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豐八年前辭去電腦工程師的工作,回到台中新社老家,接下父親留下來的農園,轉行當農夫。
接手家園後,張山豐徹底改造家中農園,慣行改有機,1.5公頃的農園原先種滿橘子,也改為種植數十種作物、植物,包括櫻花、芭蕉、芭樂、土肉桂、水蜜桃、番茄、結頭菜、小麥等。
勤練功 看見什麼種什麼
「 有些農夫一生只種一兩種作物,市場一變就會有風險。」張山豐種高單價的洋香瓜,也種幾十塊就能買一大把的香蘭葉,他認為種各種作物就像「練功」,一方面精進種植技術,另一方面也試試看銷售狀況。
金庸小說裡,張三豐是武當派大俠,而台中新社的張山豐,則是個力求精進的有機農夫。他參加農委會的農民學院課程,直呼「好好玩」。開車途中遇到小農在田間忙活,他好奇下車詢問:「你為什麼要這樣種?可以教我嗎?」他的農場通過慈心有機驗證,他也參加台中市東勢區蔬菜產銷班,是唯一取得有機驗證的班員。
勤練功,是因為在通路上吃過太多苦頭。和許多農夫一樣,張山豐擔心產量,也憂心銷路,與通路商互動上也遇過許多挫折。
找通路 善心護持非長久
從農的頭一兩年,張山豐承襲父親留下的整片橘子樹,以橘子為主要銷售作物,但是他那時處於有機轉型期,仍在摸索種植技術,消費者的口味到通路商的收購價,都讓他萬分苦惱,「種橘子讓我看盡人情冷暖,怕種不出來,也擔心賣不出去,每年冬天我都要看人臉色過日子。」
張山豐的姐姐在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工作,鼓勵他走有機之路,在他銷售遇到困難時也大力援助。張山豐感謝慈心「護持」農友度過難關,讓他既感動又感慨:「感動的是有人認同我種出來的是好東西,感慨的是為什麼好東西卻需要幫忙才能賣出。」
從農頭一兩年的經驗,讓張山豐體悟良多:「我種的作物種類必須改變,從農頭幾年的確需要有人來幫忙賣,但終究要走出自己的路,要讓人家願意來搶購,一直靠善心人士護持是走不長久的。」
尋特色 作物栽培適地種
有一陣子,張山豐在農場附近發現野生的番茄。他認為野生番茄都能生長,他的農場為何不種番茄?他分析市場情況,秋冬為番茄主要產季,因為夏季高溫不適合番茄生長,但是他的農場海拔六百到八百公尺,溫度較低,很適合在夏季種番茄。
同時也有通路商與張山豐講定,要收購他的夏季番茄,讓他更有信心,在農場的溫室裡種滿番茄,預計夏季每週可以出貨至少一百斤的番茄。但是當要收購時,通路商卻開出極低的價格,張山豐幾經考量後拒絕出貨,因為他認為「價格一旦被壓低,就很難再爬上來了。」
又回到通路的問題。精進種植技術、謹慎選擇作物種類之後,還是被通路問題卡住。
憤慨嗎?他笑笑:「遇到盤商不收購或壓低價格,憤慨也沒用呀,只能找新的通路。」樂天的他,就像雨後的作物,雖然大雨降下,渾身濕透,但雨後放晴,又重新施展身手,他有了新的體悟:「 我覺得有機產業不需要被神聖化,人就是人,要生活,要營利,不需要抱怨盤商。」
做麵包 添購設備不求人
他為夏季番茄找出路,在宜蘭大學的有機資訊網張貼訊息,雖然沒有爆量訂單,但陸續都有人下單,烘焙店等商家、小家庭都買他的夏季番茄。
這一關讓張山豐更加篤定,要走一條不求人的路:「農人要走自己的路,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農產加工。」他找來加工設備,從鎖瓶器、標籤機、蒸餾機、小麥拖榖機到麵包窯,能自己做他就自己做,像是麵包窯他自己花十萬買材料,看網路學蓋窯,花費兩個月蓋好,能改裝就自己改,像是小麥脫榖機,他用小車床改裝,省去原先一台要兩萬多的費用。
果乾、果醬、醋、老薑粉等,都是張山豐自家農產加工的練功項目。
麵包,是張山豐心目中最完滿的加工品。他農場的各式作物,包括火龍果、香蔥、南瓜、芭蕉、肉桂等,都能加進麵包。張山豐也自己種小麥,「我們做的全麥麵粉麵包,從生產到加工都在我們農場完成,顧客可以吃到我們的心意。」
山鳥們吃好逗相報,相揪路過張山豐的農場,「一開始看到一兩隻小鳥覺得很可愛,結果數十隻、上百隻聚過來,我從沒看過這麼一大群鳥,把我戶外的小麥都吃光了!」張山豐說,還好,他溫室裡的小麥才是種植主力,「所以我跟山鳥們還是好朋友啦!」
做加工 農場作物皆素材
薰衣草純露、土肉桂露,則是張山豐歷經多年練功後,在麵包之外的兩項主打加工品。張山豐的農場也有種薰衣草,蒸餾後做成薰衣草純露,可作為肌膚保溼讓姑娘水噹噹,或噴在室內讓小寶寶好入眠,「我農場的薰衣草生長狀況很好,一棵可以抵過人家一堆,而且蒸餾後市場需求度很高。」
至於用台灣土肉桂葉做成的土肉桂露,張山豐說,肉桂露不含酒精,但是含有肉桂醛、丁香酚、香豆素等有益人體的營養素,很適合素食者飲用。
話說張山豐務農八年以來,從生產、通路到加工等環節,都有他辛勤練功的體會,他說作物「有機栽培、多樣少量、重點加工」將是他從今爾後的重要心法,「一直練功也不是辦法,總也要維持一定的生計呀!」
從農路 家人支持一起過
單一作物、大規模種植,一直不是張山豐選擇的從農路數,他認為有機栽培、多樣少量雖然費工,但絕不會是浪費時間。他以採收甜桃為例:「沒有殺蟲劑的幫助,為了避免果蠅叮咬,每一顆甜桃都必須套上袋子,然而這傻乎乎的時間,對我而言一點都不浪費,人生這樣也過,那樣也過,能伴著理想輕輕走過,心裡就覺得踏實與幸福。」
聽了張山豐一番「練功心法論」,張山豐的太太許恩綝在旁不疾不徐補了句:「說好聽叫『練功』,其實是『亂搞』吧!」
在太太眼中「亂搞」的張山豐,也以孫悟空自居。聊到最近農場採收蟠桃,他說:「我要當孫悟空,不用大鬧天宮,在我農場就能悠閒啃桃子啦!如果我是那潑猴,那許恩綝就是我人生的如來,不同的是,我根本不想離開這溫馨的五指山,五百年一點都不夠!」
──────────────────────────────────────────────────────
張山豐 04-25941212 0936281111 farmer@greentime.tw
風林小築 台中市新社區福興里民裕32-3號(台21線5.8公里處)
風林小築的網站 http://www.greentime.tw/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