小麥,成為重要的糧政課題。大正元年(1912),在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擔任技手的磯永吉就力倡台灣應利用秋收後種作小麥,可彌補日本內地及殖民地台灣之糧食匱乏,不用自國外進口。他的想法是,利用二期稻作到隔年一期作,即每年十、十一月至隔年三、四月間的四個月到四個半月水田休閒期種作,這構想看起來容易,卻有著品種產量、產期等重大問題待克服。

在國內糧食需求迫切的引導下,台灣猶如大型實驗室般,由農政單位開啟了麥種實驗。首先是大正六年(1917),台中廳農會試驗場(註一)進行為期5年的計畫,內容為小麥的採種分離、遺傳力、生產力、繁殖等品種改良試驗。這個具歷史意義的實驗擇定的地點是台中州沿海的鄉鎮,主要是在鹿港(菜園角、洪崛寮、蕃社)一地。根據由台中州農會出版的文獻記載,小麥的試種,不只農業試驗所和農民的結合,甚至還動員了警察、甲長、保正負責種子數量的調查。南方則有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在鹽水港、樸仔腳、下湖口、土庫、西螺、北港及虎尾等地設置了試驗麥場。

大正11年(1922),由台中廳農會試驗場改組的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在完成5年實驗後,持續進行小麥試種的實驗。其構思仍延續著磯永吉的想法,即利用中部秋收後到隔年春天稻作間約為時四個月到四個半月的空閒種作,如此能讓農地得到充份的利用。沒想到,試種的結果是從播種到熟成竟要170天,導致隔年的一期稻作插秧耽擱了,米的產量銳減,於是,這個小麥裏作的計畫嘎然而止。日本人對於台灣土地作物特性及風土氣候的摸索,遭遇了挫敗,但農業單位想培育出適應台灣風土麥種的企圖並未止息。

但是,在這次的試驗中並非毫無收獲,他們發現自日本埼玉縣農事試驗場引進的中晚熟麥種「埼玉27號」產量高,是個優良的品種,但這種來自溫帶氣候的麥種到台灣後卻有點水土不服,對於赤銹病的抵抗力薄弱,致使產量懸殊。僅管如此,埼玉27號仍是當時最優良的品種之一,在幾年內被大量推廣種植。


(日治時期栽植面積最廣的品種—埼玉27號。圖片來源:《台灣雜糧作物品種圖說》頁153)

昭和7年(1932),包括總督府的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及嘉義農事試驗支所、台中州、台南州立農事試驗場以及配合的各地農家,合作開啟了麥種改良計畫,目標是改善埼玉27號的缺點,以選出早熟而抗病力強的麥種。試驗場選了數種外國(包括美國、澳洲、法、加拿大、西班牙、印度)、日本及台灣本島在來種品系進行配種選育,這時,適逢台灣稻米優良品種蓬萊米的選出並推廣種植,台灣水田間的在來米紛紛由蓬萊米取代,這種早熟的稻米,使得秋天收獲時間提早,小麥裏作的構想推進到成熟的時機。優良麥種選育,在昭和7年的這年,歷經10年的構思與實驗,終於露出一線曙光!

昭和13年(1938)至昭和20年(1945)間,台中州農事試驗場相繼小麥新品種31種--台中1號至32號(缺27號),原本栽種面積最大的品種埼玉27號栽種面積銳減,而新品種開始在中部各鄉鎮發芽抽穗。台灣的小麥主要產區也從南部海邊旱地轉移至中部。昭和16年(1941),台灣的小麥產量高達10,450公頃,其中,台中州的產量便高達全台灣95%,但其後因太平洋戰爭,烽火四起,肥料等諸多資材無法供應,單位面積快速下降,戰爭結束前兩年-昭和18年(1943)竟只剩300公斤。

日本人在台灣選育麥種及試種的實驗成果,得出一個結論:台灣真是個種麥的好所在。因為台灣的冬天天候溫暖,麥子生長快速,在日本內地,麥作需六個月,在台灣,卻只要四個月,足足少了兩個月。但麥子品質優良,得後續作為食物才見真章。昭和7年,試種的小麥為試驗麩質,曾送給海南製粉株式會社及鐵道旅館磨製成麵粉及作成麵包,經過鑑定及比較,證實遠比日本本島來得高,是非常優異的小麥呢!

戰後中部興建農會麥種倉庫

1945年,二戰結束,台灣由國民政府接手統治,國號紀元從昭和改為民國,一個新的時代彷彿來臨。各地的農事試驗所雖易手,仍持續進行著麥種改良工作。但當時因戰爭摧殘,民生凋蔽,嚴峻的社會民生情境讓小麥種植數度浮上議會質詢檯面。當時,國民政府除接受美援之美國生產剩餘小麥,也提倡小麥種作。民國36年1月,省議員黃純青在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提議,比照日本時代,鼓勵農民利用晚稻收獲後的空田種麥以增加糧食。民國38年,大量軍民由國民政府帶領來台,激增的人口讓糧食問題更顯嚴重,為此,議員李崇禮也再度提案獎勵麥作。民國39年,根據民國40年台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的施政報告,民國39年(1950)的小麥生產量為191,00公噸,為日治時期最高產量近3倍。

民國42年,因小麥種植漸行推廣,麥種因台灣氣溫及濕度緣故易敗壞,保存設施需求因而衍生。主政農業事務的農復會(全稱為「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於是在小麥主要產區台中興建「麥種倉庫」共11座,用以保存麥種,這些倉庫成為台灣島上特殊的農業地景與資產。

民國45年,臨時省議會議員陳長壽在議會質詢,除台中二萬甲以外,全台七、八十萬甲的種稻地未被鼓勵耕作小麥,重點在於根本沒有人看過麥子,因此要求省政府培養懂得種麥的技術人才。當時的糧食局局長李連春則回應:以中部為中心,擴及苗栗、新竹,另外,台南、雲林也增加很多。小麥種作看似又恢復了日本時期的景況,冬天的台灣農田,重現黃金麥浪搖曳的動人景緻。

好景不常,民國52-53年間,政府採取高價外銷米,低價進口糧食的政策,小麥價格直直落,民國53年起小麥栽培面積顯著減少。民國55年起,因美援480號法案停止實行,無法再行配發小麥給台灣,省議員又主張台灣全面種麥以支應國內所需。民國63年,議員賴榮松質詢提到,54年以後,因外國小麥較便宜,糧食局即停止收購,小麥價格一落千丈。民62年,世界能源危機,運輸不易,且糧食短缺,省議員再度提倡國內應鼓勵小麥種植。

回首從國民政府從1945年來台後到民國63的能源危機的二十多年期間,小麥主要被視為一種糧食作物被討論提倡,之後則開始被視為釀酒的原料,這轉折可說見證了台灣整體經濟環境及民生需求的變遷。

契作小麥供應釀酒

民國64年,台灣省煙酒公賣局埔里酒廠開始與中部麥農契作小麥,以作為酒麴釀造紹興酒之用。民國67至83年間,栽種面積約1000頃,主要產區為台中縣大雅、潭子、神岡,台中市西屯區及彰化縣秀水、二林、福興等鄉鎮。其後,因開放菸酒進口,國產紹興酒滯銷,民國84年起,公賣局的保價收購政策取消,停止契作。民國72年3月,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育優良麥種「台中選2號」,74-84年期間為被栽培最廣的小麥品種。

民國89年起,台中縣大雅鄉麥農和金門縣農業試驗所合作,生產的小麥則賣給金門麥農作種,後續則作為高粱酒釀造用。目前,台灣有九成麥子都產自大雅,其它如高雄美濃、苗栗苑里、台南學甲、宜蘭員山等也有少數種植,主要供應於磨粉以為麵包烘焙用。


(2010年,種植於高雄美濃的小麥)

回首台灣小麥栽植史,品種從百年前的野放在來種,演變到歷經農事試驗場與麥農合手於田間、試驗場培育出的優良品種。栽種地域則是從中、南部海邊的不毛旱地,轉移到台中為主。麥的利用也呈顯了麵粉、麵包、釀酒,甚至製作味素等多重用途的變遷。從被遺忘的農業文獻中,透過泛黃的書頁探訪這段小麥在台灣「在地化」的技術史歷程,可真是曲折離奇而又滋滋有味!

目前,台灣各地都漸漸有人嘗試小麥栽植種作,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當我們吃下街角麵包店剛出爐的香噴噴麵包,會標榜著原料小麥可是Made In Taiwan呢!

註:台中廳農會試驗場為今日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的前身。其創立於1920年,最初由台中廳農會試驗場及南投廳農會試驗場合併而成為台中州立農會試驗場,1924年更名為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其後歷經改隸更名,1960年定名為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延伸閱讀

台灣小麥,好久不見!專題導覽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