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期待的初二媽媽味

對初結婚的女性來說,第一年的除夕夜是最難度過的。

又不幸的,當新婚的幸福感還滿滿的籠罩時,並不會想到這個即將到來的日子,因此心理上也沒有太多預備著,一直到除夕這夜很快的到來。

我一直記得這個轉換到另一個家庭的第一個除夕夜,看見桌上的菜餚時,我才深深震撼到,我父母的家,餐桌上是愛與溫暖的重要演繹之地。那天夜裡,我擔心電話裡說話的聲音會忍不住哽咽,因此不敢打電話回家。在這桌滿滿熱鬧的團聚之時,我想到家裡餐桌上的菜色;想到木桌下有一爐父親準備的炭火。這個除夕夜雖然露出笑容吃這餐飯,但心裡早已孤單的想飛奔回家去了。

初二一回到家,才放下那股難過,充滿踏實沉著的穩穩開心起來,媽媽小聲的問我前夜的除夕菜色,她馬上就看穿我心裡想的,初二那一桌子的豐盛也是我滿滿的思念。

第二年,我開始進廚房準備年菜。看起來也許有點辛苦,但是一個下午奮戰下來,身體累了,心裡卻大大的滿足。因為那一桌子菜是複製於母親的味道,拼盤裡有海蜇皮、炸腰果,Q滑的白菜魚皮羹、有番茄醬汁的魯蹄膀,當我吃著這些菜不再覺得那麼孤單難過了。

在小時候的印象裡,因為貧困的關係,沒有太多全家出門旅行的機會、也很少出門上餐館。每到節日,媽媽就會開始在腦海裡安排她的菜單,她會說:「這次我來糋瘦肉好某?還有魯大封,阿干欲甲腰果豆?」感覺可以點喜歡吃的菜又充滿她的構想,當她這樣問孩子的時候,早就止不住牽引著口水,並且雀躍的等待這一天的來臨。

媽媽學菜最早是來自台中後驛的[宮本食堂],住在食堂隔壁的日子,房子後面媽媽的廚房就通食堂的廚房,她學到了食堂招牌菜~[玻璃排]。另外家裡唯一的一本大食譜~味全家政班出版的[中國菜]也是她常常翻看的,這裡面有很多她曾經製作試驗的菜色,每個菜她看著就可以做得出來。還有出門吃辦桌時,那些入口的菜色,她回家想想猜一猜也可以複製的九成模樣出來,當然還有承自外婆的手藝,外婆家的炸肉丸到現在還是大家念念不忘的菜。

媽媽很勤勞在廚房裡變化這些菜色來,甚至所有孩子想吃的,她跟爸爸就可以變出來。想吃外面的早餐店,就在假日一大早起來揉麵做饅頭跟豆漿,真真實實的變出豆漿饅頭早餐來。想吃臭豆腐就去找到臭豆腐供應商,買來一大板炸上一鍋一鍋,搓上小黃瓜讓大家吃個夠。想吃肉圓就一再而再的試驗,做出她自己都很自豪媲美肉圓店的肉圓。我也還記得她跟爸爸兩個人努力換手打蛋,想用炒鍋烤出一個蛋糕的回憶。

這一些對食物的熱愛,只是因為貧窮的時刻用雙手換來的,因為一大家子的人想去外面吃這些食物總得花上很大一筆錢,那是負擔不起的。媽媽每次都說再窮都不能節省吃的,她沒有浪費買食材、也沒有出門吃餐館,但經常是用腦筋跟双手去變化出來的。印象中的每一個節日都是這些餐桌上的食物回憶,一年又一年的豐盛胃囊。

也因為這樣,家裡除夕夜的菜色通常是一年之中的最高潮,就連番茄花籃、圍邊的小黃瓜切花都出籠了,豐盛的菜色可以讓大家蹦蹦跳跳的期待好久。

媽媽的除夕菜是很不同一般的,我記得味道很特別鮮香的吐司鑲蛋,那是用去邊土司抹上蝦泥後鑲上半個鹹蛋黃、然後油炸;還有腰果豆,通常媽媽得炸出上桌的兩倍份量,因為上桌前會被一顆顆偷吃掉只留剩下一半;糋瘦肉是用五香粉跟蒜頭、胡椒調味的肉片,沾地瓜粉去炸,味道很香,可以吃上很多片;番茄魚是類似糖醋的做法,我們都稱做thoo-ma-tooh魚,就是日本話的番茄,這是用草魚中段切大片去油炸之後裹上番茄醬汁的菜,也是我最喜歡的菜;我喜歡那吃起來很肥厚的魚肚和著一點青椒、洋蔥香。

海蜇皮也是百吃不膩,還有清爽好喝的豬肚湯….。

長大以後這些年,有些油膩的菜色已經被媽媽愛變化的心情更替了。我會在家裡偶而做出這些菜,如果做得不傳真,就回家去問她,也總能得到一些小提點。

有些媽媽的重點菜,我承襲了下來。然後在另一張餐桌上開始爐灶,讓這些有趣的菜色增添再另一個屋子裡。我知道從每一年的年菜裡已經看到父母家給我的,我也開始變化每一年出現的菜色。這樣的除夕夜不需要再難過了,而且過兩天就可以開心吃到初二的媽媽菜了。

今年的初二是很讓我期待的,因為媽媽又像小時後那樣預先告訴我她構想的菜色了。而且,應大家的要求她要重做很久沒出現的thoo-ma-tooh魚(番茄魚),她偷偷的說:重點是要加一點辣椒醬,嘿~嘿~原來是辣椒醬,難怪吃起來不會覺得番茄醬膩口。就算我看著那本大食譜照著作也沒看到配方有辣椒醬,這也是媽媽的厲害,她不是只有照食譜作菜而已。

已經要步入中年的我們,特別總是會懷念起小時候餐桌上的菜色。不管熱量了!初二這天我就是要吃媽媽味。


↑媽媽的大食譜

↑重做媽媽菜[土司蝦拖],是用蝦泥鑲上鹹蛋黃的菜色。
三色蘿蔔糕
變化的媽媽菜,三色蘿蔔糕(南瓜、甜菜根、白蘿蔔)。
拼盤
承接下來的媽媽菜[大拼盤],還有涼拌海蜇皮的菜色,但是已經慢慢變化內容了。
紅繡球
↑承接之後慢慢改良的媽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