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市售黃豆有9成是基因改造,這些在國外拿來當飼料的黃豆,卻是國內孩子學校營養午餐盤中的食物。基隆市一位國小學童媽媽張明麗,為了讓孩子吃到真正的「營養午餐」,自告奮勇競選家長會長,說服校長和家長採購非基改黃豆,還和一群媽媽到處義賣二手物品,經過10個月努力,湊足改買非基改黃豆每月要多支出的8千元差額。基隆復興國小學童,今天起,就能享用到營養健康的非基改黃豆。
大病一場 體會飲食重要
「我們怎能讓台灣淪為基改活體實驗室,孩子不是實驗品!」前天在台北市的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聚集了一群反對基改食物的民眾。講台上,基隆市七堵復興國小家長會長張明麗,大聲宣講基改的壞處,表情看起來略顯生澀,眼神卻無比堅定。
張明麗是主婦聯盟社員,也是復興國小家長會長。2年前,她還是個病人;但更多時候,她只是一個擔憂孩子健康的平凡家庭主婦。
前年,張明麗發現自己的身體出了狀況,到泌尿科、婦產科、癌症科檢查,做了無數斷層掃描,卻找不出原因,醫生對她說:「我們無法診斷還未成形的疾病。」後來她聽從一位癌症朋友的建議,拿頭髮去化驗,赫然發現自己竟然汞、砷中毒,「當時覺得很恐怖,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張明麗轉從飲食下手,尋找健康、天然食材,去年認識主婦聯盟合作社,才發現原來許多人都有健康飲食需求,她每週和社區居民,固定團購食材,調整飲食後,她的病不藥而癒,連長期過敏的女兒,過敏體質都好轉,讓她更加篤信健康飲食的力量。
儘管在家採用最健康的食材,張明麗卻無法掌握小孩在學校的餐盤內容。去年女兒讀幼稚園大班後,她開始關心營養午餐,發現學校受限預算,只能採用基因改造黃豆,苦思之後,她決定自告奮勇競選家長會長,從體制內改革營養午餐。
擺攤義賣 非基改午餐今天開跑
張明麗瘦弱的身軀,卻充滿無比的意志力。「一開始,我就跟他們說了,『要錢,我沒有;要命一條。』」 她笑說,一般學校的家長會長都要很會捐錢、募款,但她沒錢、只會做事。而她也確實發揮「很會做事」的專長,在學校辦食育講座、遊說家長支持非基改黃豆,連基隆市政府都發文建議轄內學校,不要採用基改製品,但這紙公文沒有約束力,張明麗決定靠自己。
復興國小是全校100人的小學校,連團膳廠商都不願意承包午餐,卻也因此保留廚娘制度,由專責老師採買食材。張明麗計算,要讓全校學生吃到非基改黃豆,每個月會增加8千元成本,在她的遊說下,校長、老師、家長及廚娘都願意嘗試, 但錢從哪裡來?張明麗曾調查家長願不願意一個月多出100元餐費,正反方各佔一半。
後來張明麗靈機一動,向學校家長募二手物品,「像這個筆、鞋子,都是家長捐的,手工皂是我姊姊無償提供,」站在被文具、杯子、肥皂、鞋子包圍的販賣攤位前,張明麗說,其實很多人家中都有閒置的東西,許多根本連用都沒用過,聽到要募款,都大方捐出來。還有台東農友被她的理念感動,無償提供香蕉、黑糯米,「我很不好意思,叫他們不要捐,農友才收一點錢。」
張明麗和一群熱血的學校媽媽,今年一月起,到附近社區、校慶義賣物品,募得1萬元,「今天(14日)開始,我們學校的小孩,就能吃到非基改食材了!」她難掩開心地說。和張明麗一起擺攤義賣籌款的家長黃曉平表示,經過這段時間的教育,她也逐漸替家人選用非基改製品,每個月只要多100元,就能守護孩子健康,她絕對義不容辭。
參與體制 溫柔革命守護下一代健康
一年多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張明麗歸功於家長和校長的支持。她鼓勵更多關心營養午餐的家長,投入家長會,直接和學校對話,「其實我也可以天天幫孩子帶便當,但唯有從制度改革,才能讓每個孩子都吃到健康的食物。」她透露,除了非基改黃豆,目前正在和農友洽談,希望讓孩子每月能吃到一頓自然農法的米飯。
長期關注學童營養午餐的主婦聯盟基金會秘書長黃嘉琳,竪起大拇指稱讚復興國小與家長會。她表示,目前主婦聯盟正在推動透明標示,希望至少在營養午餐中,標示基因改造製品,「雖然標示出來應該很恐怖」,但至少能讓家長,更認識基改製品及其影響。
黃嘉琳也鼓勵家長,多多參與學校事務,就算沒時間當家長會長,至少可以到學校分享資訊、進行遊說,用溫柔革命,守護下一代健康。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您好
文中「基隆縣」政府,應屬誤植,是基隆市政府喔!
啊阿不好意思,立刻來修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