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愛呷好食趴 建構青農、廚師、消費者的對話平台

返鄉種田的青年農夫,手藝精湛的廚師,與關心土地的消費者,聚在一起能夠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農愛呷好食趴」是個讓青農、廚師、消費者三方直接對話的食農活動,由台灣農業青年聯盟籌備會,以及好伴共同空間共同舉辦,從今年8月起,每月在台中的「好伴共同工作空間」舉行。每次聚會會邀請5位台灣在地的青年農民,先介紹自家生產的農產品,分享返鄉經驗及耕作理念,再由專業的料理廚師,依照青農的產品特色創意設計料理,分享給現場來賓享用。

趁著最近餿水油引發的食安風暴,「農愛呷好食趴」,邀請了台中青農莊國誌、嘉義嘉大自然農法學園團隊、高雄型農杜司瑋,跟大家分享農業經驗。

農人大聲公—青農返鄉甘苦談

10454524_849766535042366_433652563585716756_n
高雄型農杜司瑋(攝影/何嘉浩)

首先由最帥氣的高雄型農杜司瑋,介紹來自高雄桃源鄉的香水金針。他頂著一頭時髦的牛仔帽,是高雄型農計畫的一員,用幽默的方式介紹自家農場「流奶與蜜之地」,但背後其實有一段艱辛的返鄉路程。杜說,返鄉前,他在美國留學後曾有機會留在當地工作,雖然工作穩定,但總覺得想回家鄉發展,他向來都是想什麼就直接去做,所以畢業後就直接回國了。

沒想到回國後,就直接面對人生最大的考驗—八八風災。杜司瑋說,原本家裡有20甲地,回國後還在想可以有一番作為,沒想到風災過後土層鬆動崩裂,就只剩下5甲地了。當時他非常灰心,在想是否回美國工作,薪水又比較高,但又不願意輕易放棄,還是留了下來。

會選擇種植金針,更是陰錯陽差。杜司瑋回憶,當時並不打算種金針,長出來的時候,一直還在想這是什麼?才發現其實是被騙了,意外開始生產金針。當時他到高雄的微風市集販售,發現從山上到山下的路途遙遠,非常奔波,務農的堅持也曾經動搖過。

但也是因為微風市集,讓杜司瑋發現了他產品的特色。他說,由於金針在高雄平地根本不會有,甚至有人懷疑是從外縣市過來的,但後來他說明是在桃源鄉種植的在地農產品,消費者接受程度就提升了。也因為作物種類特別,每次都銷售一空,也讓他想利用現有的土地,可再多開發不同產品。

杜司瑋說,如何在5甲地的有限面積創造更大的效益,並方便管理以解決山上缺工的困境,是他不斷思考的。因此他利用所學的企管思維,選擇以開發生技產品為主要目標。他說,唯有提高產品價值,才能夠突破難關,這也是年輕人要想辦法去做的。

10696263_849769841708702_925024387844203580_n
圍著餐桌討論氣氛比會議桌更好(攝影/何嘉浩)

嘉大農耕隊 幫助學生接軌產業

嘉義大學的自然農法學園,是由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指導,農民、行銷學系及農學院學生共同經營,藉由校內提供的溫室,栽培無毒健康的蔬菜,學習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過程。學生還組成了「嘉大農耕隊」,希望能藉由結合學校、農民雙方的資源,讓學生能夠與產業接軌,溫室則作為一個平台,增加實際生產與行銷販售兩端的交流。

現任經理沈柏叡說明了他們這群年輕人對農業的熱忱,以及對於作物生產方式的堅持。他說,自然農法學園目前都是採用無化學農藥、化肥的方式進行生產管理,並重視讓學生實作,因此他們這個團隊除了要學習種植及記錄,消費者來買菜時也要練習介紹不同菜種。

沈柏叡笑說,他曾經為了要能夠好好認識蔬菜,把自己關在冷藏庫裡面,沒有認識好就不出來。白天辛苦農忙之外,每周還會開一次管理會議,確認目前種植狀況及計畫執行內容,學習實際層面的生產管理。他強調,嘉大農耕隊的重點放在培育農業人才,期待經由這溫室的實作,學習建立經營模式。

大甲莊國誌 生產減農藥化肥的芋頭

10603668_849767468375606_5430207612632858910_n
大甲青農莊國誌(攝影/何嘉浩)

來自大甲的莊國誌,是中興大學園藝系畢業的本科生,獲選為農委會百大青年農民專案輔導計畫,本次他帶來自家生產的芋頭,介紹栽種管理方式。

莊國誌說,他希望透過合理化施肥的專業模式,盡量減少化學藥劑及肥料的使用。他主要採取非化學農藥的管理方式生產,但如果蟲害太嚴重,還是會使用農藥。

「但我為確保安全,會將安全採收期拉長到一個月以上,並檢驗確保無農藥殘留,」莊國誌強調。

他說,種植芋頭除了要跟病蟲害對抗,天氣也是很大的影響因素。他說,若面臨颱風即將來襲,他們都會把葉片割掉,避免被風吹到連根拔起,但這樣的作法會延緩芋頭的生長約半個月,而且還會因為透光長雜草。雖然如此,他堅持不使用除草劑,都是人工下去拔草。

料理變魔術—張皓福打造的青農創意料理

15226255225_ea737d75a7_z
曾擔任合樸農學市集「好好吃飯」的講師張皓福(圖片提供/嘉大農耕隊)

投入友善農產及料理多年,曾擔任合樸農學市集「好好吃飯」的講師張皓福,現投入經營友善農產超市、食品店。他認為料理的藝術在於透過食材、烹飪、呈現等方式傳遞情感與構想,並以運用台灣在地農友的食材,開發出讓人深刻感動的料理。

每當台上農友介紹理念及產品時,最用心體會的就是張皓福,因為他希望從台上青農們對於農業的熱情,找尋創意料理的表達方式。他說,原本對這個活動還不是很了解,但透過青農們的說明,以及對現場消費者的交流互動,讓他做出的居家料理,富有創意又不失原味,並且健康好吃。

例如,他將鮮嫩脆甜的小黃瓜,打汁後加上檸檬水,就是個兼顧美觀、提味的醬汁。搭配上三久無毒豬的豬肉片,加上小黃瓜、彩椒做成的豬肉捲,味道非常清爽好吃。

張皓福介紹,這道菜背後有個含意,希望藉由小黃瓜、彩椒切成的蔬果條,象徵青農們青澀但努力向上的樣貌;蔬果條用豬肉包覆,就象徵著青農間彼此合作,一起站起來為台灣的農業努力。

這些菜餚當中最美味的,莫過於張皓福最愛的豆腐、冰淇淋料理。首先他將芋頭蒸過去皮,烤過後與豆腐打成汁,再與蜂蜜混拌均勻,搭配上冰淇淋之後,將甜度高達8.5 度的乾燥香水金針敲碎,撒在冰淇淋上面就完成了。記者品嘗後,只能用難以表達的好吃來形容,這是一種各類食材融洽在一起,卻又能夠體會到各自的風味,真的很舒服。

張皓福說,這次的餐點雖然都來不及取名字,但希望透過料理,能夠傳達給消費者認識青農的理念,感受台灣在地青農的用心與農產的美味。

10391460_849769748375378_1846652674183582214_n10426268_849768861708800_7013455582094201543_n

好食共享交流時間—三方深入溝通的橋樑

在大家享用美食的過程當中,廚師、青農與消費者不斷的彼此互動。話題針對最近的食安問題、青年從農、或是台灣農業的未來發展,彼此溝通想法與理念。

台灣農業青年聯盟籌備會發起人之一的陳建瑋,更準備問卷來了解消費者對這活動的心得。這次有許多來賓都是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參加,對於青農們投入農業的努力都予以肯定。

現場消費者也問了許多問題,例如台中的米到底安不安全?如果沒有農業背景要如何從農?也有從事相關行業的人,藉由這機會來了解農業課題。而除了消費者們,來自不同的地區的青農也交流討論合作,互相探討問題及解決辦法,彼此勉勵。

最後,現場觀眾帶著莊國誌為大家準備的無毒芋頭回家,陳建瑋邀請來賓回去烹飪的時候,順便將料理的過程及方式分享給大家,可以讓農民知道自己產品的品質狀況,也可深入互動交流,精進農產品的生產品質。

15039370048_d59ddaa481_z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