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栽培自主碾米 新南村守護水鳥淨土

宜蘭壯圍的新南社區雖以稻作為生,但農民收成後全交給糧商,連烘穀廠、穀倉都沒有,宜蘭子弟林哲安為了守護水鳥淨土,去年成功說服新南老農阿農伯,減農藥及無農藥栽培,新南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鼎力支援,添購碾米機、冰箱,新南人終於可以吃到自家碾的新南米。林哲安自信地說:「真的好吃!」連當地農民都跑來買。今年社區結合割稻、碾米DIY行程,希望帶來不同的農村經營模式,讓其餘20多甲連綿農地跟著轉型。

環境友善稻田,有「雞」認證

10401915_592750147499323_7314744270890708256_n
董雞(圖片提供/林哲安)

雪山隧道開通後,宜蘭「種」起一棟棟農舍,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學生林哲安,從小就在宜蘭賞鳥,看到棲地一塊塊減少心痛不已,偶然間在蘭陽溪出海口的新南社區,發現罕見秧雞科鳥類「董雞」,許下心願:「我想留住新南!」

在新南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官老爺」官燿金熱心牽線下,找上勇於嘗試的76歲阿農伯,合作2.3甲農地,其中1.8甲種稉稻,只噴一次農藥、化肥減半,其餘則種比較強壯的秈稻,完全不用藥,化肥減半。

林哲安表示,董雞叫聲「咚、咚、咚」,被農民戲稱為「田董」,老一輩的人幾乎都聽過,但近幾年棲地被破壞,數量驟減,「哪個地方說發現董雞,明天馬上有30輛車來看。」新南因為地勢低窪易淹水,成為宜蘭少數沒被農舍荼毒的地方,今年減少農藥的契作田區,馬上出現超害羞的田董,讓林哲安又驚又喜,笑稱「我們也是有『雞』認證喔!」

從小在稻田中長大的阿農伯,雖然不擅言辭,但一提到田董馬上被觸動開關,他說,田董大概在天亮時出現,以前常常聽到牠「咚咚」的叫聲,近幾年卻越來越少了。問他重新聽到的感覺如何?阿農伯沒回答,但黝黑臉上掛著微笑。

減少農藥後,秈稻收成從往年的2萬斤,減少到1.5萬斤,看得出來阿農伯有點在意,他說,要看今年銷得怎樣,再決定明年是否全面不用藥。不過林哲安透露,阿伯以往都交給糧商,看到自己種的米出現在家裡,心情非常好,而且不用藥的秈稻,竟然比稉稻品質還要好,明年可能全面改種無農藥秈稻。

10429487_893371520690427_5636737179798783084_n
宜蘭子弟林哲安為了守護水鳥淨土,去年成功說服新南老農阿農伯,減農藥及無農藥栽培(攝影/林慧貞)

碾米DIY結合在地經濟,走出不同農村路

10580002_893375894023323_6329440739332757245_n
很多學生沒看過碾米機,好奇地蹲在地上看新碾出來的白米(攝影/林慧貞)

新南社區雖然保有宜蘭少數一望無際的稻田,但這裡的稻穀長期由糧商收購,完全沒有烘穀機、碾米機、倉庫,農民辛苦了4個月,卻吃不到自己種的米。田董米計劃開始後,林哲安第一件事是找餐廳合作,讓在地人吃在地米,第二件事則是購入小型碾米機、選別機、倉庫,建立完整的稻米生產體系。

在官老爺協助下,目前遊客中心的田媽媽餐廳全面使用田董米,同時,新南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今年7、8月,試辦「董吱董吱行程」,請阿農伯當講師,結合割稻和碾米DIY,打出新南特色。

上週五,田董米穀東和林哲安的朋友充當「踩線團」成員,在烈日下體驗古早手收割、打穀,不過他們最有興趣的是碾米,許多人第一次看到米從黃色到白色,聚精會神地盯著碾米機流瀉出來的白米瀑布。

林哲安的同學胡顯琮,開心地展示他獨一無二的「兩色米」,底部是脫完二層殼的糙米,上頭則是略帶淡褐色的白米,他說,雖然以前就知道稻米要脫殼,但從不知道脫殻時狀況這麼多,比如顏色深淺不一。喜歡研究機器的他,還特地跟講師學了幾招,碾了20公斤的糙米帶回家。

新南是休閒農業區,但以往的觀光行程多半是做蔥油餅、地瓜粿、炒冰、社區巡禮,和當地農業的關聯性僅止於表面, 林哲安希望,引進割稻碾米,加上田董米的故事,可以讓當地的休閒農業更貼近農業生活,同時讓社區共生,而非只是單方面訴諸理想,拜託農民種友善米,「這是互相,不是單方面幫助誰。」

10526032_893376864023226_2657521038499263993_n10346309_893377207356525_4677759498846055619_n

(左)胡顯琮開心地展示他獨一無二的「兩色米」(右)新南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官燿金(圖左)是新南米的重要推手

推地產地銷,轉型無毒社區

10504803_893373267356919_8038302786413138719_o
阿農伯明年考慮全種無農藥秈稻

吃田董米、聽田董米的故事,加上汗滴禾下土的體驗,最後直接到櫃台買一包米帶走,新南社區正努力讓農民看到不一樣的經濟模式。

官燿金說,現代人講究食安,有機無毒是未來趨勢,新南的住宅集中,且容易淹水,若想在農地蓋房子,至少得負擔上百萬拉管線、墊高成本,因此幸運保留一大片連綿田區,很適合轉有機栽培,希望從阿農伯開始,推廣農民種質不重量,保護生態環境。

歷經120天等待,幸運躲過颱風、被各式各樣的顧客刁難,林哲安最新的課題是扮演包米工人,他說,以前從沒想過種田有這麼多事,5月時梅雨不斷,看到阿農伯一周放4次水,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看天吃飯。

雖然20甲全面轉型的目標,僅達成10分之1,不過地方的氛圍已悄悄改變。林哲安開心地說,竟有自己種稻的農民跑來買田董米,未來希望能推動地產地銷,省下繁複的包裝程序,讓在地人吃在地米。

10361442_893373644023548_1040005933386680871_n10570279_893374140690165_8091603039439496661_n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