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蟲害用「昆蟲香水」 取代化學農藥

要解決作物蟲害,不一定非農藥不可。農委會藥毒所開發十九種「昆蟲性費洛蒙」,以昆蟲交配時發出的性費洛蒙為誘餌,可有效減少害蟲數量,而且不影響生態環境。目前有十種昆蟲性費洛蒙可試量產,其中三種準備申請技轉招標,日後上市後將造福更多農友,對有機農業也有正面效益。

性費洛蒙 昆蟲間吸引交配的「香水」

10369868_909399075742530_1211336762719579553_n
藥毒所研發的甘藷蟻象誘蟲器。 提供/藥毒所

昆蟲成蟲為了吸引遠處的同類前來交配,所散發出來的化學物質,被稱為性費洛蒙。生產釋放性費洛蒙的器官便是性費洛蒙腺體。

藥毒所副研究員洪巧珍說,作物生長時常有主要的害蟲,利用該昆蟲的性費洛蒙來誘捕,可以有效降低害蟲數量。昆蟲性費洛蒙的收集、純化、誘捕裝置需要長時間的研究,目前藥毒所開發十九種昆蟲性費洛蒙,可運用在果樹、甘藷、玉米、蔬菜、水稻等作物。

洪巧珍解釋,性費洛蒙的誘餌劑量約0.1到5毫克,最多可在田間發揮六個月,而且每種昆蟲性費洛蒙只能誘捕單一害蟲,對其他生物沒有影響,「是田間管理害蟲的好幫手」。

藥毒所開發的十九種昆蟲費洛蒙誘餌,可以作物類別來分。果樹類的害蟲有八種,分別為荔枝細蛾、花姬捲葉蛾、粗腳姬捲葉蛾、桃折心蟲、番石榴粉介殼蟲、柑橘粉介殼蟲、黑角舞蛾及小白紋毒蛾。

蔬菜類害蟲有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番茄夜蛾及豆莢斑螟等五種。雜糧及特作類害蟲有亞洲玉米螟、甘藷蟻象、水稻二化螟、茶姬捲葉蛾、粉斑螟蛾及印度榖蛾等六種。

藥毒所研發十九種昆蟲性費洛蒙

10447754_909399509075820_2030486946427930582_n
花姬捲葉蛾誘蟲器 提供/藥毒所

這十九種昆蟲性費洛蒙,從飼養、鑑定成分、收集到可以派上用場,都需要花費長時間的研究工作。

洪巧珍說,鑑定性費洛蒙的成份後,還需要研發應用方法,「一種蟲需要一種運用方法,我們必須養大量的蟲子,但這跟養狗養貓不一樣,沒有現成飼料可以買,飼料也要自己研發。」

性費洛蒙誘餌可監測害蟲數量,也可大量撲殺。比方說,楊桃果園的害蟲為花姬捲葉蛾,當每個誘蟲器每週誘引蟲數低於十隻時,就不需要施藥防治。而花椰菜從種植開始,每分地設二十個小菜蛾性費洛蒙誘蟲器,全期進行誘殺,每分地可省下約五千元的防治成本。

研究昆蟲性費洛蒙三十年的洪巧珍,大學讀昆蟲學系,研究所讀植物病蟲害學,博士論文研究本土害蟲花姬捲葉蛾的性費洛蒙。台灣早期研究性費洛蒙的知名研究者周延鑫、謝豐國、黃振聲,都曾是洪巧珍的老師或主管。

一種昆蟲一種性費洛蒙 需更多研究人員投入

1907714_909399962409108_8037751553765008065_n
提供瓦楞紙供豆莢螟化蛹 提供/藥毒所

雖然研究多年,但洪巧珍坦言剛開始投入時,看到一般農藥用下去蟲子就死一堆,反觀昆蟲性費洛蒙研究曠日廢時,又沒法馬上看到成效,「對自己不太有信心」。但慢慢的發展出運用方法,而且有農友實際試用,發現頗有成效。

霧峰的一位有機高麗菜農友,在洪巧珍的協助下,七年前開始用昆蟲性費洛蒙防治斜紋夜蛾,現在一甲地的高麗菜,只發現兩顆受到蟲害。

洪巧珍說:「使用昆蟲性費洛蒙跟一般農藥很不一樣,需要一定的知識跟用法,使用者也要有耐心,才能慢慢看出成效。」

「昆蟲性費洛蒙這一塊有生理、養蟲、產品開發等面向,需要化學、生物、昆蟲等領域的人才,要組成一個研究團隊也不為過。」 從研究計畫助理到如今被稱為「昆蟲香水的推廣媽媽」,洪巧珍說,她都快六十歲了,希望有更多人投入昆蟲性費洛蒙這個領域。

藥毒所研發的十九種昆蟲性費洛蒙,其中有十種可達量產的應用階段。由於昆蟲性費洛蒙屬於生物農藥,依照農藥管理法必須申請許可證後才能販賣。洪巧珍說,目前打算整理三支昆蟲性費洛蒙的登記資料,之後就可進行技轉,由廠商接手推廣。

台灣的生物農藥只佔農藥市場0.6% 發展潛力大

10378096_909400115742426_2133084189878597923_n
小菜蛾被誘捕情形 提供/藥毒所

目前台灣共核發七十張生物農藥許可證,其中昆蟲性費洛蒙的許可證有五張。台灣去年的生物農藥賣出3755萬,與台灣農藥市場的銷售額67億新台幣相比,只佔了0.6%。若以全球農藥市場來看,生物農藥的比率為約3.74%。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植物防疫組組長張瑞璋說:「我們會想辦法儘快讓昆蟲費洛蒙作為生物農藥來上市,但是許可證核發仍有一定程序要走,包括安全評估、田間有效性、藥害等。」

張瑞璋解釋,昆蟲性費洛蒙若運用在機場、港口,偵測特定昆蟲用,這種申請的許可證會比較快核發,但若需大量接觸農產品,「仍要釐清安全性」,需要看對生態的影響、田間實驗成果是否有效。

張瑞璋說:「生物農藥在台灣農藥市場的比率還不到1%,是農委會要極力推展的工作項目之一。」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