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後連日大雨,引發台灣十年來最嚴重的稻熱病。許多稻穀成了空包彈,農委會也破天荒補助受災農民,但卻要求農民拿買肥料的收據去換補助金,除了造成農民不便,更有專家質疑,施肥過多可能引起稻熱病,農委會卻反過頭來以買肥料收據為補助依據,與近年力推的合理化施肥理念背道而馳。
十年來最嚴重稻熱病
每年五月初,是稻熱病的好發季節,農民通常會在稻米抽穗前3~5天,噴灑預防性農藥。今年清明節後連日大雨,農藥多被沖掉,之後又出大太陽,高溫多濕的天氣,提供稻熱病最好的發病溫床。
在溪洲使用自然農法種稻的葉豐瑞無奈地說,氮肥施過多、植株間距太密集,都可能引起稻熱病;但他只在前期施過一次有機肥,密度也不高,稻米卻還是中標罹病,產量下滑兩成。他判斷,可能是抽穗時下大雨,授粉不完全,「除了天災,也不知道能說什麼了。」
但有許多農政專家觀察,今年稻熱病嚴重,可是有些罹病田區隔壁的稻子還是長得很好,「主要可能還是田間管理出問題。」
台中區農改場副研究員廖君達表示,稻熱病是由病原菌寄生引起,氣溫超過20度、濕度達90%以上,就有可能感染稻熱病。他指出,今年三月中旬之前,氣候乾燥,肥料吸收差,有農民為求效益多施了些肥,但若施過多氮肥,植株會因成長過快、細胞壁較薄,病蟲害就有可趁之機。
農委會統計,今年約有30萬公頃農地受到稻熱病侵襲,罹病率約在12~35%,平均產量減少一到四成,堪稱十年來最嚴重。農委會過去只針對寒害、颱風、豪雨等天然災害補助,今年破天荒專案補助稻熱病:若受災田區超過八成,可以領清園補助每公頃3萬6千元;其餘的則是補貼肥料,農民拿著購買肥料的收據,每公頃最高可領6千元。
補貼肥料,更應宣導合理化施肥
農委會強調,此舉是為了補貼農民因稻熱病減少的損失;但有農民痛批,二期稻作都還沒開始,農委會此舉形同鼓勵農民囤積肥料。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林國慶也質疑:「改善稻熱病和補助肥料有什麼關係?」更與政府近年推動的合理化施肥背道而馳。
農委會研究指出,稻熱病除了氣候因素,過度施肥更是一大原因。林國慶認為,政府只是藉著肥料名義,補貼農民損失,卻沒有想清楚補助政策能否從根本改善稻熱病,「政策有很大討論空間,補助肥料可能有更大的副作用。」他認為,應全盤檢討稻熱病發生的原因,若證實和過度施肥有關,應鼓勵農民合理化施肥。
台中區農改場估計,稻子生長期間只需施四次肥,抽穗後就不必再施肥。廖君達認為,政府補助肥料,對農民有直接助益;但農民長期習慣以肥料換取產量,氣候變遷越來越極端,農民要有合理化施肥的觀念。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則回應,防治病蟲害由防檢局負責,農糧署的工作是補貼農民損失,補助肥料不代表鼓勵農民施重肥,「所以我們一分地只補助600元肥料啊!」他說,肥料是農民一定會用到的資材,補助肥料最方便可行,稻熱病屬可預防的病蟲害,不符合「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無法直接對農民補貼,未來也不可能納入天災給付。
品種改良緩不濟急
除了環境和氣候,有農民認為政府應盡量開發抗稻熱病的稻米品種。對此,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助理研究員陳榮坤搖頭說:「緩不濟急。」他說,台南11號耕種面積約佔全台六成,民國93年研發成功,標榜產量高且稻熱病抗性強,但是到民國95年就淪陷了。
根據農政單位研究,單一品種只要種植超過5000公頃,就會感染稻熱病;新品種平均一年半,就會失去抗病性,「如果有抗病性好、產量又不錯的品種,農民會不搶著種嗎?」陳榮坤認為,研發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稻熱病傳播的速度,農民還是要從合理化施肥、正確用藥著手。
栽種面積增加,稻熱病不致影響米價
稻熱病雖讓產量減少,不過農委會今年推動休耕地活化,種稻面積增加八千公頃,農民和農政單位本預期公糧會爆倉、米價大崩盤,但稻熱病正好降低產銷失衡的衝擊,米價應不致有太大波動,農政單位鬆了一口氣,然而產銷失衡的問題仍值得重視。
近年我國的稻米產量大增使得公糧倉爆倉,政府只好陸續把米賣給糧商,政府用高價保價收,最終確讓糧商用低價向政府標進,糧商再用高價放回消費市場,每年用公款幾百億元收購,就這樣愈來愈薄,完全沒有回到消費者。肥料補助政策也像是大黑洞一樣,農民用1/2的價錢買到肥料,只因為收購商、公糧都是以重量計價,肥料當然要愈用愈多,最後病害也會愈來愈多,政府還要再補貼農損,這什麼鬼政策,又肥到不肖肥料商。此外沒有合適的病害預警機制,稻熱病、二化螟的族群變化沒有監控,特到爆發都來不急了,農人不是來不急施藥,就是施超量,這對產量與對食品安全都是嚴重的影響,政府最終還是在地方民代的催逼下發放補貼,又是一個鬼政策。
停止肥料補助、停止保價收購、落實農業科學於農戶實踐。
說的真有道理!稻熱病還補助肥料…頭腦壞掉!
就是台灣化學肥料有補助太便宜,老農貪肥下非常重的氮素肥才會*稻熱病*以公糧品種台南11號而言,每分地最高合理施肥重重量為100KG(不論及NPK就是台肥40KG兩包半)
一般老農貪肥都會下到四包160KG以上 這樣的水田基本上是微生物與害虫的床除了用ppp333降氮素吸收還要使用大量的殺虫劑,合理化施肥用藥扣掉成本每分地可以賺到NT$5000,老農的貪肥貪藥做法基本上一分地有NT$1000根本要偷笑了!
公糧保價收購也不過是肥了大糧商!!
基本上在台灣 是*補助*害了農作產業環境
*農業*也不應該是該退休老人的工作
在台灣搞農業補助基本上是為了選舉選票,而休耕是拿走耕作的水給工業使用!
錯誤的政策+貪污就是斷送未來的劇毒!!!
有機水稻田是地層下陷與環境保護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是!誰在乎呢?
一般不過是看看就盲評亂罵或被有心人操弄然後淡忘。。
毗耕計畫:請不吝指正
其一:如何落實農業科學
其二:如何讓農戶願意實行農業科學
真的!!!~* 根本神回應!~*
老農年紀大了 種米太辛苦
我都不大吃米
因為吃了就感覺很累很想睡覺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一大堆
要能科學管理
怎麼樣才能讓年輕人願意下田
做管理跟肥料農業控管
不要再讓老農傻傻辛苦白辛苦
務農的人老是要流淚
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